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内容
编辑推荐
泰勒最完美的艺术作品,一个恰如其分、言语高超、见地洞彻的奇迹。——《凯恩斯传》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独树一帜、鞭辟入里……一旦通彻领会了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谁也无法再以同样的眼光去看待这段历史了。——《星期日电讯报》本书运用令人赞叹不已的修正派史学手法,综合体现了泰勒喜用似非而是、激发争议、独出心裁的议论进行阐证的治学之道。——《泰晤士报》泰勒一生始终是一位持异议者……他改变了诸多重大争论话题的依据和立场。——本杰明·皮姆洛特,《金融时报》近代历史学家中最值得拜读、拥有怀疑精神、最为原创大胆的一位……整本书既让人信服,又同样令人惊奇。——迈克尔·富特,《论坛报》一部杰作:明晰易懂、富有同情之心、文笔精美。——《新政治家》杂志泰勒可能是英语世界拥有争议、无疑也是的历史学家。身为多产的畅销作家、有天赋的记者、自成一格的电视明星,他试图改变对他所处时代的史识。——《泰晤士报》一部几近完美无瑕的杰作。——《观察家报》二十世纪所有史学家里其著述可读性不错的一位。——尼尔·弗格森,《星期日电讯报》
内容推荐
本书于1961年在英国刚一问世,就震动学界,当即激起一场持续多年的动感情的争论。这部修正学派的代表作是一本奇书,它从治学态度、史学观点、对一系列具体事件的解释、直到对几乎每一个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现存结论发出了全盘挑战。全书的主旨是要阐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希特勒按“计划”和“时间表”预谋策划的结果;绥靖政策也未必就是愚蠢和懦怯的同义词;这场战争,植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均势的更大破坏,直接产生于各国政治家们事与愿违的忙中出错;“二战”其实是“一战”的继续和重演。泰勒推崇一种新的治学态度和史学观点:历史学家对于他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持超然的态度,其任务只是“去理解发生过什么,以及它为什么发生”,而“不是去辩白或谴责”。作者怀着对现实世界的强烈关注、以整个欧洲史的知识背景来观考察二战起源,通过本书提出了许多更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促使人们进行深层的思考。
目录
前言 再思考
第一章 被遗忘的问题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
第三章 战后的十年
第四章 凡尔赛体系的终结
第五章 阿比西尼亚事件和洛迦诺的终结
第六章 半武装的和平,1936-1938年
第七章 德奥合并:奥地利不复存在
第八章 捷克斯洛伐克危机
第九章 六个月的和平
第十章 神经战
第十一章 为了但泽的战争
参考文献
索引
给美国读者写的前言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A.J.P.泰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84424
开本 16开
页数 51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70000
出版时间 2024-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5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3: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