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更关键词(59个关键词解读高更艺术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他与塞尚、梵高被合称为后印象派三杰。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选取了高更一生中最具代表意义的59个关键词,图文并茂地详尽解读了他的艺术人生。

内容推荐

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他是一位原始梦想的追寻者,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用足迹和手中的画笔诠释出令人惊叹的艺术人生。

高更在绘画上主张综合主义,结合东方色彩及原始艺术,以勾线简化形体,使用强烈鲜明的平涂色块,形成独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对象征主义绘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成为象征浪漫的、社会叛逆的艺术家典型。

本书以高更的艺术时期为线索,用59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深刻解读出高更传奇别样的艺术人生。流畅的文字,丰富的画作图片,清晰的关键词形式,可极大地方便广大艺术爱好者快速阅读的需求。

目录

早期生活1848~1871年

弗洛拉

亚莉妮

克劳维斯

奥尔良神学寄宿学校

水手

阿罗沙

初期创作1871~1888年

梅特

苏菲奈克

印象派

毕沙罗

塞尚

哥本哈根

布列塔尼

陶艺

巴拿马

马提尼克岛

探索时期1888~1891年

塞吕西耶

贝尔纳

《雅各与天使的格斗》

浮世绘

玛德林娜

普尔迪

《美丽的安琪拉》

《高更先生,您好》

凡·高

《画向日葵的凡·高》

《黄色的基督》

莫理斯

国际博览会

鼎盛时期1891~1901年

塔西提岛

《塔西提少女》

《拿花的女人》

《几时结婚呀?》

《怎么,你嫉妒吗?》

《阿韦·玛利亚》

《春的苏醒》

泰弗拉

《幽灵在注视》

《泰弗拉的祖先们》

《持斧头的男人》

《塔西提牧歌》

《诺亚·诺亚》

杜朗·吕埃尔画廊画展

安娜

版画

雕塑

《美丽的女王》

《致亚莉妮的笔记》

《永不再》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自杀

《两个塔西提女人》

《微笑报》

《带光环的自画像》

后期创作1901~1903年

马贵斯岛

欢乐之家

《塔西提的母亲和女儿》

《之前之后》

《月亮和六便士》

高更年表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弗洛拉

弗洛拉·特里斯坦·莫斯塔索是高更的外祖母,一位女性革命家、航海家、作家,秘鲁革命的先驱性人物。她出生于秘鲁并在秘鲁长大,父亲姓莫斯塔索,是驻扎在秘鲁的西班牙军团的一名军官,也是带有印加血统和西班牙血统的秘鲁殖民总督波吉亚·阿拉贡的后代。母亲是法国人。

弗洛拉父亲的家族,是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王国的波吉亚家族,后来在16世纪迁居到南美洲的秘鲁。秘鲁作为南美洲重要的国家,崇尚原始、古朴、神权,是印加人的血脉。波吉亚家族是秘鲁地位显赫的名门望族,秘鲁历史上的几届总督都出自这个家族。高更常以自己与这个家族有着血缘关系而自豪,他对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印加入的血液这一点深信不疑。这也成为解释高更不同寻常行为的一个根源。

弗洛拉的父亲过世后,母亲受到家族人的冷落,只好带着弗洛拉回到法国娘家。弗洛拉天生热情奔放,长成大姑娘后,就开始外出谋生。她在石版画家、雕塑家安德烈·萨扎尔的作坊里工作,并与萨扎尔结了婚。萨扎尔虽然才艺出众,却是个虐待狂。婚后,弗洛拉仿佛跌进了痛苦的深渊。生性倔强的弗洛拉最终于1825年决然地离家出走,四处流浪。当时她已怀有高更的母亲,还带着一个孩子。她还曾到过秘鲁,回到父亲的家族,想继承属于父亲的那份遗产,却遭到了拒绝。生活的不幸没有压倒弗洛拉,坚强的她反而要改革不公正的社会。她倡导男女平等,积极从事各种革命活动,并组成工会。弗洛拉还以自身的经历写了一本《一个被排斥和蔑视的女人的长途跋涉》的书,抨击社会,引起震动。就在弗洛拉为自己理想的事业努力工作时,萨扎尔要与她重归于好,然而好强的弗洛拉不愿和好。萨扎尔在想尽各种办法都失败后,气急败坏地开枪打伤了弗洛拉。为此,萨扎尔被判了20年的苦役。经历了这次不幸的事件后,弗洛拉决定全力以赴地为实践理想而工作。由于劳累过度,弗洛拉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844年逝世于波尔多。人们为了纪念弗洛拉,还在波尔多墓地为她建了一座纪念碑。

