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剧团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
一群孩子参加抗日宣传的故事! 这里面有当年孩子们在媒体的发声,有当时媒体的采访报道,有每位大小团员的简介、日记、诗歌、戏剧,有周恩来、邓颖超、郭沫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文化界名人指引、关心、照顾和赞誉的点点点滴,有八一三事变前后剧团创建和辗转行程两万里的艰辛跋涉和惊心动魄,有孩子们演出、学习并智斗敌人的生活片段,有他们走到哪里学到哪里战斗到哪里的文字和影像记录,更有他们不懈的爱国热情、战斗精神和斗争智慧。以史为鉴,孩子们都这么明白,中国必胜!
内容推荐
“孩子剧团”是抗日宣传的一支重要文艺力量,于八·一三事变后在上海由一群受到进步思想主张影响的孩子组成,他们受到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关心和重视,积极拥护党的抗日主张,用演出的形式去宣传抗日救亡的爱国思想,为国家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剧团从上海辗转江苏、河南,到达武汉,并转战湖南、广西、贵州等地,最终成为当时重庆的一支规模百余人的青少年抗战文艺队伍,1942年随着国共合作的逐渐破裂被迫解散。该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剧团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重新编辑整理,通过大量的史料(当时的媒体报道、历史影像和当事人的回忆等)记述了孩子剧团的建立、发展、在各地的演出影响和最终被迫解散的历史过程和经验总结,对于当下青少年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担当精神的教育培养颇有助益。
目录
前言
孩子剧团大事记
我是光荣的孩子剧团团员
——写在《孩子剧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出版前
党领导的儿童文艺队伍
一、创造奇迹的这群孩子们
有个人简历部分(73人)
未留下个人简历的团员
二、孩子剧团5年行程创造的奇迹
孩子剧团“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一、1937年9月3日在上海诞生
二、孩子剧团的《宣言》和《公约》
三、艰难的起步历程
四、上海的抗战儿童宣传队伍
孩子们都这么明白,中国亡不了的!——“孩子剧团”公演
战争里的儿童们!
雨中保卫大上海(傅承谟)
告别上海
孩子剧团(栖筠)
烽火两万里抗日宣传历程(1937.11.11—1938.1.)
一、1937年11月撤离上海(到达南通)
二、1937年11月南通至扬州
三、1937年12月扬州至郑州
四、1938年1月在郑州公演
充满了光明和活力——上海孩子剧团在郑公演(辛汉)
看了孩子剧团的公演(少松)
在武汉,孩子剧团成为党领导下国民政府在编抗日文艺团体(1938.1.10—1938.8.10)
一、1938年1月来到武汉
二、1938年1月30日受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三、1938年3月成为在编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孩子剧团
四、1938年5月孩子剧团7名未成年的孩子在武汉加入了共产党
五、1938年7月武汉露天千人大合唱
六、当年武汉报纸对孩子剧团的报道
孩子剧团欢迎会上(慧琳)
招待孩子剧团记(何容)
介绍孩子剧团(汉)
孩子剧团访问记(文范)
大时代的孩子们在苦难中成长起来
一个团员的谈话记(林犁田)
武汉反侵略宣传周儿童日大会——告小朋友书
新民报评论
从孩子剧团归来(安娥)
儿童在抗战中的力量(林犁田)
武汉儿童欢迎世界学联代表团
儿童与少年教育问题
……
转战湖南—广西—贵州进行抗日宣传(1938.8—1938.12)
在重庆宣传抗日的日子(1939.1.8—1942.9.15)
在重庆期间,孩子剧团两次分别前往川东、川南、川北、川西做抗日宣传(1939.3—1940.8)
孩子剧团收编与反收编的斗争
老一辈的关怀培育
孩子剧团部分团员的日记、诗歌及自我总结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邓颖超 孩子剧团是“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茅盾
精彩页
