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7天告别拖延症
内容
编辑推荐

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拖延症,这种世纪病症的危害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很多人急于医治,却又在拖拉中一再延误病情。《7天告别拖延症》一书由颜苏主编,本书正是教你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做更多的事情,学会有效合理的利用时间,让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完成得更出色。作者将告别拖延症这一任务分成7天来做,为我们提供了时间管理、高效学习、职场提速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实用并经受过实践检验的方法。只要你愿意,7天,告别拖延症很简单!

内容推荐

从小学生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从普通职员到世界五百强总裁,从出租车司机到宇航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拖延症,这种世纪病症,正越来越多的被人认识到,很多人急于医治,却叉在拖拉中一再的延误病情。

《7天告别拖延症》一书由颜苏主编,本书正是教你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告别拖延症这种坏习惯,告诉你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做更多的事情,学会有效合理的利用时间,帮助你从拖延中抢回更多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让你的任务完成得更加出色。

  《7天告别拖延症》将摆脱拖延症这一任务分成7天来做,为我们提供了时间管理、高效学习、职场提速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实用并经受过实践检验的方法。当你愿意一分钟、一小步地把书中的方法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时,你会惊喜地发现:无论你被拖延的大网束缚得多牢,只要你愿意改变,你的生活就能重新开始,你的能力将逐步提高,你将在7天内摆脱那些阻碍你的生活迈向成功的不良习惯和情绪,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享受属于你的幸福人生。

目录

第一章 告别拖延第1天——检测—下你有拖延症吗

1 先来个自我诊断,你的拖延症到了哪个程度  

2 拖延类型之一——置之死地型  

3 拖延类型之二——害怕失败型  

4 拖延类型之三—博爱型  

5 拖延类型之四——迷惘型  

6 拖延类型之五——暴力不合作型  

7 拖延类型之六——心神不宁型  

8 拖延类型之七——刻意为之型  

第二章 告别拖延第2天——来了解一下拖延的根源

1 那些一目了然的浅层原因  

2 对失败的恐惧导致有意识地拖延  

3 无意识的拖延来源于对压力的逃避  

4 潜移默化的拖延形成于家庭48

第三章告别拖延第3天——战胜你的内心挣扎

1 用心体会拖延时的内心挣扎  

2 拖延者的选择永远只有做或不做两个  

3 不可小觑的拖延后果  

4 学习上的拖延你有吗?  

5 工作上的拖延行为有几个  

6 生活上的拖延有哪些?

7 别再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  

第四章 告别拖延第4天——以全新的态度来一场告别拖延的实战吧

l 计划表?严格执行或是一纸空文  

2 抛弃对于失败的恐惧吧  

3 成功——这一次不代表下一次  

4 端正态度:我才是事情的执行者  

5 拒绝该拒绝的,才能拼尽全力  

6 从目标设定开始进行一场告别拖延的大实战  

第五章 告别拖延第5天——实践新的学习方法

1 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2 按计划有规律地复习课堂笔记 

3 做一份独家定制的读书笔记  

4 笑对困难,别让热情冷却 

5 学会求助,棘手的科目也能应对自如  

6 给自己布置一点作业  

7 学会应试技巧,冷静应对考试  

第六章 告别拖延第6天——高效率工作的战拖秘籍

1 给自己一个清晰的职业目标 

2 重要的事情都要记录下来 

3 别再像个白痴一样瞎忙活  

4 业绩逐月提升更能战胜拖延  

5 活用“工具”,时刻提醒自己不拖延  

6 毫无意义的茶水会议不开也罢 

7 休息不是浪费时间 

第七章 告别拖延第7天——把战拖实用于生活,和拖延永远说再见

1 生活的计划很必要  

2 从每天的吃饭洗漱开始,彻底告别拖延  

3 坚持打扫,别找任何借口 

4 及时支付账单,绝不拖延 

5 杂物一定要及时丢弃 

6 让购物变得有计划  

7 进行一次非去不可的旅游  

8 告别月光,存钱无需借口

试读章节

当你知道自己被拖延症感染时,你的内心是不是并不像你表现的那么沮丧,反而挺兴奋的?哇,痛苦了这么久,原来我只是拖延啊!拖延在全球风靡,看来我挺与时俱进的!