高更身上更多地遗传了弗洛拉的性情,他和他的外祖母在精神意志方面极为相似,都在坚定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亚莉妮

高更的外祖母弗洛拉去世的时候,他的母亲亚莉妮已是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她美丽、温婉,不仅遗传了母亲的相貌,还遗传了母亲坚毅和开朗的性格。

弗洛拉在离家出走后,把亚莉妮送到基本上拥护共和体制的寄宿学校。亚莉妮在与母亲朝夕与共、相依为命的生活中,深受共和思想的影响,这为后来接受高更的父亲克劳维斯打下了基础。亚莉妮在波尔多认识了英俊的克劳维斯。不久,两人成婚,定居巴黎,生下一儿一女。但是,此时的巴黎对高更一家来说并不太平。1851年,父亲决定离开家乡,前往秘鲁的利玛。不幸的是,克劳维斯在途中病逝。亚莉妮带着两个幼儿到达秘鲁,三人在利玛过了几年平静而快乐的生活。亚莉妮对儿子格外钟爱、呵护,高更则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回报母爱,他欣赏母亲的一举一动,却极少遵循母亲的旨意。幼年的高更即已显示出独立而挑剔的性格。利玛的天空总是阳光明媚,山川色彩鲜艳,草木茂盛,让童年的高更陶醉其中。高更对太阳的崇拜终持一生,日后还投身于充满阳光的原始海岛,寻找艺术之梦。后来,高更写道:“据传说,印加人是直接从太阳下来的民族,我终将回到那里去。”

大约在1855年,高更在母亲的带领下,和姐姐一道返回法国,以继承高更祖父在奥尔良的家产,并开始在那里定居。然而,遗产很少,不够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亚莉妮咬牙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下来。她为高更在树上雕刻出漂亮精美的图案骄傲,也为他用不值钱的橡皮球和小朋友换工艺品的经商天性惊奇。

高更在17岁那年,放弃学业,选择当一名水手。无论母亲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高更在海上漂泊时,母亲一直抑郁寡欢,后来移居巴黎投靠高更外祖母弗洛拉的好友阿罗沙家族。长期的辛劳和寡居生活,使亚莉妮的身体状况很差,加之女儿和儿子都不在身边,她更加郁郁寡欢。1867年,亚莉妮在圣·克鲁德去世。临终前,她为儿子做了最后的安排——拜托阿罗沙家族扶助高更。

高更对他的母亲非常爱戴,多年后,他根据照片画了母亲的肖像,还给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起名叫亚莉妮。

P2-5

序言

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他是一位原始梦想的追寻者,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用足迹和手中的画笔诠释出令人惊叹的艺术人生。

高更在绘画上主张综合主义,结合东方色彩及原始艺术,以勾线简化形体,使用强烈鲜明的平涂色块,形成独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对象征主义绘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成为象征浪漫的、社会叛逆的艺术家典型。

本书以高更的艺术时期为线索,用59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深刻解读出高更传奇别样的艺术人生。流畅的文字,丰富的画作图片,清晰的关键词形式,可极大地方便广大艺术爱好者快速阅读的需求。因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舛误,恳请读者朋友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更关键词(59个关键词解读高更艺术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冰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639011
开本 32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55.72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