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悟道》:
莫言 贾平凹 张炜 余华 李敬泽 格非 欧阳江河
刘醒龙 李洱 孙惠芬 邱华栋 徐则臣
联袂推荐
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力作
打破两种固有思维
走向开放 走向新的世界图景
为中国西部文化抗辩 为中国传统文化奔走疾呼
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融和中寻找中国乃至人类文化未来之路
《鸠摩罗什》:
释理方 莫言 孟繁华 李敬泽 雷达 敬一丹 贾平凹 陈晓明 陈思和
鼎力推荐
图书 | 西行悟道+鸠摩罗什(全2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西行悟道》: 莫言 贾平凹 张炜 余华 李敬泽 格非 欧阳江河 刘醒龙 李洱 孙惠芬 邱华栋 徐则臣 联袂推荐 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力作 打破两种固有思维 走向开放 走向新的世界图景 为中国西部文化抗辩 为中国传统文化奔走疾呼 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融和中寻找中国乃至人类文化未来之路 《鸠摩罗什》: 释理方 莫言 孟繁华 李敬泽 雷达 敬一丹 贾平凹 陈晓明 陈思和 鼎力推荐 内容推荐 散文集《西行悟道》收录了近些年来著名作家徐兆寿在西部行走和悟道的文化随笔,大部分已在《人民文学》《天涯》《大家》《北京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其中一些篇章曾引起很大反响。 徐兆寿的文化随笔与过去的散文家不同在于,一是为西部文化强烈抗辩,从文化形态、地理生态等方面入手,风格雄健,别具风采;二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名、疾呼,大声抗辩,情感真挚,上下贯通;三是从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融合中寻找中国文化未来之路,纵横捭阖,视野开阔。正如评论家陈晓明和孟繁华所言,徐兆寿的散文与他的小说一样,属于新人文主义写作,是学者型文化散文,不仅承继了“五四”时期作家学者化的风气,还上追先秦散文家和唐宋八大家文以载道的风格。 从时代背景来看,徐兆寿的这部散文集可视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在文学方面的一个收获。从徐兆寿这些年来的文化研究与文学写作来看,他的“问道三部曲”《荒原问道》《鸠摩罗什》《问道之源》以及《丝绸之路上的诗人》《丝绸之路上的使者》等近10部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系列使他已经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代表之一。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名佛经翻译家,同时也是大乘佛教引入中国的佛学大师,在中国佛教文化目前拥有崇高的地位。作者徐兆寿先生怀着巨大的理解心与认同感,身临其境地描绘了南北朝时期一代高僧鸠摩罗什如何来到中国传播大乘佛教的心路,第一次将佛教如何与儒道两家融合并走进寻常百姓精神生活的心路用小说的方式揭示了出来。 作品深具文学特性,用词引史颇为讲究,在重构历史这一宏大的创作目的前,作者以主副线两条线索贯穿始终,逻辑清晰,完整而客观地讲述了在佛教中国话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千古高僧鸠摩罗 目录 《西行悟道》 《鸠摩罗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行悟道+鸠摩罗什(全2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兆寿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2141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10-08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