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级领导干部的个性“语录”撷英,传递真话真情真知,体现权威性、可读性与亲和力,见思想、见个性、见精神。
本书以关注民生、规范行政行为为着眼点,收入省部级领导干部个性“语录”200余条。这些“语录”、这些声音,是高层领导者管理治国、执政为民、清廉为官、个人修养及工作作风的真实记录,是对一些不合理现象的深恶痛绝,对一些权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拍案而起,是对具体工作的反思,发人深省。
中国到底应该走向何处,怎么走;中华民族如何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傲立世界之巅……他们给出了清晰的解答,独到、睿智、坦诚、掷地有声。
他们没有官方的腔调,没有套话、空话,语言平实、生动、合理、入情,都是发自肺腑的深情,来自细节的反省和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表态。在细细品味中,不仅能够领略个性高官的执政风采、个人魅力,更能体会到一种信心、一种力量和社会责任。
非一般的记录,非一般的解读,带给我们非一般的感动,非一般的震撼!
中国到底应该走向何处,怎么走;中华民族到底如何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傲立世界之巅……他们给出了清晰的解答,独到、睿智、坦诚,掷地有声。
这并非一本单纯的访谈笔记,而是包罗万象、意义深远的智慧书。它材料丰富,视野宽广,细节感人。在细细口味中,我们时刻会感受到领导者们的殚精竭虑,感动于领导者们的质朴、真诚。
第一章 讲官品更要讲人品——修养方略
张春贤:诚实守信是和谐底线 /2
石宗源:诚信也是旅游资源 /5
李成玉:诚信是合作之本 /7
王 珉:和谐共事,才能干成事 /9
张春贤:团结是领导班子的命根子 /12
刘 淇:和谐包容,才能干事 /15
徐光春:做人讲道德,做官讲官德 /18
李建国:荣辱不分、德行不良、不敬不孝者绝不能提拔 /21
强 卫:党员干部要“四去四求” /24
王正伟:要有挑战“潜规则”的勇气 /27
杨 松:忘记农民,就是忘本 /30
苗 圩:勇于革自己的命,敢于减自己的权 /33
陈建国:西部干部更得有点“亮剑”精神 /36
韩 正:防止制度在“一把手”面前苍白无力 /39
姜大明:对群众要常抱歉疚之情,不要骑在群众头上 /42
张庆黎: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救国当做崇高美德 /45
卢展工:“持续”二字,反映品格 /48
第二章 依法执政,廉政执法——治国方略
李毅中:警惕安全监管“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 /52
朱明国:查办案件不能独自“走棋” /54
徐光春:用责任倒查促科学决策 /57
李毅中:矿工脱险,幸运来自依法操作 /60
王振川:严查安全事故背后的职务犯罪 /63
李金华:花纳税人的钱须有交待,中央部门要带头 /66
盛华仁:选举是化解矛盾、调整利益关系的重要途径 /69
李金华: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准备喊5年 直到重视 /72
孙文盛:防止以新农村建设名义乱占土地 /75
王金山:管住管好政府“闲不住的手” /78
于幼军:别把投资者当“唐僧肉” /81
李金华:决策不周的危害性并不亚于贪污腐败 /84
许宗衡:用政府的转型应对社会的转型 /86
李金华:大部分贪腐都损害公有资产 /89
顾秀莲:坚决纠正法院检察院搞创收 /92
张柏林:公务员要廉洁从政 /95
李金华:打铁必须自身硬,廉政建设是审计生命线 /98
马启智:反腐倡廉,可学扁鹊兄弟 /100
高 强:医药购销商业贿赂成顽症,根本原因是查处偏软 /103
韩 正:坚决依法严办周正毅等不法分子 /106
卫留成:领导不管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是上访重要原因 /109
张宝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112
张春贤:宣传思想工作法宝,一刻也不能丢掉 /115
卫留成: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118
周坚卫:不能既当“婆婆”又当“老板” /121
李鸿忠:深圳循环经济要突出“大和谐”和“大效益” /124
韩 正:当前政府职能转变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 /127
汪 洋:产业发展不能跟风赶浪,政府不可强制推行 /130
许宗衡:不看“成分”看发展,不看“出身”看贡献 /133
第三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官方略
潘 岳:环保必须进入决策前端 /138
朱小丹:生态优先,才是真本事 /141
秦光荣: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住生态 /144
潘 岳:每次“环评风暴”都是一场博弈 /147
周生贤:减少污染不能开“空头支票” /150
张大卫:养猫不抓耗子,要这样的环保局长干啥? /153
周生贤:要让不重视污染防治的领导得不到提拔重用 /156
周生贤:环保工作切忌花拳绣腿 /159
潘 岳:决不能将环保执法当儿戏 /161
汪啸风: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是一项文明工程 /163
