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密丹·布朗
内容
编辑推荐

丹·布朗堪称今日美国最著名畅销书作家。他的小说《达·芬奇密码》自问世以来,一直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其父亲是一位知名数学教授,母亲则是一位宗教音乐家,成长于这样的特殊环境中,科学与宗教这两种在人类历史上看似如此截然不同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信仰成为他的创作主题。

丹·布朗小说中文版主译者之一的朱振武,在本书中对丹·布朗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分析,涉及包括故事、人物背景、场景、密码、知识、机构和技巧等诸多方面,并配以插图,在丹·布朗小说的叙事特点、文化蕴涵等方面尝试解密。

内容推荐

丹·布朗小说中文版主译者之一的朱振武,在本书中对丹·布朗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分析,涉及包括故事、人物背景、场景、密码、知识、机构和技巧等诸多方面,并配以插图,在丹·布朗小说的叙事特点、文化蕴涵等方面尝试解密。这无疑是丹·布朗迷以及渴望从丹·布朗作品中汲取养分的文学创作爱好者的福音。

目录

第一章 丹·布朗的成名之旅

 第一节 弱冠初成

 第二节 游学他乡

 第三节 弃乐从文

 第四节 牛刀四试

 第五节 誉满全球

第二章 寻觅《失落的秘符》

 第一节 故事篇:找寻远古的宝藏

 第二节 人物篇:绚烂多姿的面具

 第三节 背景篇:《失落的秘符》的背后

 第四节 场景篇:踏寻历史的足迹

 第五节 密码篇:共济会的迷幻阵

 第六节 知识篇:珞珈撷来的精粹

 第七节 机构篇:真假难辨的虚构

 第八节 技巧篇:丹·布朗的炼金术

第三章 破解《达·芬奇密码》

 第一节 故事篇:“密码”街车,现在出发

 第二节 人物篇:浮华世界,人生百态

 第三节 背景篇:象牙微雕,别有洞天

 第四节 场景篇:“密码”之旅,风光无限

 第五节 密码篇:魔力城堡,迷幻无穷

 第六节 知识篇:百科揭秘,追根溯源

 第七节 机构篇:镜花水月,亦幻亦真

 第八节 技巧篇:“朗”来了,“奇”怪了

第四章 拆穿《骗局》的圈套

 第一节 故事篇:“陨石”秘史

 第二节 人物篇:生旦净末

 第三节 背景篇:官场风云

 第四节 场景篇:涉险征程

 第五节 密码篇:热力追踪

 第六节 知识篇:探索发现

 第七节 机构篇:机枢之谜

 第八节 技巧篇:艺海探珍

第五章 剖析《天使与魔鬼》

 第一节 故事篇:天平的两端

 第二节 人物篇:脸谱的回廊

 第三节 背景篇:迷雾的对面

 第四节 场景篇:永远的定格

 第五节 密码篇:天使的指引

 第六节 知识篇:饕餮的盛宴

 第七节 机构篇:神秘的花园

 第八节 技巧篇:布朗的秘笈

第六章 走进《数字城堡》

 第一节 故事篇:好戏连台

 第二节 人物篇:浮世百态

 第三节 背景篇:异度空间

 第四节 场景篇:光影世界

 第五节 密码篇:数字迷宫

 第六节 知识篇:一扇天窗

 第七节 机构篇:窃探风云

 第八节 技巧篇:有容乃大

后记

试读章节

既然已经为孩子们制作了一张专辑,那么接下来他要在成人市场里一显身手了。他从埃克塞特学校请来了几位昔日的好友,一起出谋划策。其中奇普.贝克特负责乐器演奏和演唱,厄尔·贝瑟则充当起了贝斯手和吉他手。他还成立了一家名为“调琴”的私人虚拟公司。1990年,他以公司的名义发行了首张面向成人的大型专辑《视角》。这张专辑歌词意境深远,曲调婉转动人、缓缓流淌,听起来就像在讲一个故事。同《动物们的合唱》一样,《视角》也是自成一格,与众不同,布朗对此也很是得意。他同样把专辑拿到当地小店m售,但销量成绩依然不佳。

