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皇帝那些事(嗜好篇沉重的逍遥)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叙述不同皇帝的不同隐秘嗜好,是“一首关于灵与肉的伤感二重奏”。中国历史上三百多位皇帝,书里选取了十五位在个人嗜好方面尤其特别的皇帝,他们或嗜杀,或好色,或炼丹,或好战,或热衷同性恋,或好填词书画,或好逛青楼泡妞,或好嬉戏玩耍等等,五花八门,别出心裁,不一而足,完完整整表现了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者不为人所知的另类一面。是“私生活”的私生活,更是他们内心潜意识放逐自我的独白。作者以恣肆狂艳的文笔、个性化语言和独特视角叙述的另类历史镜象,诗意与史实交汇,现代感与历史感交融,粗犷与唯美结合。是一次现代人大大咧咧的与历史结缘。

内容推荐

中国历史上三百多位皇帝,本书选取了十五位在个人嗜好方面尤其特别的皇帝,他们或嗜杀,或好色,或炼丹,或好战,或热衷同性恋,或好填词书画,或好逛青楼泡妞,或好嬉戏玩耍等等,五花八门,别出心裁,不一而足,完完整整表现了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者不为人所知的另类一面。是“私生活”的私生活,更是他们内心潜意识放逐自我的独白。作者以恣肆狂艳的文笔、个性化语言和独特视角叙述的另类历史镜象,诗意与史实交汇,现代感与历史感交融,粗犷与唯美结合。是一次现代人大大咧咧的与历史结缘。

目录

自序:笑忘书

秦始皇:我的嗜暴与求仙生涯

 1、嗜好暴力引来的暴力暗杀

 2、关于我母亲的风花雪月

 3、我用车裂收拾了母亲的第一个情夫

 4、鸩酒,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温柔暴力

 5、关于我好长生,求仙丹和我的死亡的记载与传说

西楚霸王:不爱江山与头颅,但爱宝马和美人

 1、我是个好战的家伙!

 2、我是嗜财,收了刘邦一对玉璧就在鸿门宴上饶了他吗?

 3、最爱美人与宝马

汉高祖:爱说脏话是我的草根本色

 1、草根出身,嘴上过干瘾的日子

 2、革命不是泡妞喝酒,更不是说脏话那么简单

 3、想说脏话时就改口叫老师

 4、至死不忘说脏话

汉哀帝:皇帝也搞同性恋

 1、关于魏王跟龙阳君那点事

 2、我的“断袖门”绯闻

 3、咱老刘家的同性恋简史

汉灵帝:告诉你一座裸游馆

 1、我是被人用刀架着脖子上贼船的

 2、卖官生意一开张,果然火得很

 3、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

杨广:像我一样奢侈,像我一样疯狂

 1、当年我也是个好小伙儿,一不小心就变坏了

 2、我是怎样背上好色之名的

 3、我喜欢这青楼般美妙的春天

 4、大运河,你载着我的豪奢流过

 5、好头颅,谁来斫我

武则天:牡丹,面首及其他

 1、入宫的武媚,一朵怒放的牡丹

 2、一条石榴裙的胜利

 3、好牡丹,更好权力!

 4、看着那颗构思过如此雄文的血淋淋的脑袋,她不发一言

 5、好博戏,对博戏大玩家狄仁杰的欣赏

 6、情人之爱之一:这和尚鸡巴毛,忒大胆了

 7、情人之爱之二:“超男”美少年组合,张氏兄弟

 8、放荡不羁的牡丹凋谢了

唐玄宗:肥环、檀板、雪衣娘,吾之所爱

 1、像爱美女一样爱音乐

 2、我不钻杨贵妃的三角裤,谁钻?!

