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急剧发展、动荡多变、人类情绪负重的时代。对于未成年人群的压力也很大,错综复杂的选择,失败的焦虑和恐惧等等矛盾、冲突,一些在加剧、表面化、白炽化,一些仍在潜藏着。本书从学习主体的角度,站在未成年朋友的立场上研讨和帮助解决学会健康、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这三大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现实性、通俗性、操作性、系统性、针对性、可读性。

目录

第一辑 学会健康

一、现代健康意识  /3

 1.健康的10个具体标志  /3

 2.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健康  /5

 3.你心理健康吗?  /7

 4.心理健康标准  /10

 5.天才与心理健康  /12

 6.学习和心理健康  /13

 7.心理健康的秘诀  /14

 8.心理平衡14诀  /16

 9.测测你的心理健康度  /19

二、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调适  /21

 10.警惕心理饱和  /2l

 11.学会消除心理疲劳  /23

 12.敞开封闭的心扉  /24

 13.尽快纠正撒谎行为  /26

 14.消除对明星人物的神秘感  /28

 15.学会战胜自卑心理  /30

 16.学会面对失败  /33

 17.学会克服逆反心理  /34

 18.学会战胜挫折心理  /37

 19.学会消除嫉妒心理  /40

 20.学会克服孤独心理  /43

 21.消除对美的忧虑  /44

 22.从“牛犊恋”中解脱出来  /46

 23.走出手淫误区  /48

 24.摆脱痛苦的单相思  /49

 25.青春女性如何对待男性的纠缠  /51

 26.如何妥善处理情书  /52

 27.早恋的自我控制  /53

三、未成年人心理障碍调适  /59

 28.学会改善心理障碍早期症状  /60

 29.学会克服学校恐怖症  /61

 30.学会克服社交恐怖症  /63

 31.学会克服焦虑症  /64

 32.学会克服疑病症  /68

 33.学会告别强迫症  /70

 34.学会驱赶抑郁症  /73

 35.学会防治学习疲劳症  /76

 36.学会消除肥胖症  /80

 37.学会防治失眠症  /83

 38.学会调适网络成瘾症  /86

 39.自杀心理的自我干预  /91

 40.学会预防冲动犯罪  /95

第二辑 学会学习

四、现代学生学习主要趋势  /103

 41.树立学会学习观念  /103

 42.确立自己的理想  /105

 43.确立主体自主学习思想  /109

 44.做到快乐学习  /113

 45.拥有成功者的心态  /119

 46.正确发挥学习动机作用  /122

 47.正确发挥学习策略作用  /127

 48.自信与学会学习同行  /131

 49.学习意志的锻炼  /135

五、提高学习能力  /140

 50.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  /140

 51.课前预习能力的自我培养  /142

 52.课堂听课能力的自我培养  /145

 53.阅读能力的自我培养  /149

 54.表达能力的自我培养   /152

 55.作业解题能力的自我培养  /156

 56.复习能力的自我培养  /158

 57.实践动手能力的自我培养  /161

 58.应考能力的自我培养  /163

 59.时间运筹能力的自我培养  /165

六、学习习惯的养成  /170

 60.学习习惯和心理健康  /170

 61.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  /173

 62.计划学习习惯的养成  /174

 63.有效阅读习惯的养成  /176

 64.专心致志学习习惯的养成  /178

 65.有效听课学习习惯的养成  /179

 66.质疑问难学习习惯的养成  /180

 67.快速、精确完成作业习惯的养成  /181

七、智力开发  /183

 68.开发智力和心理健康  /183

 69.防止智力开发的偏差  /185

 70.注意能力的训练  /186

 71.见察能力的训练  /188

 72.记忆能力的训练  /191

 73.想像能力的训练  /195

 74.思维能力的训练  /198

八、创造能力的发展  /202

 75.创造能力和心理健康  /202

 76.学会进行创造性学习  /204

 77.学会避免自我埋没  /207

 78.要形成极强的创新意识  /212

 79.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214

 80.创造技法的掌握  /217

 81.创造个性的铸造  /219

第三辑 学会做人

九、优良品德的形成  /225

 82.优良品德和心理健康  /225

 83.优良品德是学会做人和成才的保证 /226

 84.不良品德的自我矫正  /228

 85.防微杜渐,警惕生活中诱人的误区  /231

 86.克服损害个人魅力的种种毛病  /235

 87.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36

 88.培养诚信的品质  /239

十、确立正确的处世心理   /242

 89.处世心理和心理健康  /242

 90.要有使命感  /244

 91.要有紧迫感  /245

 92.学会与人共处  /246

 93.合作共赢  /247

 94.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247