布朗深知自己的歌声固然优美动听,但是和那些技艺纯熟的音乐人相比,仍有许多缺憾和不足。自己若想在音乐界出人头地,就必须把专辑推荐给好莱坞的制作人,让行业里的精英助他一臂之力。于是他带上自己的两张专辑,离开_r生活二十几年的故土,于1991年飞抵洛杉矶,在好莱坞的富兰克林总统府大街租下了一个套间,从此开始了他在好莱坞的打拼漂泊生活。但他很快发现,他那博古通今的才华在音乐界根本无法施展,那种忙忙碌碌但无所作为的生活让他感到窒息,他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重回故里,冉一次站在教室那个四方讲台上。只有在讲课时他才有机会旁征博引,将他的各科知识穿插在其中。

安顿好之后,布朗便忙开了。他一边忙于推销自己的专辑,一边忙着找份合适的工作,最终在贝弗利希尔斯预备学校找了份差事,当一名西班牙语教师。就这样,他开始了一种持续多年的生活方式——白天教书,晚上披星戴月地进行可能一无所获的创作。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自由联盟音乐公司的广告,便试着把《动物们的合唱》副本寄给了他们。自由音乐联盟觉得专辑很不错,便收录到出版计划中。这样布朗就有了一本制作精美的螺旋状小册子:《动物们的合唱》。专辑里还含有一本迷你型动物诗歌集。

初战告捷,但在埃克塞特和阿默斯特八年的求学经历告诉他,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跨过那道坎,融人到音乐圈中,成为真正的圈内人。到那时,人们身上的排外意识就会冰消雪融。这一点在秘密团体中非常明显,但音乐圈中又何尝不是这样。不久之后,他加入了美国国家歌手协会。

美国国家歌手协会名流云集,其成员很多都是音乐界的大腕。布朗开始频频参与聚会和讲座,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他来往于各个工作室之间,与工作人员一起高谈阔论,倒也其乐融融。有一天,他与艺术部主任布莱斯·纽伦攀谈了起来。她看出他是一位可造之才,见面后不久便决定做他的经纪人,为他策划发展路线。这对布朗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因为布莱斯几乎从不与学员有任何业务往来,更不用说主动提出与学员合作了,因为这在她的职责范围之外,而且极易招来其他T作人员的白眼。

在布莱斯的引荐下,布朗见到了业内著名的代理商和制作人,音乐事业很快就大有起色。布莱斯作为他的经纪人,为他在成果展示橱里定了个位置。进入展示橱的歌曲大多为民族曲风,因此布朗以管弦乐伴奏的轻摇滚音乐就显得与众不同。听过布朗的音乐之后,美国国家歌手协会决定全力支持他的发展。协会建议他不要走通俗流行音乐的路线,而是希望他与当今乐坛最具实力的制片人合作。

布朗听从了协会的建议,拿着他的样带和乐谱去找巴里.法斯曼,希望能与这位音乐制作大腕合作出版专辑。巴里曾为一大批明星制作过专辑,并参与了许多大片的摄制,如《刺杀肯尼迪》、《我的妈妈是狼人》和《地狱之门》等。巴里看到他极有创作天赋,且演唱功底不错,就答应与他合作出版专辑。当外界得知巴里是布朗首张专辑的制作人时,都不禁为之一震。负责这张专辑的音乐班底也非等闲之辈,他们之中有麦当娜的低音歌手、道尔贝兄弟合唱团的鼓手,以及曾与迈克尔·杰克逊和保罗·麦卡特尼合作过的萨克管吹奏手。制作阵容如此强大,布朗作为歌手的前途一片大好,大家都期盼着他的成功,布朗本人也充满了信心。但高昂的制作费令他很是苦恼,为了早日凑足资金出版他的专辑,他只好东挪西凑,到处借钱,几乎刷光了所有的信用卡,还要加班上课,几乎是超负荷运转了。最终他凑足了费用,推出了首张以他的名字“丹·布朗”命名的专辑,里面的歌曲全由他一人创作而成。

“丹·布朗”大碟发行之后,布莱斯开始不遗余力地为布朗宣传造势,为他写新闻稿,安排他的演唱会和与记者见面等。经纪公司则把他塑造成了一位思维敏捷、心思细腻但却郁郁寡欢的歌手形象,专辑的封底还附上了一段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诗:“树林里的路分成两支,而我……偏偏选择了人迹罕至的这条路,干差万别由此开始。”专辑的音响伴奏简直就是一场豪华的听觉盛宴,丝毫不亚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轻摇滚集,轻吟浅唱的爵士乐,配上如泣如诉的萨克斯,格外婉转动人。在专辑的几首歌曲中,他不停地变换形象,有时忧郁、有时欢快、有时沉稳、有时又略带调皮,或许他想了解一下观众喜欢哪种风格。

