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阐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从军事史、技术史角度,分析中荷双方在军事技术、作战方式、军队组织训练、将领谋略、天时地利的运用等方面的优劣,从而说明17世纪中国在军事实力方面仍高于西方不错大的国家荷兰;重点阐述鸦片战争中几场重要战役,从军事史、技术史角度,分析中英双方在军事技术、作战方式、军队组织训练、将领谋略、天时地利的运用等方面的优劣,体现工业革命赋予英国的军事优势,说明直至19世纪40年代初,英国对中国并没有压倒性的军事技术优势,其优势更多的体现在组织训练和士兵素质方面,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工业革命成为中西方军事分流的分水岭,欧洲强国的军事实力才全面赶超中国。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开场白及正文四章节内容。开篇即向读者讲明选择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鸦片战争作为中西方战争对比的原因, 明确提出本书主题。之后深入阐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 从军事史、技术史角度, 分析中荷双方在军事技术、作战方式、军队组织训练、将领谋略、天时地利的运用等方面的优劣, 从而说明17世纪中国在军事实力方面仍高于西方不错大的国家荷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光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3410622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456.1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