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确定宣言:狄金森,茨维塔耶娃
内容
编辑推荐
◎跨越历史、地理空间,以全新的心理的视角,首次将19世纪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和20世纪俄罗斯诗人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联系在一起。
不仅为两位女诗人树传,更为她们的灵魂画像:狄金森的灵魂是“不朽的巨大实体”,玛丽娜的灵魂,“像鸡蛋一样椭圆”。通过19、20世纪两位女诗人的灵魂风景,一窥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她们在历史上投射出的光芒。

◎在一张书桌前,两位女诗人在不同的时空创造自己的世界,谱写诗歌王国的女性主义悲歌与英雄篇章;文学传记、诗歌史写作的一大突破。
艾米莉·狄金森和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她们有什么共同点?一位来自美国,另一位来自俄罗斯。前者属于19世纪,后者属于20世纪上半叶。两人共同拥有一件东西,一件家具:一张简单的桌子。桌子上有纸墨。正是在这张桌子上,两人都以约翰的上帝的方式创造世界。
狄金森和茨维塔耶娃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艺术,尽管她们被孤立、被审查或被冷落。因为她们无法忍受这种艺术的惯例,她们试图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创造。作为女性,她们以女性的身份说话,她们不屈服于这种艺术形式的男性规则与话语。她们的诗歌中表达出某种存在主义的女性的东西。她们在形式上、节奏上、隐喻上撼动了既定的文学秩序,颠覆了诗歌。

◎深入诗人曾经生活与创作的现场,图文叙事带来强烈的现场感与冲击力
以想象的方式进入文学历史记录古怪也最迷人的诗人狄金森的精神深处,绘制其灵魂微观图景;以旅行的方式进入套娃国般的俄罗斯,追随并再现茨维塔耶娃的人生足迹与悲剧命运,人生终点画像直击人心。

◎塑造与狄金森、茨维塔耶娃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诗人、作家如希金森、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伊凡·蒲宁、冈察洛娃、马雅可夫斯基、马克西米利安·沃洛申、勃留索夫、古米廖夫等群像
以最契合狄金森、茨维塔耶娃的图文方式打通文学、传记、艺术与历史记忆之间的通道,集传记、散文、小说、诗歌、绘画于一体,创造了21世纪的新文体。

◎21世纪欧洲现代文学艺术现象级新作,九年九卷,鸿篇巨制,斩获三项文学大奖。
九卷本《不确定宣言》,从2012年到2020年每年出版一本,连续九年,先后斩获三大文学奖项:2014年以前三卷获法国美第奇散文奖,2019年以第七卷获法国龚古尔传记奖,2021年以全部九卷获瑞士文学大奖。以多种材料、多种媒体、多种文体、多种风格打通文学、艺术,横空出世,震撼欧洲文坛。

◎作者的一生之书,为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哲学家、艺术家、作家、诗人塑像,以碎片化的方式,唤回被抹去的历史和对时间的战斗。
寻访本雅明、凡·高、戈比诺、艾米莉·狄金森、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莱奥托、勒南、佩索阿的足迹,重建他们在历史、文学、艺术、生活的形象。《不确定宣言》的酝酿可以追溯到费德里克·帕雅克10岁时的创作灵感,是作者毕生的集大成之作。

◎以历史、情感、记忆、中国墨为材料,不拘门类,不限文体,创造集传记、散文、小说、诗歌、绘画于一体的全新图文叙事。
帕雅克用中国水墨作画,以散文化的语言写作,绘画与文字像两种建筑材料,共同搭建起一个不确定的、开放性的神秘空间。在这个无限生长的空间里,帕雅克试图抵制一个越来越屈服于现在、没有过去的现代世界。
内容推荐
跟随帕雅克的指引,我们先去美国马萨诸塞州,然后到俄罗斯——圣彼得堡、莫斯科、喀山、萨马拉、科克捷别里、雅尔塔。《不确定宣言》第七卷讲述两位伟大女诗人的人生:一位是19世纪的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位是20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诗人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她们看起来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前者一生隐居在康涅狄格山谷阿默斯特小镇的家中,后者生于莫斯科,1922年开始流亡欧洲,1939年回到苏联,两年后自杀身亡。通过两位女诗人英雄般的一生,本书唤起了两场在冷漠、敌意甚至审查制度中幸存下来的文学冒险。作为女性,狄金森和茨维塔耶娃拒绝遵从诗歌体裁的惯例,表现出某种存在主义的女性的东西。她们从形式上、节奏上、隐喻上撼动了文学秩序,强行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艺术。狄金森和茨维塔耶娃对作品传世有绝对的信念。即使在最孤独的时刻,她们也深知,她们的诗歌将穿越时间,跨越边界,将被后世长久地阅读和传诵。因为她们的诗歌显然是永恒的。
目录
前言
灵魂的风景
我这赤脚百姓更好
套娃国
星星滴落在翡翠色的天空
悲惨的巴黎
一桩罪行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尾声
资料来源
注释
出版后记
书评(媒体评论)
在图文结合这个领域,费德里克·帕雅克是个创造者吗?是,他一直如此,已臻化境。
—— 《新观察家》