周生贤:不允许“老板赚钱、群众受害、政府埋单” /166
梁伟发:为民是为政之本、万善之源 /169
罗保铭:保住海南发展的“本钱” /172
吕祖善:软硬环境是商务成本问题 /175
周 济:大学创一流要“顶天立地” /178
王国平: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 /181
于幼军:干部麻木不仁滋生“黑砖窑”事件 /184
杜玉林:警民和谐,警察是关键 /187
王辉忠:“近距离”打击犯罪,“零距离”服务群众 /190
李毅中:凡是媒体曝光的,都有责任查清 /193
栗 智:领导干部不要做制造矛盾的事情 /196
汪光焘:公交改革不能“一卖了之” /199
马启智:从为国分忧的高度看待耕地保护 /202
白恩培:资源大省更要发展循环经济 /205
许嘉璐:未成年人保护 “护身”更要“护心” /208
李毅中:安全生产是人民群众更需要的政绩 /211
徐一帆:勿求短期利益,让一方经济与一方水土相协调 /214
周文彰:莫用“造景”代“造荫” /217
徐光春:多些发展之心,少些非分之想 /220
第四章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民方略
于幼军:政务大厅不能“只挂号不看病” /224
王 珉:把工夫下到百姓身上 /227
刘奇葆:群众向你投诉是对你有信心 /229
卫留成:围着百姓转,围着百姓想 /232
卫留成:有事先从干部身上查起 /235
李长江:没有质量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 /238
李宪生:拉横幅还不如扫好地 /241
黄孟复:民营企业不能只顾发展不涨员工工资 /244
王德学:假如自己的亲人困在井下 /247
黄华华:招聘女工很麻烦,那你是怎么来的? /250
万 钢:大学不谋求成为利益集团 /253
张广宁:调控房价,我们有底气有信心 /256
高 强:卫生资源配置要从群众需求出发 /259
袁纯清:保护农民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 /261
刘奇葆:再穷再难,也要助贫困生一臂之力 /264
张庆黎:管好用好经济线、团结线、生态线、幸福线 /267
李学举:办好事办实事也要由群众说了算 /270
步正发:某些垄断行业工资过高 /273
仇保兴:查查“高价建绿”背后的腐败 /276
黄 瑶:增加农民收入是最艰巨的任务 /279
林树森:房地产市场要规范,信息不对称路会走歪 /281
孙金龙:逼走投资就是砸老百姓饭碗,敲掉政府税收 /284
徐荣凯:职业教育政府责无旁贷,列入领导考核目标 /286
孟建柱:出政绩不能违背群众意愿 /289
吴新雄:百姓健康都不保,还谈啥为民造福 /292
第五章 求真务实,反对一切形式主义——作风方略
周文彰:不能只会宣誓,不会做人 /296
石宗源:坚决反对拿钱不干活,当官不作为 /299
刘奇葆:领导干部要时刻感到“知识恐慌” /302
张宝顺:带着深情和农民交往才能得到信任 /305
刘奇葆: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 /308
曹伯纯:多走些山路险道 /311
刘 坚:不要忘记饥饿的感觉 /314
李宪生:不强搞,不强推,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317
钱运录:履新后不烧“三把火”倒有“三盆水” /320
韩 正:形式主义三种表现,最有效克服办法是深入群众 /323
张世军:要搞调研,不能光听汇报 /326
张宝顺:现在矛盾很多,为政不妨“以煤为鉴” /328
白克明:用纪律这把“快刀”狠刹歪风邪气 /331
董 雷:作风建设,不能脱离群众愿望 /334
陈建国:坚决刹住换届中的歪风 /337
罗志军:对基层反映问题,决不能以“请示”来推诿 /340
张春贤:让安心基层做事的干部有奔头 /343
俞正声: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习惯 /346
李金华:审计是制度,不是刮风 /349
张春贤:发展文化产业,小打小闹行不通 /352
罗保铭:文化体制改革不能“翻烧饼” /355
周文彰:不抓文化是政治上的近视 /358
袁纯清:要当“教育省长”、“教育市长” /361
周 济:高校科研“弯下腰来” /364
张庆黎:科技推广可以学学“傻瓜相机” /367
李毅中:不能要求媒体每句话都说得对 /370
罗保铭:“香蕉保卫战”启示应急管理 /373
诚实守信是和谐底线
什么是底线?底线是必须坚守的最低条件或限度。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意味着发生质变;守不住底线,就是把自己逼上绝地。
如果说,确保耕地、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注重节能降耗,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底线,必须牢牢守住;那么,诚实守信则是社会和谐的底线,不仅事关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也事关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同样要牢牢守住。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这些都是至理名言。而我们的一些地方党政干部,把优化发展环境挂在嘴边,却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缺乏热情。其实这才是最核心、最管用的,缺失了信用,你怎么引进来走出去?又怎么抓住发展机遇?