 3、永失吾爱

李后主:那如雪的白发与南唐的雨

 1、他首先是词人,然后才是天子

 2、你的叹息使一江春水落满了花朵

 3、谁说酒杯不是另一种逃路呢

宋徽宗:写字、绘画、泡妞、蹴鞠,瘦金体的往事

 1、蹴鞠,俺也是个运动员

 2、泡妞,我和李师师的那一腿儿

 3、我的瘦金书,我的花鸟图

一份对血腥嗜杀皇帝朱元璋的控词

 1、我所知道的朱元璋

 2、胡惟庸的脑袋牵扯着一长串冤魂

 3、空印案、郭桓案,多少冤死鬼

 4、蓝玉,你小子太骄傲了

 5、一提文字就心惊

正德:豹房那些事

 1、豹房是怎么声名狼藉的

 2、我和两个男人的暧昧关系

 3、两个跟我纠缠不清的女人

明熹宗:我的木匠活儿及一些爱好

 1、我跟斧头的那段缘份

 2、玩得就是让人心跳

嘉靖:我想长生,我炼丹

 1、我提拔一名道士当了中央的部长

 2、嘉靖皇帝的炼丹师

 3、为我“炮制”青词的高手严嵩

 4、海瑞,我炼丹关你屁事

乾隆:自命风流的诗歌爱好者

 1、好游玩的国家一把手

 2、对阿谀奉承的狂热喜好

 3、业余诗歌爱好者,大“玩”文字狱

 4、好大喜功的“十全老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在火红的季节抓老虎

试读章节

嗜好暴力引来的暴力暗杀

荆轲也跟着追在后面游走,此时他披头散发,龇牙咧嘴怪叫着,既虚张声势又无可奈何——事后我回忆,其实从这时开始,中国刺客就陷入了迷宫。亦即他们自身的死穴中。这个迷宫注定他们的命运不仅悲惨,而且是忧伤的一群。后来不是流传出了他们的歌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我听过的最忧伤的歌,是他们像迷宫般无法摆脱的宿命。

作为一位嗜好暴力的君王,我的军队攻城略地杀人如麻,被人称为虎狼之师。

我嗜好暴力的直接反应是招致了敌国采取以暴制暴的同样手段。不过,他们不是以此对付我的军队——他们制不了我的虎狼军团,却以极端而又诡秘的暗杀手法,对我个人不断实施行刺活动。我生平第一次用剑面对我的敌手荆轲——他用一把淬有剧毒的极其恐怖的匕首红着眼疯狗般向我扑来。

我知道那把匕首只要在我身上任何一处地方稍微划出一条口子就会让我丧命!由此可见刺客幕后的黑手是暴力到了极致,试图一击成功,根本不用第二下。只要第一击能在我皮肤上哪怕轻轻划得一条血痕,即使刺客身死,毒药也会渗透我的体内,令我不治而亡。

那个幕后黑手就是已感到秦国大军威胁在即的燕国的太子丹了。

燕丹,我儿时质留在赵国就认识的他国质子。

我的童年玩伴。

现在,我们却是互为最危险的敌人。这多像个玩笑啊!历史有时就是玩笑。

他在燕市上寻得了一个不要命的勇敢杀手。

又在民间搜寻到了著名的徐夫人匕首。

这二者合一已是一件绝顶的杀人武器了。但太子丹认为这还不够,他在匕首上喂上剧毒。那剧毒也是特别精心制作而成。他事先用这毒药反复试验,并使很多奴隶为这试验丧失了性命,直到他似乎感到万无一失,才派荆轲以向我献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为名,居然光明正大地走进了我戒备森严的宫廷,并且踏上了我的丹墀,接近了我,在我的办公桌上从从容容为我展开地图。

我真佩服这个亡命之徒荆轲的胆量,不可否认,他是个心理素质极佳的人。这样的家伙,会使人毛骨悚然。在大秦的宫殿里,在我的面前,那个跟荆轲入宫的、后来查明据说从十三岁就开始杀人的秦舞阳,不一下就吓得两腿发软,走也走不动,成了一堆烂泥吗!还是荆轲这疯子借口嘲笑秦舞阳:乡巴佬没见过世面,哪见过秦王的威严,吓哭了吧,没出息,丢人呐!他小子笑嘻嘻过来,把地图一展,就露出匕首了。

