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故乡他乡--大山外的西吉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故乡他乡--大山外的西吉人》作者张旭东用灵动隽秀的文笔,客观地记录了西吉人的奋斗足迹,生动反映了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创业实践的历史画面,抒写了一曲曲满怀激情的奋斗者之歌,可谓切中主题,是一张反映西吉人文的名片,是一张树形象、展风采的名片。该书创意独特新颖,内容饱满感人,可以说,本书对于每一位西吉人而言,都是极有营养的精神读物。

内容推荐

张旭东所编的《故乡他乡--大山外的西吉人》客观记录了40余位主人公的奋斗足迹,生动反映了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创业实践的历史画面,抒写了一曲曲满怀激情的奋斗者之歌。本书既是对部分西吉人力资源的总结,也是对西吉人才的宣传,更是一张西吉新形象的外宣名片。

目录

耀星璀璨靓文苑

 郭文斌与安详主义

 根植泥土写意人生

 文学星光照耀生活的道路

 种子作家刘汉斌:三十而立

 摄影大家:王征

 西域歌王马希尔

 习道记

 教我如何不想

 青年作家王博

 青春无悔奋笔耕耘——西吉残疾青年牛国西的创业路

雨润桃李来报春

 远方的道路与修行

 史玉升博士:让中国3D打印技术走向世界

 马强的别样人生

 李继武的“宗教”情结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记宁夏大学马瑜博士

 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访北京金钥匙培训学校执行校长马成

 象牙塔里的山里娃——记李宗刚、张宝琳、康勇、杨登峰、王晓燕、海存福六位教授

 梅花傲然绽放——记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博士田晓丽

 走出大山的双胞胎

 爱国爱教海万龙阿訇

 一直坚持在这条道路上

商海弄潮忙创业

 王义正:打造中国清真食品第一品牌

 居高念下处安思危

 向着光明

 开发特色生态产业构筑人类美好生活——记固原市六盘山农产品联盟会长、固原六盘珍坊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芳平

 勇闯天涯且行且珍惜

 从山里走出的金厨大师

 人生亦闯更亦拼

 夯行天下勇争先锋——记宁夏巨力神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恒

 坐上开往春天的列车

 一路艰辛一路歌——记宏盛汽车快修美容中心经理张立雄

 追寻梦想,从未停息

 西海固走出的“金牌电工”——记全国劳模、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晓炜

 我同学我哥们儿

 百折不挠追寻梦想

 迈出第一步,就当一路前行

 宁夏艾依斯数据统计调研有限公司总经理伏国军

金秋山里结硕果

 用恒心和爱心筑起前行的路——宁夏神力骑自行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骥

 又见山里红——记西吉县心雨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焦建鹏

 我对学习、生活、梦想的认知——清华学子康文轩漫谈

 追忆似水年华——清华学子冶一洁漫谈记

 大山深处的编外老师——张方鼎

 西吉女孩李兴兴:用爱心点燃“生命之光”

 马生科:让马铃薯销出国门的创业者

 “金豆王”王继强:反哺桑梓惠乡邻

 西吉创业青年蒙向东:致富思源,梦圆故乡

 张世盾:拴在公益上的闪亮人生

后记

试读章节

2004年,在文学名刊《钟山》发表短篇小说《大年》后引起争鸣,分别于同年的5期、10期和2005年3期的《作品与争鸣》上有四位评论家展开争鸣。其后小说《水随天去》《陪木子李到平凉》等也引起争鸣。

2005年5月,小说集《大年》出版发行后,6月30日由《小说选刊》牵头,在京为其举办了作品研讨会。专门为一位作家召开研讨会,这在复刊后的小说选刊尚属首次。同一时间,南京方面也为他召开了研讨会。郭文斌的创作作为当代文学新的力量,从对西部文学风貌丰富的意义上,引起了高校学者的关注。2006年6月,散文集《点灯时分》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获得了普遍的认可。斩获文学大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提名。

