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唯识研究 第11辑
内容
内容推荐
《唯识研究》是研究唯识学思想的系列论文集,自2012年出版以来,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佛教唯识学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包含心性、认知、心理、逻辑等理论,是印度大乘佛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唐代玄西行求法、系统翻译介绍唯识学,奠定中国佛教法相宗的基础,自此唯识学在中国扎下了根。中国唯识学构成佛教唯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佛教学理的发展影响至为深远。但唐代之后中国唯识学走向衰落,一直到清末民初才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近年来唯识学的影响在国际上逐步扩大,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印度唯识学思想、中国唯识学思想、唯识学与现象学等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不断开出新的境界。本辑共收录21篇论文,从概念演绎、经籍注释、思想考察等方面展现了中国唯识学的近期新研究成果。
目录
慈氏学研究
慈氏菩萨住持之史多天与慈氏菩萨成佛之所证法与所说法:以玄奘译
《大般若经·第二会》为主要依据
往生弥勒净土的菩萨行意义
——以窥基《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赞》为主的探讨
弥勒信仰与佛教瑜伽的观想实践·
作为历史人物的弥勒以及无著的著作
印度唯识文献研究
贪炙遍体觅清凉:《瑜伽师地论·体义伽他》对“贪”的剖析与疗愈之道
对《中边分别论》的三性说之中的依他起性清净分的本识问题的诠释
《三自性颂》的三性思想
护法论师《大乘广百论释论·破常品》之“破常”理论探析
——以其对提婆论师《广百论》该品第4颂的解释为中心
阿毗达摩与认识论
关于心和心所的“同一所缘”问题
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
——基于瑜伽行派的解读
世亲思想转变的考察
——以《成业论》为中心
《瑜伽师地论》中的“思”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唯识研究 第11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释光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522318
开本 16开
页数 40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533000
出版时间 2024-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