我是嗜剑之人,何况国家一直在打仗,我身为军队统帅,也是一个军人,剑不离身。我的剑是一把特制的具有王者之气的长剑,只是用以上班专门佩挂的,真正下班后在办公室后院早晚玩的不是这种剑,那种剑要短而灵便一些。上班佩的长剑只是个行头,一个国家军事强大的象征。所以作为秦王,我不可能佩一柄小剑坐在偌大的宫殿里接见外国的使者,所以身佩的大剑还真没用过。

我可没料到还就有这么胆大妄为的人敢在我的宫廷里舞着凶器张牙舞爪向我刺来。

我的武功也使我自信,我曾规定,我在朝中办公时,不论发生任何事,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上来!违者,斩。

有趣的是这次事发太过突然,荆轲那暴徒疯了似的面呈猪肝色、额爆青筋,用左手一把捉住我的长袖末端,右手举匕首就要往我胸口来事。好在我年轻,又常年练武,反应也特快,立即向后跳去,那长袖也被使蛮力的荆轲撕下一截。他的匕首一击扑空。但他如影随形跟着我窜过来,我便绕着柱子躲闪,身形还算敏捷吧。这时台下的大臣、武士都干着急、吓出一身汗,没我发话,又不敢上来。暴徒荆轲也就乘这空子死命跟我游斗。我伸手拔剑,这时才感到这该死的剑长过了头,根本无法从鞘里拔出来对敌。我只有不断在宫里柱子间游走,荆轲也跟着追在后面游走,此时他披头散发,龇牙咧嘴怪叫着,既虚张声势又无可奈何——事后我回忆,其实从这时开始,中国刺客就陷入了迷宫,亦即他们自身的死穴中,这个迷宫注定。他们的命运不仅悲惨,而且是忧伤的一群。后来不是流传出了他们的歌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我听过的最忧伤的歌,是他们像迷宫般无法摆脱的宿命。

关于那把淬毒的匕首,后世有位身在美国的汉语诗人写道——“徐夫人的匕首/缎子般光滑而轻薄/寒冷的纯洁/渴望蓝色的血/死亡的花纹/冰凉而透明”。是的,那时我的确看到了“死亡的花纹”。我的剑上也有花纹,但那不是为我准备的。而这把剑上的花纹,差一点成了死神送给我的最后礼物。

荆轲在柱子间随我游走时,遭到了一件投击物的狙击。

——那是我的御医夏无且急中生智、手疾眼快,奋力朝刺客投出去的一只药匣,它击中了他!荆轲愣了一下,放慢了脚步,眼光也转向了夏无且,这是他犯的一个致命错误。我听到有人大喊:大王,把剑负到背上拔出来!把剑负到背上拔!这一喊提醒了我,我迅速把剑调整角度拔了出来。

荆轲啊荆轲,这回你就不是我的对手了,我也是玩剑的行家,这十几年手上的功夫今朝该用上了!

我手上有了长剑,形势立马改变,我从柱子后面闪出来,出手一剑即砍在荆轲的右腿上,他也英勇,拖着带血的腿仍挥刃冲来。我又是一剑,刺中他的前胸,他睁着要爆出来的双眼,在我刺中他胸腔的一剑之遥拼命挣扎,他用力,试图用胸穿过我的剑,让我的剑将他捅穿而接近我——这真是个可怕的人。太子丹从哪儿找来这么个勇士?但他死在我的剑上——看来,这把代表我大秦国威的长剑是国家的屏障,任何敌对力量也无法逾越它。