 95.正确进行竞争  /249

 96.培养合作能力  /250

十一、情感自控  /252

 97.情感和心理健康  /252

 98.情绪、情感和情操  /254

 99.健康情绪、情感的标志  /256

 100.学会放松情绪  /257

 101.对不良情绪的调节  /259

 102.学会控制激情  /261

 103.学会改善心境  /263

 104.学会展现热忱  /265

 105.学会摆脱情感危机  /266

 106.学会宽容  /268

 107.学会给自己一份好心情  /270

 108.学会用微笑待人处事  /272

 109.学会获得快乐  /274

十二、处理好人际关系  /277

 110.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  /277

 111.把握友谊真谛,结交真正朋友  /280

 112.友伴交往的作用和交往障碍的克服 /282

 113.学会与异性朋友相处  /286

 114.学会处理好师生关系  /288

 115.学会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290

 116.学会消除人际交往的心理压,  /292

 117.学会使人悦纳自己  /294

 118.学会交往  /295

十三、铸造理想性格  /298

 119.性格和心理健康  /298

 120.现代人理想性格特征  /299

 121.如何认识自身的性格及其影响  /303

 122.学会使性格自我优化  /306

 123.学会陶冶自己的性格  /307

 124.性格自测  /309

十四、学会自我完善  /313

 125.自我完善和心理健康  /313

 126.把握现在  /315

 127.正确掌握自圆心理  /317

 128.让自爱为你添风采、增魅力  /318

 129.用行动开拓灿烂人生  /320

 130.发展和完善自我意识  /321

 131.如何进行自我设计  /324

 132.学会超越自我  /325

 133.如何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326

 134.克服高扬自我中的偏差  /329

 135.学会自我完善、自我实现  /330

附 录  /332

后 记  /335

试读章节

要维护心理健康,最根本的是要树立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客观地认识,面对和适应现实,学会用平常心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做到“八学会”,及时摆脱负性情绪干扰,以饱满精力、坚强意志投入到学习中去。

心理健康秘诀是:

第一,学会建立合理生活、学习秩序。

因为长时间过度疲劳、紧张,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可能造成神经、心理功能失调,以致精神崩溃。为此,未成年朋友一定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学习秩序,养成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掌握好生活、学习节奏,劳逸结合,才能保证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第二,学会控制好情绪。

因为未成年人情绪情感丰富,而且极易冲动和波动,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既不时而高兴,也不时而悲伤;既不压抑,也不放纵。学会主动找朋友、亲人、老师、心理医生宣泄、倾诉、谈心。更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排遣,自我调适。

第三,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因为社会充满竞争,充满挑战,自然也就充满风险,充满挫折和失败,所以未成年朋友一定要面对社会现实,勇敢地迎接竞争,迎接挑战,正确地分析、对待挫折和失败。既认输,也永不服输,以维持心理健康,最终夺取成功。

第四,学会营造良好人际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措施。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心理应激和危机感。不善交往,长期孤僻独处的人,不仅知识面狭窄,信息封闭,思维简单、呆板,而且慢慢会变得精神忧郁、变态,其寿命比乐观开朗、爱交往的人短。一个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生活在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心理健康的。

第五,学会宽容。

在交友过程中,常会有人伤害到你。这时该怎么办呢?如果是极不公平的伤害,往往易产生怨恨,使心理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引发血压升高、胃肠痉挛乃至休克等症状。这说明怨恨不仅伤害别人,折磨别人,而且也伤害着自己,折磨着自己。所以,要识大体,顾大局,消除怨恨,宽容他人。在和他人闹了矛盾后,最好记事不记仇,引为教训,但不可耿耿于怀,因为终止痛苦记忆的力量只能是宽容。

第六,学会遗忘。

人们常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有时也常会想起不顺心的事。这样的事一多,就可能导致好几天都带着不愉快的心境,没心思学习。这种坏情绪长期积累,就容易导致抑郁症。解决这个问题、使不愉快的心境得到及时排遣的最好方法是学会遗忘。

