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经方用药考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经方是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继承和传承。本书将以《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的经方为基础,从经方的组成意义、配伍规律、君臣佐使的剂量、炮制品的使用、煎服法等考究经方使用的精准性。最大特色的从精准用药的角度考究经方。本书是徐志尧老师在多年医院药学及中药临床药学实践、教研中领悟到的组方用药规律的应用技巧总结,他在教研中同时融入中医辨证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带教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应用技巧,强化和扩展了临床药学实践中遣药组方、方药分析的思路及范围,以应对临床各种复杂多变的病证。本书出版后对中医药专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准确的理解和使用经方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伤寒论》中的理、法、方 一、 理 二、 法 三、 方 第二节 《伤寒论》中的药 一、 道地药材 二、 中药炮制 三、 中药应用 第二章 各论 第一节 解表药 麻黄 桂枝 附:肉桂 生姜 细辛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第二节 清热药 石膏 知母 天花粉 淡竹叶 栀子 黄芩 黄连 黄柏 秦皮 白头翁 地黄 第三节 泻下药 大黄 芒硝 火麻仁 甘遂 京大戟 芫花 第四节 化湿药 厚朴 第五节 利水渗湿药 茯苓 猪苓 泽泻 赤小豆 滑石 通草 茵陈 第六节 温里药 附子 干姜 吴茱萸 花椒 第七节 理气药 枳实 第八节 止血药 炮姜 第九节 活血化瘀药 桃仁 水蛭 虻虫 第十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 旋覆花 川贝母 瓜蒌 桔梗 海藻 蛤壳 苦杏仁 葶苈子 蜀漆 第十一节 平肝息风药 牡蛎 赭石 第十二节 补虚药 白术 甘草 大枣 饴糖 蜂蜜 当归 白芍 阿胶 麦冬 第十三节 收涩药 五味子 赤石脂 第十四节 涌吐药 瓜蒂 方剂汉语拼音索引 导语 本书是徐志尧老师在多年医院药学及中药临床药学实践、教研中领悟到的组方用药规律的应用技巧总结,他在教研中同时融入中医辨证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带教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应用技巧,强化和扩展了临床药学实践中遣药组方、方药分析的思路及范围,以应对临床各种复杂多变的病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经方用药考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苏海萍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3480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3 |
出版时间 | 2024-03-01 |
首版时间 | 2024-03-01 |
印刷时间 | 2024-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2 |
CIP核字 | 2023094631 |
中图分类号 | R28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