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内伤学说讲记 : 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临床构建 |
内容 | 内容推荐 \t《内伤学说讲记: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临床构建》是高建忠继《读(内外伤辨惑论)》《高建忠读(脾胃论)》之后的又一本学习李东垣学说的著作。作者基于《内外伤辨惑论》,试图去构建李东垣笔下内伤学说的理论和临床体系。书中文字立足于临床,以方、证、案为抓手,寓理法及内伤体系于方、证、案中。《内伤学说讲记: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临床构建》的出版,有助于读者对内伤学说的学习与运用。 目录 \t第一讲:乏力因于气虚 \t——谈脏腑辨证用药法 \t第二讲:腹坠因于气陷 \t——谈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 \t第三讲:从四君子汤到补中益气汤 \t——谈补中益气汤方证 \t第四讲:口疮因于阴火 \t——谈阴火学说 \t第五讲:小大不利需要升补 \t——谈基于“明理”的金元医学 \t第六讲:脉象可别内伤外感? \t——辨脉也需“明理 \t第七讲:内伤头痛也持续 \t——明辨外感、内伤需要“明理 \t第八讲:失眠可加敛镇 \t——谈随症用药 \t第九讲:气虚湿热需清暑 \t——谈清暑益气汤方证 \t第十讲:不能忽视身热 \t——谈升阳益胃汤方证 \t第十一讲:温补原来有别 \t——谈沉香温胃丸方证 \t第十二讲:寒湿不喜参补 \t——谈厚朴温中汤方证 \t第十三讲:痛症邪在经络 \t——谈羌活胜湿汤方证 \t第十四讲:郁火治当升阳 \t——谈升阳散火汤方证 \t第十五讲:补血原来治表虚 \t——谈当归补血汤方证 \t第十六讲:阳痿因于食伤 \t——谈枳术丸方证 \t第十七讲:学方原来是学法 \t——谈枳术法 \t第十八讲:酒伤治需分消 \t——谈葛花解酲汤方证 \t第十九讲:升清与降浊有别 \t——谈枳实导滞丸方证 \t第二十讲:用药贵在强人胃气 \t——谈内伤痛用药大法 \t附录1:对李东垣一则医案的解析与思考 \t附录2:回望中医——对“如何运用易水学派思维治疗肾病”的回答 \t附录3:谈谈补中益气汤与完带汤 \t附录4:对李东垣两个方证的解读 \t附录5:叶天士医案解读30则 \t附录6:内伤医案15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内伤学说讲记 : 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临床构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建忠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875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85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