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 外二种 |
内容 | 编辑推荐 ①名家著述。本书为邓散木先生论书、论印文字的汇编,不少文章较难寻觅。②随文插配图片,便于读者阅读和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收录了邓氏关于书法史的文章。其中,《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连载于1957年1期、2期及4期《新观察》,主要梳理了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由于上述文章发表较早,至20世纪80年代己不易为读者所觅得,故邓国治又据邓氏遗稿整理成《谈谈中国书法的演变》一文,刊发于1985年期《书谱》杂志,其主要观点与《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一致,唯更为简括凝练。与上述两篇文章不同,自《王羲之博采众长》至《赵之谦书法的新评价》乃是邓氏就历代有名书法家所撰写的评述文字,内容涉及各家书法特点、在书法目前的地位以及对当下书法学习的借鉴意义等方面。这些文章,除《看秦桧的字》发表于1979年第3期《书谱》杂志外,其他各篇均发表于1961年至1963年《新民晚报》之《临池偶得》栏目中。至于《论书杂诗》一文,其很早发表于1937年0期《长城》杂志,后收入邓国治所编《邓散木诗选》中。此部分文章的出版,均以很初发表书刊为底本,予以重新标点整理。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邓氏谈论篆刻的文字两种,其一为《锲坐谈话》,很早发表于1936年第3期《快乐家庭》,内容为承袭传统印论形式所总结的治印经验。其一为《印语》,很早发表于1982年第5期《文艺研究》,为邓国治辑录的邓散木边款、书信中讨论篆刻的内容,其中颇多创作的甘苦之言,是研究篆刻以及邓氏艺术的重要材料。此部分文章的出版,亦均以很初发表书刊为底本,予以重新标点整理。 目录 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 从一根绳子说起 八卦 画龙像龙,画虎像虎 鬼话连篇 在骨董堆里 “祖龙”的伟绩 规行矩步,手舞足蹈 草草不恭 从闰统到正统 结一下总帐 谈谈中国书法的演变 王羲之博采众长 王献之的故事 “匆匆不暇草书” 两位和尚书家 欧字的欣赏 米南官的“刷”字 看秦桧的字 谈谈“赵字” 傅青主的“四毋”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 金冬心的“漆书” 刘石庵自创一格 勤学苦练的何绍基 赵之谦书法的新评价 论书杂诗 锲坐谈话 印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 外二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散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08967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0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78000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