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洛神赋》九章 |
内容 | 编辑推荐 1. 戴燕教授十余年的倾力之作,图文并茂,值得珍藏!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戴燕专研中国古典文学,此书为其十余年的倾力研究成果,反复打磨而出,出语浅而根底深,是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研究之作。2. 此书从文学、历史、绘画等视角解读《洛神赋图》以及曹植写作《洛神赋》的真实寓意,让读者以更近的距离了解《洛神赋》以及《洛神赋图》 《洛神赋》是如何借助宓妃的传闻与神女的文学书写,创造出文学上的洛神形象的? 《洛神赋图》如何将文学的洛神敷写为图像,从而使洛神以新的媒介得到更广泛传播的? 在图的影响下,文学的洛神又如何到历史中发掘资源,从而重塑真实的自己并再度回到读者视野中? 成为艺术经典的洛神,如何再度转身,以获得它在世俗社会的持久的影响力? 关于洛神、曹植、宓妃,以及三国到底该如何看待?“此中有真意”,此书带领读者回到魏晋,去抽丝剥茧,了解清楚。3. 装帧精美,美不胜收此书随文配有一张仿宣纸印制的赵孟頫手书的《洛神赋》;外封采用正背印刷,内有故宫版《洛神赋图》的经典画面,既可为此书封面,亦可单独装裱,可谓“一书在手,书画全有”。 内容推荐 本书为戴燕教授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凡九章。作者从文学、艺术和历史等相关侧面,重建曹植写作《洛神赋》的文学背景与传播过程,以此突破“感甄”说和“思君”说的旧式解读,分析曹植写作《洛神赋》本来的寓意,并探究《洛神赋》跨越千年的文学生命力。 目录 序言:20世纪与现代戏并行的《洛神赋》研究史 1 第一章曹植写《洛神赋》的时间 黄初四年还是黄初三年 17 第二章《洛神赋》的前史之一 宓妃的传说 33 第三章《洛神赋》的前史之二 宋玉的神女 59 第四章《洛神赋》的结构 对话体以及两种语言 79 第五章《洛神赋》的寓意 用多声部表达守礼 107 第六章《洛神赋》的流传 文学与书法同步 139 第七章《洛神赋》转化为图 画家的第三只眼 169 第八章对《洛神赋》及图的历史解读 为什么是甄后 193 第九章《洛神赋》变形记 永恒的神女与沉沦的宓妃 213 结语:文学研究范式需要一再突破 227 附录一人物表 237 附录二引用书目 24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洛神赋》九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戴燕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957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6-04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