2006年,散文《永远的堡子》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小说集《大年》获宁夏第七次文艺评奖一等奖。短篇小说《吉祥如=言:》在《人民文学》2006年第10期发表后,先后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等国内多家权威选刊全文转载,作为唯一的一个短篇获得2006年度“人民文学奖”。在2003年至2006年度“小说选刊奖”评选中,又获得短篇第一名,在中国小说学会2006年排行榜评选中获得短篇第二名,在“中国最新文学作品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佳短篇小说,并被收进多种选本。

2007年10月,郭文斌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摘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2011年3月25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宁夏文联、宁夏作协、银川市委宣传部、上海文艺出版社、银川晚报和黄河文学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郭文斌长篇小说《农历》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上,专家就《农历》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家认为:这是一部试图续接传统和谐力香火的长篇,是一部在民间传统中寻找灵魂复苏力的长篇,是一部在田园牧歌中寻找永不遗忘永不迷乱永不被物质制约的根本幸福的长篇,是一部试图展示善的繁枝茂叶的长篇,是一部以美学方式探讨中国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长篇。整部小说对传统农耕文明和民间乡土文化的梳理与描绘,真实感人,显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语言功底。《历历》一书的创作,郭文斌历时12年,郭文斌就长篇《农历》这样表达他的写作初衷:“奢望着能够写这么一本书:它既是天下父母推荐给孩子读的书,也是天下孩子推荐给父母读的书;它既能给大地增益安详,又能给读者带来吉祥;进入眼帘它是花朵,进人心灵它是根。我不敢说《农历》就是这样一本书,但是我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了。”

2011年农历八月二十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61名评委通过实名投票,在京决出了5部获奖作品,至此,历时半年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正式落下帷幕。本届评奖中,宁夏作家郭文斌的作品《农历》获得提名,以第七名的成绩进入十强。  郭文斌在屡获大奖之后说道:“喜欢能给人带来安详、温暖的文字,那些能提醒你向往美好的东西,能唤醒你的灵魂,能让你对世界万物心存敬畏、感激,能让你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能使人心生宁静的文字,就是好的文字。”随笔集《寻找安详》2010年由中华书局重磅推出之后,广受好评,一印再印,读者评价《寻找安详》填充的是现代人因为价值多元而找不到北或者信仰危机带来的内心空洞,更为准确地说填充了社会转型时期终端价值观的空当,在人们最饥渴的时候送上了一杯可口的安详茶,在人们最疼痛的时候送上一剂有效的止痛药,在人们无家可归的时候给人们指出一条离家最近的路。长篇小说《农历》创作历时12年,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汪政先生特别看重这部长篇的教育意义,他说:“《农历》并不是一部有关历法的科普读物,郭文斌要表达的比单一的农历、传统世俗节日要多得多的文化释义与文化情感。他试图以农历为依傍,演绎传统文化对生活的意义,塑造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人格,叙述个体在这个文化系统中的养成。”“节日化的日常生活最能彰显文化的根基,也最能使人从中得到浸染与化育。”

P5-P6

序言

《故乡·他乡——大山外的西吉人》一书适时结集出版,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西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新石器时期便为中华古文明发祥地的雍州属地。西吉红色历史璀璨,是红色革命圣地,毛泽东夜宿单家集,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将台堡,见证着西吉的光辉历史。西吉文化底蕴深厚,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伊斯兰文化交相辉映,是中国首个“文学之乡”,也是华夏古钱币收藏第一县,中国“马铃薯之乡”。西吉境内有战国秦长城、汉代古墓群、石城之战和好水川之战遗址,有火石寨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党家岔地震堰塞湖,有拱北、道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形成了红色圣地、丹霞胜景、民俗文化、回乡风情四大文化名片。

近年来,西吉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固原市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令人欣慰和振奋。特别是2015年以来,西吉县按照“4155”战略部署,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依法治县,加强党的建设,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全县各项事业繁荣进步,呈现出经济社会向好的发展态势。