这桩行刺事件后,我的报复大军开进了燕国,一举把它的都城彻底荡平,燕王和太子丹四下逃亡。我要报复、要泄愤,我要亲手让他像荆轲一样死在我的剑锋上,我的剑是嗜血的,我要用燕丹的血来洗荆轲的血。

东躲西藏的太子丹,最后还是被他的父亲燕王杀了,并托人把人头送来,燕王只求保自己一条命而出卖了儿子。这样的老家伙还留着干什么!我下令不断追击他,直到他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为止。P3-7

序言

在火红的季节

抓老虎

——[美]史蒂文斯

这是一本好看的书,如果打开它又要拒绝,恐怕会令读者犯难,那就看吧。

面对历史上那么多有趣的事,谁不想轻松一下,乐一回。五千年的中国史,人都沉重了,还怎么活?皇帝累嘛,沉重嘛,他还玩得欢,疯着呢。

作为草民百姓,也会好奇地想,皇帝没事玩些啥?

是不是也下馆子喝大酒,卡拉ok,打牌赌钱,进洗脚屋,泡桑拿,逛窑子……没准一个子儿也不掏,或全部公费报销吧?凡此种种,皆透着猜测。

皇帝有啥嗜好?他们没事或下班后玩什么?——关于皇帝上班干事的读物,人写了很多,皇帝嗜好玩儿的书却着实难见。本书就照准了这一路,专挖皇帝嗜好的那些事儿,在历史厚土中极逞挖刨之能事。有时费老大劲,还以为逮着考古新发现了,可抠出来的,便可能是一截破瓦片,也可能是一土豆或者木瓜之类。干脆,打消正经八百端着架子摆弄历史的念头,咱七搞八弄不过寻一乐。我这书就为这写的。读者看见了,应该颇可一读,读着呵呵一笑,笑而忘之,可也!咱不是写文学经典,也不是搞学术研究,图的是你我轻松看历史。

这本书虽写的是皇帝的嗜好,但写着写着就觉得这班“牛逼人群”的嗜好里,又似乎不全是玩、乐、让人笑的。中国皇帝形形色色,有的就嗜好杀人,你怎么办?办是办不了他的,这要我们怎么看,他杀人的动机在哪儿,在他成长过程中是不是形成了心理障碍,分析一下,了解一下,也算有点看头。皇帝的事向来是个沉重的事,他一玩,咱就累;他一好女色,就把国家也当妓院了,逮了个好看的美眉就要办那个,这不让天下男女都遭殃吗!所以中国历史上凡皇帝嗜好越多,对国家百姓便越是麻烦,对他自己越是一嘲笑。

玩去吧,笑去吧。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皇帝从来就不是庄子所谓的“三无”人员,他们好大喜功,放纵私欲,把天下财富都当做自己的私货,丁点不见外。在这帮家伙身上,哪来至人神人圣人可言,依我看,若从他们的嗜好来看,世上最俗、最无聊的也莫过于他们。

但也有几个,本该天生着是来做雅士的,却身不由己混入了皇帝队伍。

此书或许无关深刻,只是把古代做皇帝的那些家伙在他们嗜好这方面的事儿摆一摊儿晾出来,有些尽管荒诞不稽、不可理喻,但都是这帮鸟人干的,也让咱提高一些起码认识。

写这本书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觉着好玩,为了解闷,乐呵了你也成全了我。

我没板着脸儿写,读者读来料想也大不必劳神费力,枕上可看,如厕可观,旅途更可必备,休闲尤不能少。只是上班工作、开会学习时,千万别忙里偷闲阅此书,否则同事会抢,领导会缴,带来的都是你的损失,也不符本书的消遣性质。