P14-15

序言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网络大发展的时代,是社会急剧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多变的时代、人类情绪负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社会追求高科技、追求集成化、追求网络化;人类追求高级情感、追求自由、追求个性化。一个未成年人群受到的推动最大,受到的伤害也很大。他们有美好的选择,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他们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也给他们带来了失败的焦虑和恐惧;他们有极大的发展可能性,也给他们带来了危机。这些矛盾、冲突,一些在加剧、表面化、白炽化,一些仍在潜藏着。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上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大约平均每40秒钟就有1人自杀。我国现在每年也有27.8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还报告,全球近10亿人有精神心理障碍。我国卫生部最近调查结果显示,心理障碍在我国疾病发病率的总排名中名列首位,发病率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2.5%上升到20%以上。据新华社报道,我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4亿,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的最大群体。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主要为学习、情绪、行为障碍。

2000年--2002年全国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罪犯14万人。未成年犯罪比率由1998年的6.4%上升到2003年的7.9%,而且犯罪的盲目性、冲动性、暴力性、结伙性、模仿性、偶发性突出。全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罪名也由1998年的98个发展到2003年的120个。

预防低龄犯罪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

未成年朋友的现实和未来都是幸福的,但这幸福的现实和未来并非由鲜花铺就。未成年朋友们,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继往开来的一代新人。你们应当树立现代健康意识,追求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未成年朋友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三大问题:第一,学会健康;第二,学会学习;第三,学会做人。这三大问题的核心是心理健康。无论学习和做人都关系到心理健康,都必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那些违背心理健康原则的学习、做人方法都可能是教育悲剧的根源。这三个方面是凝为一体的,就像钢筋混凝土。我们把学会健康比喻为水,把学会学习比喻为水泥、沙和石子,把学会做人比喻为钢筋。这三方面材料都质地好而且按照一定比例凝为一体,就能形成为顶梁柱,就能铸造成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新人。

我在一生的心理学教学中,在近30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在长期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工作中,遇到过无数被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折磨得心灰意冷的未成年朋友,更亲眼看到过许多丧失了健康发展基本条件的心理危机者和犯罪者,也面对过许多忧虑万分的未成年朋友的家长和教师,由衷地感到心理健康对未成年朋友的极端重要性。难怪未来学家预言:心理健康将是21世纪个体走向成功的第一张通行证。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从学习主体的角度,站在未成年朋友的立场上研讨和帮助解决学会健康、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这三大问题。本书的时代性、现实性、通俗性、操作性、系统性、针对性、可读性都是比较强的。本书既是心理健康读本、心理咨询读本和心理教育读本,亦是自我教育读本。本书适合广大中学生、中小学教师、中小学学生家长阅读,也可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参考书。

未成年朋友们,愿你们抽空读一读这部有助于思想修养提高的心理学读物,它将成为你们的良师益友,它将使你们的生命闪烁出灿烂的光彩。

未成年朋友的家长和老师们,也希望你们能读一读这部充满未成年朋友活思想的心理教育读物,它将使你们从中获得有益的教育和启示,成为你们教育未成年人的得力参考资料。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文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王贤瑞

2004年11月25日

后记

本书由王贤瑞教授策划,目录由王贤瑞教授编成。全书由王卫华、王利、王贤瑞、李宏伟、李惠强、李晓伟、李晓柯、杨丽、杨霞、马萧萧、胡利民、胡海川等编委共同编写。其中王利、杨丽、胡利民等常务编委在审稿修改中提出了宝贵意见并做了不少工作。王贤瑞同志编写《一、现代健康意识》、《二、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调适》、《三、未成年人心理障碍调适》、《四、现代学生学习主要趋势》、《七、智力开发》、《十四、学会自我完善》,王利同志编写《五、提高学习能力》,杨丽、王卫华两位同志编写《六、学习习惯的养成》,杨霞同志编写《八、创造能力的发展》,马萧萧、李惠强同志编写《九、优良品德的形成》,胡利民同志编写《十、确立正确的处世心理》,李晓伟、李晓柯同志编写《十一、情感自控》,李宏伟同志编写《十二、处理好人际关系》,胡海川同志编写《十三、铸造理想性格》。全书最后由王贤瑞教授审阅、修改、定稿。

编 者

2005年1月3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贤瑞//李宏伟//杨丽//马萧萧//胡海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5057487
开本 32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7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10
147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