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图腾
内容
编辑推荐

于丹编著的《马图腾》的作者为九零后,牡丹江师范学院“乃寅写作班”第一届学员。经著名作家韩乃寅指导,小说结构严谨,故事情节设置合理,生动感人。本书以九零后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当今九零后的生活,塑造了三个典型的青年形象,与现实环境奋力抗争,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基调积极向上,实为一部青春励志佳作。

内容推荐

于丹编著的《马图腾》是一部描写九零后青年爱情与励志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三名属马同乡青年之间发生的故事,描写了他们纯真爱情与萌动性欲的相互交织,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与现实环境的奋力抗争,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被誉为“冷月马”、“火种马”、“追风马”一代青年人的典型形象。语言清新流畅,故事生动感人,结构严谨。《马图腾》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作品。

目录

1.“冷月马”争锋

2.熊的服务

3.向狼图腾致敬

4.演戏

5.爱,相约清华园

6.风波里的迷雾

7.关于包容的谈判

8.青春飞扬

9.《三匹马》夺魁

10.模拟考试

11.云开雾散

12.高考进行时

13.悲情的夏天

14.失落的冷月马

15.无悔的抉择

16.清华园寻爱

17.好马要吃回头草

18.爱有了归宿

19.种下了苦果

20.深深的情思

21.有苦难言

22. 移花接木

23. 永远的母亲水

试读章节

1.“冷月马”争锋

时间转回高三夏天的盛德古镇,那是属于青春最初始的美好时光。

钟一倩轻哼着张靓颖的《我们说好的》,一个人骑着单车走在去往盛德高中的林荫路上:“我们说好的绝不放开相互牵的手,可现实说过有爱还不够。走到分叉的路口,你向左我向右。我们都倔强地不曾回头……”

陈枫从后面骑着单车追了上来:“嘿,小笨妞,等等我。”

“小笨妞”是赵子乔送给钟一倩的绰号,她都不清楚这个外号被赵子乔叫了多少年,从记事起这个令她讨厌的外号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紧紧粘着她。不让他叫,他偏这么叫,钟—倩简直气死了。没招治他,又急眼不起来,只能生闷气。不过,有些时候,这个赵子乔还挺爷们儿,蛮招人喜欢的。上高中以后,同学们却说这个淘小子是一块蒸不熟、煮不烂、剁不动的筋头巴脑。

事情的原委还要从幼儿园说起。那时候,钟一倩的同桌赵子乔从爸爸那里现学现卖,总爱拿一些脑筋急转弯儿来考钟—倩。

赵子乔问:“全国有多少个卫生间?”

钟一倩满不在乎地说:“我哪儿数得过来啊。”

“小笨妞,”赵子乔嬉皮笑脸地说,“不就只有两个嘛,怎么会数不过来?全国就只有男厕所和女厕所。小笨妞啊小笨妞,真是笨得灵丘儿。”

赵子乔的问题总是源源不断:“枪打枝头十只鸟,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九只。”钟一倩脱口而出。

“哈哈,又错了。”赵子乔脸上露出坏笑,“枪一响不都跑了吗?那九只鸟儿也不傻,还会在那里等着被打死啊?小笨妞儿,你就接受你笨的事实吧!”

在赵子乔的灰色恐怖下,钟一倩度过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在那段记忆里,每每钟一倩都是脑筋不转弯就回答赵子乔那些怪怪的问题,也因为每次的答案都是错的,调皮捣蛋的同桌赵子乔就一个“小笨妞”,又一个“小笨妞”的,从幼儿园一直叫到上小学,上初中。后来,这个外号就被同学们叫开了。

钟一倩越不让叫,陈枫就越叫。有时,叫得她急溜溜的,心里有种发痒的滋味儿。是因为自己长得漂亮才来嬉闹,还是因为自己学习好,他赶不上,故意说反话?连她也弄不清楚,反正就是喜欢他这样的。

“小笨妞”是人家赵子乔的专利产品,可是,陈枫也这么叫。要说,他也不是这种风格呀?对钟一倩,陈枫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内心深处悄悄滋长了一个“小秘密”,悄悄喜欢上了这个近乎完美的姑娘。算算时间,似乎在赵子乔之后。他发现,钟一倩并不买赵子乔的账,可是,也不买自己的账。有一次,班级做集体游戏,他应该拉着钟一倩的手,可钟一倩不让拉,结果,弄得自己很尴尬。于是,他就借赵子乔给钟一倩起的这个“小笨妞”的绰号来逗她,她急溜溜的样子让自己好开心,那滋味酸酸的、甜甜的,似乎还有点辣辣的。

陈枫吹着口哨问钟一倩:“小笨妞,今天怎么这么早?”

钟一倩回答说:“今天学校要开我们高三学年的学生大会,你装什么不知道!你今天不也这么出息嘛。告诉你,以后再叫我小笨妞,看我找几个好朋友收拾你。”

陈枫傻傻地笑:“哎呀,小笨妞这个称呼怎么了,就兴赵子乔叫,不许我叫了。这名字多亲切,多可爱呀!”要说,他准是感觉到钟一倩对自己好于赵子乔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好,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罢了。

钟一倩白了陈枫一眼:“亲切你个头,告诉你,以后不许这么叫。”

陈枫发现这回叫小笨妞,她还没有到急皮酸脸的地步,便又篡改了她的话挑逗地说:“亲我个头就亲我个头,别亲我嘴就行。别人都夸你是聪明好学、美丽大方的冷月马小姐。可我呢,就喜欢叫你‘小笨妞’”。

这显然是在开不温不火的玩笑。

钟一倩无可奈何的样子回头一笑,把自行车蹬得飞快。陈枫便也对钟—倩露出迷死人的微笑,紧紧跟在她的后面。

赵子乔头发乱蓬蓬的,一只手握着车把,另一只手拿着一袋牛奶,风一样地飞来,大喊着:“小笨妞,还有前面的那位战友,等等我,等等我哦。”

“哈哈……”赵子乔狼狈又洒脱的样子引来了陈枫和钟一倩的回头大笑。

赵子乔一来就开始抱怨:“你们能不能人道点儿,我从窗户远远就看见你俩比翼齐飞,为了追上你们,早饭都没吃呢。你们两个是一个窝里的小蜜蜂吗,怎么每天都一起这么早?”