中国历史自秦始皇以来出了几百个皇帝,但有一条,伟大的君主和混蛋皇帝一样,在嗜好玩乐方面个个争先,谁也不甘落后。但仔细看看,他们没命地在逍遥中放逐自己,于国于其本人而言,都透着历史的沉重和代价。“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之时,他们都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米兰·昆德拉《玩笑》)这不是玩深沉,皇帝们作为一个极其不寻常的群体,他们在世当道时,都是绝对的“孤家寡人”,亦为“高处不胜寒”的最大的孤独者,他们为摆脱宿命般的孤独,或将自己放逐于肉体的狂欢,或求诸长生不死,或沉迷嬉戏冶游,更有甚者荒唐得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无论玩于物,或游于艺,他们的灵魂都无枝可栖。即使在生盖再大再豪奢的宫殿,死时入再深再宏巨的陵墓,也无法安妥他们的灵魂。

说来这本书亦如昆德拉所说,是“一首关于灵与肉的伤感二重奏”,也可大致让人认识到:历史上的皇帝往往很不地道,也十分的毛焦火辣,他们对别人要求严格得动辄杀头,而对自己却放纵逍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由于身处高位,自视为“天授之子”,却尤其成为“被凡夫的必死性所折磨的人”(乔纳森·克莱门特斯)。

那么,就让我们隔着数百乃至千年的岁月,看他们是如何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表演的吧。

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犹太女诗人萨克斯在诗中写道:“时代无言地在你里面沉没/带着它的标志:坠落的石头/和烟中的旗帜。”

嗯,说得挺好。

程维

2008.9.16

后记

我在本书的序首,引用了美国诗人史蒂文森的两行诗。

他说:“在火红的季节/抓老虎”

我喜欢。

喜欢此诗的原因,或许是概括了我写作这本书的感受。它是我在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写成的。

现在该是喘息一下的时候,我向来把写后记看做作者的喘息,并且终于可以像孙行者那样,把脸一抹,现出本相来,说些相对轻松的话。我想大凡作者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这也是演员演过一场戏卸妆的时候,粉和油彩均还在脸上,尚未洗去,却可以用自己的身份说话,哪怕是不成不淡的一堆废话,说着也松透。《沉重的逍遥》写了十多位皇帝,且多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就像一个人一口气扮演了十几个角色。这种写法在小说中已不鲜见,但于此类历史读物的写作里,还是一种带有难度的尝试。唯其有难度,写来方有趣。相信读者读着也过瘾。

不妨回顾写作过程中的几个片断,且摘写作日记数则:

7月18日:热。南昌这几日是全国最热的地方,空气中仿佛布满了火焰,炙人肌肤。这个城市冬冷夏热,一点也不含糊,每令人难已安生。所以梁琴说她移居北京,这也是一个原因。南昌气候恶劣。在这种日子我还不能找借口怠工,每日必写个几千字。

7月19日:早起,妻为我剪发,读一册号称当今百位诗人的“佳作选”,竞不见一行佳句,更遑论一首乃至一百首“佳作”。叹息!坐在阳台上吹电扇,天是阴的,感到舒爽,身上却有昨夜蚊子叮的疱,很痒。

一星期都没下楼,只顾写东西,今日该进城了,看半个月未见面的父母,姐妹,依依和煜儿,还要和明儿到碟市转转。

记料《沉重的逍遥》,十月交稿的日期正在逼近,利用年休假玩命地写吧。

7月20日:太阳又出来了,天又热。昨日过敏性鼻炎复发,十分难受,大脑混沌。

写《沉重的逍遥》,得3千字,全书已达6万1了,只要有写作的时间,如期交稿不成问题,关键是一上班,就没法写了。

7月30日:在眼、鼻剧痒的折磨中,从早上8时30开始,写到12时,下午3时写至5时,得5千余字。

8月7日:天又热,35度。

今天要在《沉重的逍遥》上有突破。此书写作重在语感,《戈乱》之后写《后腰》,是两种不同的题材,写法不同,局限性视角叙述和全知性视角叙述语言完全不一样,《虚鱼》的写作想把一种语言往极致推,到手头这本书,是用小说、散文、随笔等的杂糅笔法,以此写历史人物的某个方面。由于不是写人的正经事,就相对放松,却绝不等于容易写。这几年,各路写手写历史,都把历史当婊子折腾,早烂了。要写出一本像样东西,还得使出看家本领,虽然也想根据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语言路子,但还是服从大体,多半往口语贴,让人读着有快感吧。

