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叶立群论教材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也掀开了我国教材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伊始的教材,文科主要借鉴了解放区的经验,理科主要选取了国统区的本子,还有一部分选取了编译的苏联教材。接着,便在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教材自编或重编的历程,并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统为主、统分结合的教材道路。总的来说,与旧中国相比,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全国中小学实施的是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使用的基本上是由国家统一供应、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通用教材或统编教材,并做到了所有地方、每所学校、全部学生都使用上了这样的教材。为此,中央确立了集中统一教材制度的大政方针,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组建了专门的教材编写和审查机构,配备了强有力、专业化的编审人员,还建立了保证“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教材出版发行渠道和机制。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材工作,把教材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教育部组建了教材局,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规章制度,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全面实施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统审、统用政策,标志着我国教材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目录 第一编 回顾与思考 我国中小学教材改革40年(1949-1989) 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学制、结构和办学模式——教材改革的前提和依据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教材建设的三个层次 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作了哪些修改——记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会 继承·开拓·前进——纪念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三十五周年 第二编 课程改革 中小学课程改革探讨 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 “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验”浅议 普通高中的任务和课程 课程改革的困惑和思考 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问题 第三编 教材与教学研究 谈谈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 深化小学自然课改革的几个问题 小学自然课的教材教法必须逐步改革(代序) 中学生物课教学内容浅议 中小学地理课的教学内容 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打好基础 第四编 教材借鉴 国外教育改革的动向 美国科学教育初探 日本中小学课程教材考察记 日本中小学社会科的诞生和演变 附录 有见地的一席话——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立群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叶立群论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立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73465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49000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23.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