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鲁迅作品-朝花夕拾 |
内容 | 编辑推荐 ※ 鲁迅回忆性散文集,献给童年与故乡的安魂曲,奔向纯真生命的漫游——大先生的成长轨迹与心灵归处+民国生活图鉴+多篇入选语文课本 十篇散文告别儿时乐园,怀念所有善良的人,诅咒一切旧的思想 直到一九二六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而北京的未名社,却不绝的来信,催促杂志的文章。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写了十篇《朝华夕拾》。——鲁迅 ※ 钱理群教授细致导读+详细注释,帮你扫除阅读障碍!——以许广平和“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合力编定的传世母本(1938年)为底,对文本中涉及的时代典故、事件人物、民俗文化等添加注释,深入浅出,手把手带你读鲁迅! 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我想这应该是鲁迅写《朝花夕拾》的一个最基本的动因。因此,我在读《朝花夕拾》的时候,有一句话,每读一次,都会感到心灵的震撼。——钱理群 ※ 知名青年设计师汐和联手波兰独立艺术家,为民国风注入活力,是致敬,也是新生——民国风口袋本,书架上必不可少的存在,收藏送礼两相宜,召唤你去翻阅,去感受! 整体视觉由设计师汐和操刀,简约的设计语言涌出生动的质感,致敬记忆中的花果与眼前闪烁的宇宙。封面采用有纤维感的棉玥纸,触感如棉的表面,凸显纯粹的阅读体验;内文选用微涂纸,底色淡雅,让阅读更加舒适。 ※ 首创民国风复古口袋本,更鲁迅,更中国!——裸脊锁线,可180度平摊×书脊刷色×内文黑红双色印刷×设计师精选字体细节完备,精致考究,从排版到字体散发生动的复古调性;95*148mm修长瘦版,通勤、旅途、度假阅读无负担,让读鲁迅成为生活的日常;黑与红的碰撞,是黑衣人磷火一般的眼光,是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张力。 内容推荐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1926年为“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鲁迅逃离北京,接受厦门大学的邀请,南下教书。他本以为可以在厦门专心教书与写作,但迎接自己的只有失望。“北京如大沟,厦门则小沟也,大沟污浊,小沟独干净乎哉?”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转而在回忆中寻找灵魂的“娴静”。“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目录 导读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鲁迅作品-朝花夕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鲁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69920 |
开本 | 64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10.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