你们去看吧,这真是妙不可言,幽默又打动人心。我们能感觉到,对于帕雅克来说,写书,是个生死攸关的大事。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打动我的地方在于,这是思想和梦幻、冷酷与克制锻造的合金,是对自我和对世界的思考、描述、评论。费德里克·帕雅克给出的,是思想的移动着的风景。
—— 《时间》杂志

我最常相赠的书是费德里克·帕雅克的《不确定宣言》。几年前,我发现了《不确定宣言》系列,这套书的阅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迹,以致成为某种始终萦绕于脑际的念想。我买下了一整套并贪婪地读起来、仿佛被锁入与世隔绝的气泡。我想与所爱之人分享的正是这种情感。如何描述《不确定宣言》?这部混杂着速写、艺术家生平要素、私密日记的书与现世所有书籍截然不同。它既类似于游记、传记小说,又近乎于文学遐思。这些独一无二之书散发着诗意,还有不可思议的伤感与忧郁。我最爱哪几本?献给佩索阿(第9卷)、凡·高(第5卷)、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第7卷)和莱奥托(第8卷)的那几卷。与您料想中的不同,这部书既不是传统传记也不是文人学者们的研究大作。《不确定宣言》的写作基于详实的文献资料,它能给您非常多的东西,但它的美并不在于此。它的力量源自作者独到的视角——作者以极为个性化、恣意洒脱且自由不羁的方式走向另一位艺术家。写作的帕雅克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圣徒传记作者,他的《不确定宣言》拒绝一切观念学说、一切确定性的同时,赋予怀疑与裂痕以无上特权。我赠予书的亲友们都被它征服了:和我一样,他们开始收集这个系列,将其作为礼物赠给他人;这些书的阅读陪伴着他们度过无眠之夜。书中的那些词句、那些铅笔勾勒出的人脸和树木、由火车车窗偶然警见的身影、日常转瞬即逝的影像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当我们再抬起眼,我们会发现世界的美与荒诞比任何时候都要明晰。
—— 莱拉·斯利马尼,龚古尔文学奖得主

“有没有哪本书,是你希望你在大学时就能读到的?”费德里克·帕雅克的《不确定宣言》。
——诗人蓝蓝

人的一生,是否能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确定的自我存在?人的一生,是否能在动荡的时代寻找到独立的心灵?在跌宕起伏的上世纪三十年代,这些问题困扰着每个知识分子与追求存在意义的人。瓦尔特·本雅明的一生,试图在冷酷的世界中思索文明的温度,在落满飘零人的世界中抓取一片能让自己栖居的孤叶,他追逐哲思、爱情、自由,他最终以一次恐慌状态下的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宣告了对不确定的未来的失败。但他留给我们的,却是一条确然的灵魂之路。我们致敬《不确定宣言》,作者兼绘者费德里克·帕雅克用三卷本的篇幅讲述了本雅明的人生历程。他用最契合本雅明的方式打通了文学、传记、艺术与历史记忆之间的通道,用黑白相间的笔墨描绘了那个明暗交织的时代中光影错乱的人们。它用简练的形式勾勒了本雅明的一生,也运用视觉效果将读者带入和本雅明同样的质问,向不确定的人生和未来给出自己的探索。
——《不确定宣言1、2、3》出版后入选《新京报》2021年度十大好书,并在年度阅读盛典获得致敬词。

感谢《新京报》和评奖委员会对我翻译的《不确定宣言》的认可。《不确定宣言》是我对图像作品或曰图文作品的第一次翻译尝试。正如本书书名所用的“不确定”一词那样,我对这种形式的散文作品的把握也是不确定的,但这种“不确定性”也能让一个译者对最终出来的译文有一种处理上的自由度。
费德里克·帕雅克的作品有图有文,他的文字需要我翻译,但他的图画不用翻译,它就在那里。它在那里作引导,作启发,让人联想,让我在翻译中不由自主地想在画面背后找到文字所要表达的东西,而这也是作者兼画家已经说出来的和可能还藏在文字后面要说而没说的意思。这一探寻,是翻译工作中令我开心的地方,也是最有挑战性的地方。
书中人物本雅明的故事是好的,作者帕雅克的思索是好的,图文并茂的图书形式也是好的,但愿我的译文能对得起这三个好。
——《不确定宣言1、2、3》译者余中先对《新京报》的答谢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确定宣言:狄金森,茨维塔耶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费德里克·帕雅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70300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1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