可以说,在与全区、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个开放、富裕、和谐、美丽的精彩西吉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西吉这片厚重的黄土地里,走出去了一大批“能人”,在祖国的天南地北、异域他乡创新创业、默默奉献。基于此,从2014年1月份开始,西吉县文联委派张旭东同志通过近两年的辛苦约稿、采访,编写了《故乡·他乡——大山外的西吉人》一书。应当说,本书的结集出版,必是一本很好的励志读物和鲜活教材,也是宣传西吉的精品佳作和县情教育的良好素材。该书凝重质朴、轻松明快,蕴含了丰富的发展创新理念,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通读全稿,虽然列入文中的四十余人,仅是西吉籍成功人士的冰山一角,但每个人的事例极具代表性,他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山外精彩的世界,开拓着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书稿中有他们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既展现了他们酣畅淋漓的内心世界,又表现了他们坚韧挺拔、百折不回的创业精神。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友邦异域,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或以产业报国,或以教育报国,或以科技报国等,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奋斗历程,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西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西吉人民学习的榜样和骄傲,读后令人感到喜悦、骄傲和振奋!

可以看到,一批批优秀的寒门学子和辛勤耕耘者,发扬顽强的求知求学精神,自强自信,人穷志不短,逆境更坚强,成为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和家乡的主流。他们在高等学府、科研基地、施工一线……用心血和汗水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构筑“中国梦”做出了应有贡献。

可以看到,一批批外出务工人员,由“守土恋家”转变为“四海为家”,勇于摒弃与现代开放型经济不相适应的陈旧观念与落后意识,以更强的闯荡精神和更大的开拓魄力,从求稳走向求变,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观望走向进取,从守业走向创业,迈出家门,跨出国门,在国内、国际市场中参与竞争与博弈!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和坚强改变着生活,成就着事业。

《故乡·他乡——大山外的西吉人》一书就是在这样的探索和实践中诞生的。作者用灵动隽秀的文笔,客观地记录了西吉人的奋斗足迹,生动反映了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创业实践的历史画面,抒写了一曲曲满怀激情的奋斗者之歌,可谓切中主题,是一张反映西吉人文的名片,是一张树形象、展风采的名片。该书创意独特新颖,内容饱满感人,可以说,本书对于每一位西吉人而言,都是极有营养的精神读物。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各界西吉籍人士的成功经验、典型事例,无一不说明他们时刻保持奋斗者的坚韧姿态,也必将成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西吉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是为序。

后记

今年,西吉县委、政府提出了围绕“4155”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文化振兴工程,挖掘整理西吉特色文化内涵,打造建设西吉特色文化示范工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可以说,《故乡·他乡——大山外的西吉人》适时付梓,意义重大。

编者受县委宣传部和县文联委托,将西吉籍成功人士续编成册。得此任务,作为宣传文化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深感责任和压力,丝毫不敢怠慢。只有尽己所能,力求将此书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方可不负组织的厚望和期待。

可以说,聆听和分享西吉籍成功人士的故事时,深受着别样的感动,同时也和他们共同分享所取得的成绩和克服困难后的喜悦。编者深知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所经历的冷暖艰辛以及取得各种成果之不易,因此,始终对他们心存敬意。

可以说,此书是一部展现西吉儿女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精神的缩影,也是一部激励家乡人民及莘莘学子立足自身、激扬斗志、面向未来的催征号角,更是凝结了每个主人公感恩西吉、期盼西吉发展的浓浓情怀。

采访中,总体感受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耳目一新,每一个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本书收录的人物,对于成功的西吉籍人士来说,仅仅只是沧海一粟,因为走出西吉的成功人士还很多,有许许多多更为典型、更为鲜活的人物和事例等待着编者进一步去挖掘、去整理。但因掌握的线索、人力物力有限,无法全方位悉数编入,请广大读者和父老乡亲见谅。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好友兰德明、韩蕊霞、马建龙,同学陈阳、尤克强、何金宝的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西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金平多次过问本书采编进展,宁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何志明,编辑王艳、李彦斌,宁夏精捷彩色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战旗对本书的编辑出版给予了很大的鼓励与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处在变化调整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步伐势不可当。走出大山的西吉人不甘落后,他们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是弄潮儿。我们谨将这赞歌,献给美丽的家乡,献给我的父老乡亲!

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故乡他乡--大山外的西吉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张旭东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62264
开本 16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8
CIP核字 2015319771
中图分类号 K820.843.4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29
15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