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诗学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不学诗,无以言。”中国传统文学中,诗歌是沁入人心最深、影响最为广泛的体裁。本书从诗的本质、寻诗、意象、意境、诗中之理、声律、诗家语、体式等方面入手,结合大量经典作品,阐发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美质。作者兼擅诗词创作,深索玩味中国诗学多年,所论多为本人心得,往往深入浅出,片言中的。本书曾被翻译为韩文等在海外出版,文风洗练,内容丰实,堪称诗学入门的经典读物。 目录 序 叶秀山_001 诗是什么?_001 诗的催生剂_003 诗与真_006 诗的本质_009 寻诗_015 诗从何处寻?_017 在外在世界中找到心灵的栖托之所_019 意象_023 诗歌语法中的“词”_025 意象的概括性_027 意象的组合_033 不假意象的抒情_040 意境_043 意境的生成_046 意境的示现_064 “象外之象”与“言外之意”_078 意境不可泛化_085 诗中之理_089 从宋诗重理说起_091 “沉默”中的启悟_096 理语、理趣、理障_098 理、事、情_107 咏史和论诗_110 声律_117 内在节奏_122 外在节奏_129 情感和韵律的对应_142 诗家语_157 语言的魔法_160 奇正相生,工拙参半_172 多义种种_178 体式_197 诗体及其表现风格_199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_203 曲有“直体”_206 后记_2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诗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战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1888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38000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