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
内容 | 内容推荐 作为当代社会的公民,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己的睛和大脑树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观,这是作为合公民的基本前提。新闻评论课,就是引导你朝着走向成熟之路的路标。新闻评论课解决的是学生发现问题能力不足,分析能力欠佳,表达能力有限的课程。本书旨在训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的能力。本教材与以往同类教材相比,特点在于: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评论实践,告诉学生名家与评论写作的天然联系;诗词评论和漫画评论,探索传统新闻评论课程向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评论课程转型之路。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新闻评论课程概说 / 3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 / 5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个人功能 / 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评论实践 / 13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评论实践 / 15 第二节 列宁的新闻评论实践 / 20 第三节 的新闻评论实践 / 22 第四节 习近平的新闻评论实践 / 27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 / 31 第一节 媒介素养与新闻阅读 / 33 第二节 评论选题的标准 / 38 第四章 评论由头的写作 / 45 第一节 新闻由头是什么? / 47 第二节 评论由头的写作 / 51 第三节 评论的由头与意境 / 57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立论 / 63 第一节 如何寻找角度 / 65 第二节 立论的原则 / 69 第三节 立论的方法 / 74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论证 / 83 第一节 评论论证概说 / 85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几种论证方法 / 91 第三节 逻辑推理与评论写作 / 97 第七章 新闻评论的语言表达 / 107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语言技巧 / 109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语言创新 / 114 第三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 / 121 第八章 杂文 / 127 第一节 杂文的发展历程 / 129 第二节 杂文的新闻特征 / 136 第三节 杂文的论辩特征 / 139 第九章 社论写作 / 147 第一节 社论的发展历程 / 149 第二节 社论的性质和分类 / 156 第三节 如何写社论写作 / 161 第四节 与社论 / 164 第十章 广播评论 / 171 第一节 广播评论的发展历程 / 173 第二节 广播评论的特点 / 178 第十一章 电视评论 / 187 第一节 电视评论的发展 / 189 第二节 电视评论的类型和特点 / 199 第三节 电视评论的语言 / 205 第十二章 跟帖评论 / 213 第一节 跟帖评论的发展历程 / 215 第二节 跟帖评论的特征 / 218 第三节 跟帖评论的语言特点 / 224 第四节 “网易跟贴”评论的“盖楼”现象 / 228 第十三章 诗画体评论 / 235 第一节 诗词体评论 / 237 第二节 画体评论 / 243 第十四章 评论写作与跟帖评论的伦理 / 263 第一节 评论写作的伦理 / 265 第二节 跟帖评论的伦理 / 270 后记 / 27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海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337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27000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12.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