8月11日:晨起,坐阳台发呆。

天热。秋老虎。仍在写,有气散之感,写汉灵帝,得4千字,已达12万1千多了,是危险的时候,怕突然停工,就不愿写下去了。

8月15日:转眼之间,人与诗俱老,多感慨,人生匆匆。

只有每天早晨一起床,独自坐在阳台的时候,才是面对自我之时,才会有感慨。

昨日还叫儿子趁年少,惜时光,好生学本事,好好把握机会,该“收”则“收”,该“放”则“放”,这样才能使生命聚热发光。

再读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别笑人俗,千万别笑,否则暴露的是自家的肤浅。我觉得这哥们该算是语言大师了,其语言何等幽默智慧,弄文学的人,虚下心来好好跟人学。看冯小刚,深刻体会到,写作是极聪明人干的事,不是傻不啦叽小子操持得了的。写作,语言的智慧至关重要,大师首先是语言有过人之处。有些表面嘴皮子利索的家伙,真动起笔来往往木讷,如老农上讲坛,当不得教授使。

很挣扎地想写乾隆,这人我不喜欢,又很想以他作为《沉重的逍遥》全书的结尾。

这一日其实都在写项羽,他虽未登基,但自司马迁始,历代史家多将他和皇帝列在同一个位级。写到他与心爱的关人虞姬的离别,还是泪水潸然。

项羽一章,应是本书里写得最好的。

写乾隆一千字,没找到感觉,重写。交稿日近,松懈不得,写完了再喘气吧。

8月18日:原拟今日上班,却延一日,看能再写一点。

突然想到上个月在西安华清宫遇到个扮杨贵妃的女子,我说她太瘦,美虽关矣,却不是杨贵妃。她说,我是现代版的杨贵妃。好一个“现代版”!“现代版”的意思就是可以用现实的真实取代历史的真实吗?你还真不能说“全无道理”。

写3千字。这次休假写了十几万字,天热,人几乎要写趴下了。我不会使电脑,都是手写,一本本书,都像古人那样,手写下来。

南昌入秋后的十八天,人称十八只秋老虎。

秋老虎厉害,每一只都会吃人,还是说热。这本书就是在热中往前赶的。

“做人从俗,做文不拘”,是藏至理的。

9月5日:晨,读明史,严嵩及海瑞部分。下午没动笔,看碟。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此语甚好。

9月15日:一早开手机,收到陈世象兄中秋短信,不会打字,折腾着回一条,却在发送时按错了键,跑了,唉,落后了。

写《沉重的逍遥》一日,得3千字,全书可杀青了。哈哈,说句不谦虚的话,此书亦当是一部有趣的妙品!

人不嫌烦,若有耐心看过这几则日记,想必该弄明白,我为什么要用史蒂文森的诗来做后记标题。

史蒂文森诗中的“火红季节”和“老虎”,是运用得很漂亮的意象,其“能指”远远超出了我对它在本文中的“所指”。特别是在入秋后的几天,我像骑在虎背上写作,恨不能将那十八只秋老虎,一个也不放过。

最后,还要说几句行话,免得人揪我辫子来打官司。如黄仁宇先生所惯言的,此书当然引用了《二十四史》及《资治通鉴》等基本资料,也仍借重和引用了中国历史之诸家著作之见解,更参考了其他书籍,不一一感谢,谨在此脱帽致意。

感谢江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游道勤兄和编审陈世象兄,这是我们的第三次合作了,相信成功。

作者2008.9.8.南昌红谷世纪花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皇帝那些事(嗜好篇沉重的逍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41382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2
丛书名
印张 21.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6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