确实,从拖延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慢慢地在全球风靡,现在更是成为许多人的烦恼。1 542年爱德华霍尔的书里就出现了拖延这个词:Proctastination,这个词在字典的定义是“推迟,延后、延缓、延长”的意思。词源来自于两个拉丁文单词:pr0的意思是“推进”,而crastination来源于crastinUS,意思是“到明天”。所以直译过来就是“推到明天”。所以也就有。以后再做”的意思。这也说明了拖延症由来已久。而在网络、电视等信息交流方式发达的现代社会,拖延症作为一个全人类几乎都存在的通病被极为明显而典型地放大了出来。我们几乎随时都可以在身边找到跟我们一样有着相同烦恼的人,经常可以发出,或者听到“怎么你也是这样么?”,“对对对!我也是这样!”等诸如此类的感叹。

拖延作为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社会性的问题,自然引起了各方面对此的研究,近代以来,心理学、精神医学、神经医学均将拖延这一个问题作为专门项目来对待。随着近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精神医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

在这一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是德国明斯特大学心理研究所。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的采访时,该研究所的权威弗莱德·李斯特表达了他们长期研究以来的观点:他们认为人们生来就或多或少有着拖延行为,但是这些行为会不会形成让自己困扰的长期病症,还是因人而异。但与此相反,美国长期致力于拖延症研究的心理学研究学者简-博克否认人类有着“拖延基因”的存在,他认为虽然生理上确实有一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拖延行为,但是拖延的形成更多是来自后天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模仿对象,受教育的程度,等等。

对于拖延是否天生形成这一点,科学界仍然有着较大的争议。但就各种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人还是认为自己的拖延更多是因为后天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们要为拖延症下一个定义,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拖延是指具体一个行为,是指你把应该现在完成的事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推迟完成,而拖延症,则是指经常性的,甚至是不停地发生拖延行为,并且为此深受困扰的症状。

另外一点我们要重复强调的,在前面我们也说过了,是否会拖延这一行为与自身的智力并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不用找诸如自己因为智商不如别人才会得上拖延症之类的借口。我们一般提起拖延症患者,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这个人非常拖拉、懒散,甚至会觉得是一个沉默寡言,有自闭倾向的人。其实并非如此,一个拖延症患者在众人眼前往往跟正常人没有任何两样。他们甚至非常外向、活泼、热爱社交。他们也可以是任何职位,包括企业总裁、高级管理者、公务员、普通上班族、学生,等等。他们更可以生活习惯、性格均不相同,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只要有一个就够了,那就是他们均患有拖延症,并且深深为之困扰。而这形形色色的人为何都会患上这同一种病症,这就是接下来必须进行剖析的,拖延症的成因,即包括那些浅显而表面的,更包括那些深藏而根本的原因。page 25-26

序言

从小学生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从普通职员到世界五百强总裁,从出租车司机到宇航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拖延症,这种世纪病症,已经在当下的青年人中像瘟疫般悄悄蔓延开来。

房间杂乱无章,没关系,等会儿再整理:

假期快结束了,作业还没完成,怎么办?算了,抄同桌的吧,老师也不一定发现:

工作拖到了最后期限还差了许多,不敢直视领导的目光?怕什么,最多被领导骂一顿:

明明三天才能够完成的事情,一定要拖到最后三个小时才开始拼命赶工。

就这样日复一日,我们被拖延症无情地折磨着,消耗的不仅仅是精力,更是宝贵的生命。而在进入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后,更多的年轻人患上了这种怪病。也难怪,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几乎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宽带网络,掌上数码设备也早己不再是奢侈品,还有功能越来越接近电脑的智能手机……我们随便四周张望一下就会发现,能够使我们放弃手头的工作而流连忘返数小时甚至大半天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

这么一看,好像是因为娱乐项目的增多才导致了拖延的发生。这其实只是我们在推卸责任而已,推卸说自己没法完成功课全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诱惑……哈,笔者可以很负责地说,就算这些诱惑都不见了,要是你不想干这活儿,那么你就是选择睡觉,或是干脆在桌子前发呆都不会想去碰手头上的这些事情的。因为笔者就是这样的人——漫画被老师没收了,游戏机被老爹砸掉了,自己还是撑着下巴在大脑内补完没有玩完的游戏和还没看的漫画情节,至于功课?管他呢!我先享受一会儿再说。

想必大家都会有与我同样的经历,每次因为自己的拖延而耽误了一件重要的事,过后对自己恨铁不成钢,接着又一边安抚着自己的小心脏一边继续拖延。拖延症,似乎已经成为与生俱来、无法摆脱的一种顽疾。

幸运的是,在你准备放弃之前,遇到了这本书。本书会让你发现:拖延并不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绝症。拖延之所以会缠你那么久,不是你不愿意改变,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本书将摆脱拖延症这一任务分成7天来做,教你很多实用的方法与技巧,当你一点一点勇敢面对拖延的时候,当你愿意一分钟、一小步地把书中的方法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时,你会惊喜地发现:告别拖延、提高效率就那么简单!无论你被拖延的大网束缚得多牢,只要你慢慢改变,你的生活就能重新开始,你的能力将逐步提高,你会很快摆脱那些阻碍你的生活迈向幸福以及成功的不良习惯和情绪,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

只要你愿意,只需7天,告别拖延症很简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7天告别拖延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颜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60539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5-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