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死与重生 汉代的墓葬及其信仰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那么灵魂是否将在另一个神秘的世界重生? 如果生者与死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那么肉与灵的转换之地又在何方? 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先民的死亡观念有了从生死异路到死后重生的转变? 又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先民开始表达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自立自为精神? 在力图重生的种种期望中,先民们做出了哪些孜孜矻矻的努力? 这本书正是通过回溯那些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墓葬形制,探照汉代人的生死态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和信仰,一窥笼罩中国人两千年的心灵史。◆关于丧葬的研究不乏先例,但国内集中讨论汉代人生死观念和墓葬信仰的专著并不多。本书正是一本以探究墓葬背后的思想和信仰为重点的专著。◆本书所论述的墓葬信仰,更多地是指散布于民间生活中的观念、仪式和象征。以对底层社会、民间文化和思想原貌的关照为出发点,进而重构大众先民有关死亡的种种历史现场和精神世界,对于一般民众思想世界的研究与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本书主要集中讨论的材料为墓葬相关的出土文物,包括墓葬形制、墓内随葬品、图像、题记等。这些正史中无法看到的原始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也付之阙如。理解这些材料,使其提供传统文献无法提供或无法记录的史料和史实,同时处理好传统文献与文物材料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透过它们,复原古人包括精神在内的社会生活。◆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关于死亡的图画,通过它也许能为这幅图画构筑起更为广袤而深邃的想象空间。
内容推荐
《死与重生:汉代的墓葬及其信仰》为汉代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从死亡观念中的生命意识、解除术给身体以圣洁、作为生居与死所中介的墓葬和死后生命的变形四个环节出发,探究汉代人的生死观,对墓葬背后的汉代信仰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和论述。承认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并为之提供重生的途径是汉代墓葬信仰的主题及任务,墓葬仪式以生者对死者的处置方式体现了人们对死亡的看法,隐含着生者对另一个世界的想象,以及为顺利到达不朽之境所做的努力。在这个基础上,墓葬信仰整合了人们的多种愿望,在漫长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套与本土宗教、伦理、生死观密切相关的概念系统,成为汉代思想的一部分。墓葬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逻辑,是古代民众对生命的述说,也是我们解读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探讨历史的一个渠道。
目录
引言/001
第一章死而不亡者寿:死亡观念中的生命意识/022
一 没而不殆:从生的重要性到神仙信仰/022
二 顺与逆:再生信仰的逻辑依据/044
三 生死世界的相对存在与相互通达/062
第二章清理:解除术给身体以圣洁/073
一 汉代巫觋方士解除之法/074
二 汉代葬仪文书/113
第三章墓葬:生居与死所的中介/141
一 汉代宇宙论的变化/141
二 洞天福地:圆形的生命过程/174
三 门的意象/194
第四章转换:死后生命的变形/230
一再生的死亡仪式/230
二《老子想尔注》与道教尸解说的形成/233
结语/275
参考文献/280
一、古籍资料(按时间排列)/280
二、国内外专著与论文/283
后记/3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死与重生 汉代的墓葬及其信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116452
开本 32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00000
出版时间 2020-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8.8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