     党领导的儿童文艺队伍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孩子剧团”,具体归政治部三厅领导,这个大头衔够“大”吧!若在1978年前听到你在这个团体里待过,那就是你受磨难受耻辱的开始……其实,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少年儿童文艺队伍。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有儿童团和少先队。他们站岗放哨,开展抗日宣传和慰问活动,成为一支小小的抗日力量。在国统区和敌占区,有秘密的地下少先队、报童近卫军,还有进行各种斗争的孩子剧团、新安旅行团、儿童剧团……他们在抗日宣传工作中,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这是个大背景。而在此期间,孩子剧团是这个时期比较特殊和突出的一个儿童文艺团体,行政编制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由三厅具体负责,但自始至终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开展工作。从1937年9月3日在上海成立,至1942年9月被解散,运行1825天,经历了上海、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8个省市及多个地、市、县、乡、镇,最后在陪都重庆驻营,在四川省内做抗日宣传,跋涉行程约达两万里,应该是当年少年儿童抗日宣传文艺队伍里长途跋涉距离最长的一支队伍。1938年茅盾先生在其介绍孩子剧团的文章中赞誉孩子剧团是“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在周恩来副主席“救国!革命!创造”三项期望的引导下,在抗日救亡鼓动宣传的历程中,他们不辱使命,他们无愧于党领导的文艺队伍,他们完成了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最早组织起孩子剧团的吴莆生,当时是上海临青学校!的教师,是上海国难教育社2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一位党员,当时国难教育社党组织的领导人是王洞若同志。孩子剧团历经上海沦陷,1938年转移至武汉,在武汉党的领导人仍是王洞若,他此时已是共产党长江局工作人员;1938年11月孩子剧团到桂林后,直属三厅党组织蔡家桂(蔡馥生)同志领导。剧团来到重庆后党的领导是蔡家桂、冯乃超、徐冰。在孩子剧团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有蔡家桂、陈乃昌、方黎、吴莆生、许翰如(林型田)、许森(许立明)、张莺、张承祖(张宗元)、罗立韵(罗真理)、陈模(傅承谟)、张浣青、徐祥先(徐祥仙)、苏扬(蒋肇赓)、曹大庆、蔡去非、胡晓风(胡信一)等16位同志。1938年5月在武汉,经长江局批准,许森、张承祖、陈模、张莺、张浣青、罗立韵等7位同志(当时还未成年)加入了共产党,同时建立了孩子剧团党支部,吴莆生、许翰如、许森、张莺、张承祖为支委,吴莆生任支部书记。1938年10月在长沙,苏扬同志由演剧九队转来,孩子剧团又增加一名党员。1938年11月下旬,蔡家桂同志调来任政治指导员,并任支部书记,原支委不变,从此孩子剧团改由三厅党组织领导。1940年冬天,第一队在川北发展曹大庆同志入党。后来到孩子剧团来工作的蔡去非、胡晓风都是党员。蔡家桂离团后,党的工作由冯乃超同志直接领导,重要问题请示徐冰同志或周副主席。
中共中央组织部1978年4月24日发文就孩子剧团的性质及贡献做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孩子剧团,是党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条件下,由周恩来同志根据党的路线、方针,亲自组织建立的。它们经历了抗日战争历史时期,始终贯彻执行了党的指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挥党在国统区占领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为抗日战争和民主运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们是党直接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特殊斗争环境中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的革命文艺队伍……
这批当年年龄在8至16岁的孩子(到重庆后有几位20岁左右的加入),在家国生死存亡的关头,用他们稚嫩的声音和娇小的身躯,扛起了鼓动民众、宣传抗日的重担。他们不愿做难民,不愿在难民收容所里每天只是吃喝睡,他们要组织起来宣传抗日,要用歌声和他们纯真的情感演剧,来打动民众投入到抗日战场。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剧团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孩子剧团史料编辑委员会,丁卫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911456
开本 16开
页数 436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06,J809.2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