陈枫阴阳怪气地嘲笑赵子乔:“对,我们就是辛勤劳动的小蜜蜂。哥们儿,就别阴阳怪气的了,你也不看看这都几点啦,还好意思说别人呢!用我爸的话讲,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你还没吃饭吧?哥们儿我可是吃得饱饱的了。”最后想想还不够,又加上了一句:“吃饱的感觉真好!”

赵子乔自知受到了嘲弄,鄙视地看了一眼陈枫,岔开锋芒说:“你爸还说过什么至理名言了?都倒出来让哥们儿一起乐呵乐呵。”P1-4

序言

作家是可以培养的

潘晓彦(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

大学是培养创造力之所。而今,我们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学子于丹、苏河、贺晓、杜昌艳、乔力的长篇处女作《马图腾》、《戈壁泪》、《开往明天的火车》、《寻梦伊甸园》、《我们一起毕业》,已分别由东方出版社和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们期盼已久、令人欣慰的喜事。首先对我们的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来就应如此:让学生具备文字运用与创造能力,爱好写作,拥有相伴一生的写作习惯,进而养成一方学府的写作风气和传统,辈出影响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作家。这是大学及其文学院应该担当的天职。

作家是可以培养的,美国芝加哥大学近一个世纪的创意写作教学早已证明了这一观点。而对于我们,自成立“乃寅写作班”以来,便获得了虽不多却十分珍贵并将不断丰富的经验体会。

我们学院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特别邀请校友、讲座教授、著名作家韩乃寅执教指导,我与他共同研究了针对性强且富有实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幅度调整教学内容,灵活设置课堂时空;安排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触动心灵的讲座:韩教授亲自主讲《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长篇小说创作》等,又邀请获鲁迅文学奖的著名诗人李琦教授主讲《文学与人生》、茅盾文学奖评委贾宏图教授主讲《读书与人生》,与学生一同品味世事人生与文学感受。我们文学院曾派老师带队,引领学生追寻作家步履,去山东高密莫言的故乡考察学习,切近地感受作家成长的生命及心路历程;又定期组织写作班学生观看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编制的我国著名作家谈创作的影像,让学生们真切地体会文学创作是一个历练人生、艰苦跋涉并充实升华的过程。

而写作实训则是我们施教的重心。韩乃寅教授对此更是无私地付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劳动。他很快抓住每位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从构思提纲到人物关系及性格塑造,都有认真的指导意见。由于韩乃寅老师不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除来校辅导外,无数次电话穿越时空,回响在哈尔滨、北京、海南和牡丹江之间,一年多的时间,近两千个短信和通话留在学生的手机里,更化作深浓的感动,汩汩流淌在学生稚嫩而真诚的笔端。于此,我们终于唤回了师生久违了的富于生机的课堂效果,学生真正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他们兴趣盎然,他们欣然满足,并热切期盼不断拥有更新的收获。

其实,我们如此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还有更深层的人文原因:使学生热爱生活,拥有健康的价值观念、诗化乐观的情怀和审美智慧,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获得和体现无穷的创造力;同时,以此为契机,形成运筹文墨的高雅风气和传统,让写作裹挟着厚重的中华文化与现代信息,澄净校园,淑美社会。

“乃寅写作班”的命名,对于我们有独具深长的意味。韩乃寅教授曾就读于我校,大学时代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并加入了省作家协会,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由此开始,执著坚韧地走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创作了千余万字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远离太阳的地方》、《高天厚土》、《龙抬头》、《七七级》等,并有六部作品拍成电视剧,其中《破天荒》等三部分别在央视一套和八套黄金时段播出。而今,他仍耕耘不辍,又不忘培育之恩,热心回报母校,并有为之培养一个校园大学生作家群的令人敬重和感动的愿望。文学院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述高等文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评述韩乃寅作品特色的章节时,总会怀有特别的感情。如今,韩乃寅教授又以自己的实践来辅导在校学生,我们深切地希望后来的学子能秉承这一令我们感到荣耀的写作传统,希望“乃寅写作班”作为一个标志,成为我校及文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

我作为这个写作班的导师和负责人,感谢前辈、学兄韩乃寅教授,在繁忙的社会兼职与创作中,还能慷慨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更感谢人民东方出版传媒的彭明哲副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的马合省主任,感谢李琦老师、贾宏图老师,感谢为“乃寅写作班”付出劳动的同事们,感谢印证了我们教育理想的学生们。同时,也为我们牡丹江师范学院及其文学院送上我的祝福:无论春华秋实、盛夏冬雪,北方边陲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能不断传出令人惊喜、欣慰且在未来的日子里辈出作家的好消息!

2013年6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图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65634
开本 32开
页数 3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9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201316807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3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