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哲学之树 通往自我认知的哲学课
内容
编辑推荐
我愿意把哲学比作一块有很多切割面的巨大钻石,在我自己的视角上,我看得最清楚的那个切割面是真的。当我后退一步后退一步,我认识到钻石的其他面——其他的合法视角——跟刚才那面一样真。当我退到足够远、看到了整块钻石时,我突然认识到有一个模式:尽管有不同单个面的巨大多样性,但每个面都以某种方式相联系,使钻石的整体呈现出一种绝对的(固定的)设计。
\t那些仍然认为哲学接近是主观意见的人,看不到哲学将我们带往客观真理的潜力,这只是因为他们将自己捆绑到哲学的个别面上,很像柏拉图洞穴中的囚徒,除了局部墙面上的影子,他们什么也看不到。如果你已经开始从适合你自己的哲学走向对每个人都真实的哲学,我想你至少要懂得认识自己的无知的重要性:无论我们退后多远,都不可能一次看到钻石的所有面。
——庞思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根据庞思奋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开设的哲学启蒙课而成,旨在开启人们的哲学兴趣,发展个人思考哲学论题的独特视角,帮助初学者唤起、表达并批判自己的洞识。作者将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和西方哲学探讨的重大问题严密地编织在循序渐进的讲授之中,并不时打破欧洲中心的视角,站在中国哲学的角度进行反观比较,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对哲学的理解。全书呈现为12周的哲学课,既有课堂的机智灵活,又有行文结构的科学严谨。作者庞思奋博士在本书中充分展现了其哲学家的禀赋以及哲学教师的教授智慧,并在融合东西方哲学遗产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目录
新版译序
总序
英文第四版序
中译本序
第一部分·树根·形而上学与认识无知1
第1周洞识:为生活做准备3
1.什么是哲学?3
2.写洞识论文的几个原则10
3.作为神话的哲学17
第2周哲学的起源27
4.形而上学祛神话的哲学27
5.理性对话的哲学34
6.目的论科学的哲学43
第3周现代遗产53
7.沉思怀疑的哲学53
8.先验批判的哲学62
9.后批判哲学71
第二部分·树干·逻辑与理解语言83
第4周从形而上学到逻辑85
10.什么是逻辑?85
11.两种逻辑93
12.综合逻辑102
第5周逻辑的几何学114
13.分析关系的映射114
14.综合关系的映射124
15.以新视角映射洞识131
第6周语言哲学142
16.分析哲学:实证主义与日常语言142
17.综合哲学:存在主义与言说上帝152
18.诠释哲学:洞识与返回神话161
第三部分·树枝·科学与爱智慧173
第7周科学哲学175
19.什么是智慧?175
20.科学与对智慧的剖析184
21.因果律与科学的界线194
第8周道德哲学208
22.自由与道德的界线208
23.价值重估:一个道德突破?219
24.视角主义:重建界线229
第9周政治哲学239
25.权力与政治的界线239
26.神权政体:最终的突破250
27.置身界线的智慧:理念(ideas)vs.意识形态(ideology)259
第四部分·树叶·存在论与静默的惊奇271
第10周多样的经验:感到统一273
28.什么是静默?273
29.终极与美的悖论283
30.再统一与爱的神秘294
第11周象征化的惊奇:怀有宗教信仰307
31.超自然及其象征307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哲学之树 通往自我认知的哲学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庞思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69306
开本 16开
页数 41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23000
出版时间 2022-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