“丹·布朗”大碟的确让他红了一阵子,当时几乎在任何一家广播电台上都能听到他的歌,但却没能像预想的那样大红大紫,这是有原因的。布朗是一位优秀的歌手,嗓音优美动听。他对配乐也极为讲究,配上那铿锵有力的鼓点,听来犹如天籁之音,完美无缺。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喜欢表演。对于一张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专辑,唯一的卖点便是歌手本人,而不是通过音乐来吸引大众。布朗走的是流行音乐路子,如果想让自己的音乐流行起来,在音乐界站稳脚跟,就必须擅长表演。他的音乐天赋和才华就摆在那儿,好莱坞只要稍加调教,他就会大放,异彩。尽管当时许多人都觉得他的形象与那时的音乐标准格格不入,可问题是布朗只喜欢自己创作音乐,不喜欢生活在公众的眼皮底下,也不喜欢当众表演。每当他站在舞台中央时,他总是显得很不乐意,于足无措,更不用说让他边唱边跳了。

布朗不喜欢站在聚光灯下,或许是因为受到新罕布什尔州古朴风俗的熏陶。新罕布什尔州的格言就是:“不自由,毋宁死。”这个古老保守的州宁静舒适,其居民不在意外界的繁华喧嚣,只求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自己,而布朗自小就在新罕布什尔州长大。虽然他也曾为专辑微薄的销售量愁眉不展,但他不喜欢别人对他的表演横加指责,也不喜欢那些学历和见识远不如他的人对他的歌曲指手画脚,更不想为了适应音乐圈的条条框框把自己改得面目全非。如果他愿意向这些规则低头,可能早就声名鹊起了。P8-11

后记

写一本解读丹·布朗小说的叙事策略及谋篇元素,探寻其取得空前成功的奥妙的书,是翻译了《达·芬奇密码》、《数字城堡》和《天使与魔鬼》之后就有的想法。布朗的小说在世界文坛产生的影响和给我的阅读震撼是巨大的,“信达雅”地适译他的作品,把他的作品忠实地传递给汉语读者给我带来的辛劳也是巨大的,正像《新民晚报》报道的那样:译好一部密码,掉了多少头发;译罢一部城堡,少睡多少好觉;译完一部破解,累得差点吐血;译就一部魔鬼,平添多少皱纹。但我累并快乐着,与布朗的小说带给我的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无限的阅读快感比,这点累还真算不了什么。

这部解读之作部分工作早在2006年夏秋之际就已经开始,此后一边撰写,一边迎候布朗当时称为《所罗门钥匙》(Thesolemn Key)的新作的面世,没想到这部后来更名为《失落的秘符》的作品直到2009年9月15日千呼万唤之后才姗姗地隆重上市。契机来了,解读他的五部小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转瞬又是半载光阴,这本书总算杀青,可以捧献给布朗的粉丝了。

丹·布朗的小说篇幅长、信息量大、情节复杂、涉及学科多是尽人皆知的,本书的设计就是针对这样的特点。除第一章对布朗的生平和成功之路进行跟踪外,其余五章各自针对一部作品,所列“故事篇”、“人物篇”、“背景篇”、“场景篇”、“密码篇”、“知识篇”、“机构篇”和“技巧篇”都是从布朗作品的总体特点考虑的。当然,这五部小说的各自特点也都有谈及。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下个哈姆莱特,这部小书还远没有把布朗小说的叙事特点、文化蕴涵和成功堂奥说尽说透,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是笔者的最大企盼。

丹·布朗完成的五部长篇小说按出版先后顺序依次为《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骗局》、《达·芬奇密码》和《失落的秘符》。本书则是按照汉泽本南近及远的出版顺序进行的,依次为《失落的秘符》、《骗局》、《天使与魔鬼》、《数字城堡》和《达·芬奇密码》。许多专家、学者、同仁和读者对此书的完成都伸出了援手,特别是我的学生孙继涛、郭宇、李丹、董红英、陈晓萌和谢秀娟,他们协助做了大量工作。

2010年岁首于上海西南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密丹·布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振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79124
开本 32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6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074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