我们着眼长远,下大力气规范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湖南经济发展有秩序,社会行为有规范,对外交往有良好形象。这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事关富民强省的民心工程。
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率先建立信用政府。你出台政策之时言而无信,政策出台后出尔反尔,人民群众能答应吗?你做了越位、缺位、错位甚至扰民的事情,人民群众能满意吗?我们要建立和完善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信用记录、警示、公示制度,以及行政行为失信惩罚机制、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树立诚信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企业及个人的信用记录,是经济生活的“身份证”,也是社会生活的“通行证”。金融、工商、公安等系统的同志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由人民银行牵头组织的湖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收集企业、单位及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两亿多个,走在了全国前列。通过上网及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公众查询信用记录的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件大好事,说明人们的信用意识提高了。只有给守信者以便利,给失信者以严惩,人们才会珍惜信用,讲求诚实。
信用环境,与自然环境、法制环境、金融环境等互为依存,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相信,全社会都讲究社会信用之日,就是湖南经济真正腾飞之时。
诚信也是旅游资源
目前,全国有24个省区市把旅游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或重要产业。从旅游资源禀赋看,贵州山清水秀,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同时,贵州的旅游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周边看,云南、四川、广西等兄弟省区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已经远远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
环境是建设旅游大省的“生命线”。我们最大的资源其实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繁荣发展旅游产业绝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坚持在开发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把加强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作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追求的旅游大省,是以不破坏环境、不浪费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为前提的,对那些一时能够带来经济效益、长远破坏环境生态的旅游项目,一个也不能搞!
环境也包括行业建设。旅游产业,诚信为本,诚信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各种非法经营的“黑旅行社”、“黑导游”,要坚决取缔;形形色色欺客宰客、随意降低服务质量标准的行为,要严厉打击。要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市场监管和旅游执法检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如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都无法保障,还谈什么“旅游大省”建设呢?
诚信是合作之本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就诚信问题给大家讲讲心里话。近些年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在座各位不少在河南有投资项目。开展合作,诚信是根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强化诚信意识,建立失信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诚信也应该是双向的,外来投资者和项目所在地政府、企业都应严格信守承诺。一方面,我们各级政府要为外来客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投资者能够留得住、有钱挣。前些年,我省个别地方投资环境不佳,给外商许下的承诺不能兑现,甚至人家有了利润就犯“红眼病”。投资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诚信问题,往往是“小问题影响大环境,一件事影响一大片”,如果不下大决心加以解决,就势必影响和损害河南形象,势必影响我省改革开放的大局。
另一方面,也有个别外商在合作中不讲诚信,钻政策的空子。合作,必须有长远眼光。对那些有信誉、有实力、愿意与河南共同发展的企业,不管是不是世界500强,我们都热烈欢迎。对那些只抱着投机念头、圈占土地项目、甚至搞虚假投资的企业,我们避而远之。作为省长,我必须对河南的长远发展负责。
和谐共事,才能干成事
实现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关键在于能否创建团结干事、和谐共事、按章办事的“和谐班子”,各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成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勇前进的“火车头”。团结干事、和谐共事、按章办事,既是“和谐班子”的基本标准,也是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努力方向,更是我们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团结干事,就是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干工作,共同把所承担的事业搞上去。这是班子和谐的基础。不干事就要误事,还容易产生是非。建设“和谐班子”必须立足团结干事,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统一思想、增强合力、加深感情。近年来,吉林的改革发展有所突破,主要得益于解放思想,得益于大胆改革,得益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我们还要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在创新观念中抢抓机遇,在摆脱束缚中闯出新路,在开拓进取中脱颖而出。
和谐共事,就是班子成员要坦诚相见、互相支持,形成清新和谐的政治氛围和工作环境。这是班子和谐的关键。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干事的精神和本领,也要有共事的意识和水平。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从一定意义上讲,共事能力也是衡量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标准。如果一个人只能干事,不能共事,那就不是一个真正有水平的领导干部,也很难干成事。
班子和谐共事的关键在“一把手”。作为“班长”,首先要做出一个好样子,不论是修养、能力、作风、工作,都让人信服。要善于用人所长,放手放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要关心爱护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解开思想上的困惑,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勤打招呼,敢于批评,实际上这也是对同志的最大爱护。
按章办事,就是班子成员要守规矩,讲原则,严格按照党章和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这是班子和谐的保证。按章办事的核心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一切重大问题,决策前都要集思广益,严格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发扬民主,做到总揽而不包揽,放手而不甩手,决断而不专断。
P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