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卷) 第三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推荐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卷)(下卷)为“博雅大学堂”系列中的长销教材,是在丰富具体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系统文论通史,总括了先秦至近代文论发展之大势,又细致地阐释分析了重要理论家和理论名著,注重文论与其他艺术理论的交融,洵为体大思精而富有自身特色的中国文论史专著。全书凡五编三十二章,将中国文论发展分为萌芽产生期(先秦)、发展成熟期限(汉魏六朝)、深化扩展期(唐宋金元)、繁荣鼎盛期(明清)、中西交汇期(近代),对总体文学观念以及诗、文、词、小说、戏曲等各体文学的批评及理论都有深入全面的论述。此书自1995年初版以来,又不断修订,曾获北大、北京市优秀成果奖多种,被许多高校指定为推荐阅读教材,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建构影响甚大。此次教材改版,修正讹误、完善内容,并经作者审订。 目录 第十五章苏轼和北宋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1 第十六章黄庭坚和北宋后期的文学理论批评/34 第十七章南宋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发展/57 第十八章严羽《沧浪诗话》和诗禅说的发展/88 第十九章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113 第四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和鼎盛——明清时期 概说/141 第二十章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与发展/143 第二十一章阳明心学和明代中后期的文艺新思潮/167 第二十二章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发展/197 第二十三章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225 第二十四章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243 第二十五章金圣叹和清代的小说理论批评/289 第二十六章李渔和清代的戏曲理论批评/327 第二十七章'清代前中期的诗词理论/347 第二十八章桐城派的文论和章学诚、阮元的文学观/402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卷) 第三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少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500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08 |
版次 | 3 |
装订 | |
字数 | 500000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0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