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文与书画/庐山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庐山是诞生梦想和传奇的地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梦想,“虎溪三笑”中儒、释、道交融的情景,朱元璋与周颠仙的传奇,牯岭街上各幢老别墅的故事……历代有关庐山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不仅是庐山历史纪实的补充和拓展,也可以及大地丰富我们对庐山历史与文化的感知与体认,尤其是,这些传说和故事中的精神气象,仍然有穿越浩渺的时空,直达人心的力量。

《庐山故事丛书》采用当代人的解读视角和取舍眼光,对历代庐山传说故事进行整理和改编。封强军编著的《诗文与书画》为丛书之一,概括性介绍以庐山为主题的诗词、著作、文章及书画名篇。

内容推荐

封强军编著的《诗文与书画》概括性介绍以庐山为主题的诗词、著作、文章及书画名篇。对庐山的诗文、书、画、佳话荟萃书中,并将古今文人、画家与庐山的佳话汇聚书中,读来让人齿颊留香,不忍释卷。此书出版,对提高庐山人文高度、研究庐山的文化底蕴都有极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及文学价值。

目录

序一 庐山多灵境

序二

艺文庐山概观

一、文苑胜景 独秀名山

 高山仰止风骨文章

——陶渊明评价历程述要

 永远的桃花源

——《桃花源记》新解示例

 苏轼偕子考察石钟山

——《石钟山记》背后的故事

 话说“爱莲池”

 发现,是一种旅游情结

——徐霞客的庐山游与“记”

 迁想妙得,触境而发

——袁宏道庐山游记点击

 人文圣山待解人

——黄宗羲《匡庐游录》的看点

 古代庐山名胜联赏粹(上)

 古代庐山名胜联赏粹(下)

 《醉翁操》与“玉涧流泉琴”

二、史志传统 源远流长

 自成体系的庐山山志(综述)

 贬官与隐士的天缘际会

——陈舜俞《庐山记》是怎样出炉的

 桑乔的山志集大成之作:《庐山纪事》

 方志家与山志的新高度

——吴宗慈《庐山志》述略

三、丹青长廊 风靡百代

 历代丹青大师、名家画庐山(古代部分·上)

 历代丹青大师、名家画庐山(古代部分·下)

 张激《白莲社图》的庐山真面目

 一幅給恩师祝寿的丹青名迹

——品味沈周《庐山高图》

 镇山之宝:五百罗汉图

 历代丹青大师、名家画庐山(近现代部分)

 世界绘画大奖的捷足先登者

——吕凤子的《庐山云》

 一山飞峙:傅抱石的庐山组画

 画出心中的庐山

——张大千封笔巨作《庐山图》记略

 张仃写生锦绣谷

——名画《庐山锦绣谷》背后的故事

 历代著名书法家与庐山(上)

 历代著名书法家与庐山(下)

 血火“颜筋”《大唐中兴颂》

后记

试读章节

高山仰止风骨文章

——陶渊明评价历程述要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大诗人,可他在生时及死后很长一段时光(宋、齐),他都沉寂不为人知。也就是说,对陶渊明价值的真正理解、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成书于齐代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著作,作者为刘勰。在其《明诗》篇里,刘勰评论历代诗歌创作的流变,晋代举出张华、潘岳、左思、陆机、陆云、郭璞等诗人,在《才略》篇里,历举各代的文学家,对晋代除了讲到上述诸人外,还讲到孙楚、挚虞、傅玄、傅咸、夏侯湛等几个不重要的人,二三流的作家都上榜了,对陶渊明却只字未提,其受到的冷遇可想而知。

到了梁代,出现了陶渊明的第一个隔世知音、昭明太子萧统。出于对陶渊明的偏爱,萧统为陶渊明写了篇传记,搜集编成《陶渊明集》,并特为之作序。《陶渊明集序》末有“梁大通丁未年夏季六月昭明太子萧统撰”等字样,由此可以推断该序是为纪念陶渊明逝世百周年(梁大通元年为公元527年)而作。萧统称陶渊明“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这里的“文章”是诗与文统称,虽然如此赏识,但在“排座次”时却打了不小的折扣,似与他的激赏之言不大相称。萧统在《与湘东记文书》里说:“古人才人,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他对汉朝推重扬雄、司马相如,对魏朝推重曹植、王粲,对晋朝推潘岳、陆机,对宋朝推重颜延之、谢灵运。从中看出,就文学史上的地位而言,萧统是将陶渊明放在潘、陆、颜、谢诸人之下的。这当然是低估了陶渊明。但作为第一个知音,萧统对于陶渊明的评价,起到了破冰和导向的作用。

刘勰之后另一位重量级的文学批评家、梁朝人钟嵘,在他的著作《诗品》里,对历代文学家来了个更系统的排座次,他把历代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提到陶渊明时,用了“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的赞语,然而对陶渊明作品的艺术成就评价并不高,只列人中品。

唐朝颇有一些大家对陶渊明投以钦敬的目光,但仍未发现陶渊明诗歌艺术上的异彩。李白诗云:“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杜甫曰:“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意思是说自己老去诗才减退,不及陶谢。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杜甫“陶谢”并称,显然把陶渊明置于一流诗人之列了。自居易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题浔阳楼》)。表现出对陶渊明的激赏和推重,显然将陶渊明视为一流诗人。

有宋一代,现出了一股“陶渊明热”,陶渊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这与审美标准重大的时代变化有关。北宋有位叫思恍的僧人,搜集了各种本子来编定陶渊明的集子。他在集子的后记中写道:“梁钟记宝嵘评先生之诗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今观其风致孤迈,蹈历淳源,又非晋宋间作者所能造也。”肯定陶渊明的创作有助于“风教”,并指出陶渊明作品风格独绝,成就在晋宋间作家之上。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晋朝文章第一,是很有眼光的。

P9-11

序言

皇甫金石

庐山,千言万语道不尽,干思万想表不准。只觉得此山:秀甲天下、圣贤荟萃、宗师辈出、通贯古今;只觉得此山:人文灿烂、历史辉煌、故事丰富、积淀厚重……所以,我们一帮深爱着庐山,深知着庐山的庐山之子,意趣相投邀聚一起,弄了这么个“庐山故事”丛书,向世人表一表,述一述我们的所爱所知,用我们的这些所爱所知邀约天下朋友来庐山感受分享,邀约天下朋友来庐山与天地山水对话,与圣贤宗师述心!

朋友们,来吧!庐山欢迎您!

后记

庐山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山!

两干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曾留下“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的书证,使得有关庐山的历史和文化叙述,有了可以确信的文化源头。古往今来,庐山是诞生梦想和传奇的地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梦想,“虎溪三笑”中儒、释、道交融的情景,朱元璋与周颠仙的传奇,牯岭街上各幢老别墅的故事……历代有关庐山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不仅是庐山历史纪实的补充和拓展,也可以及大地丰富我们对庐山历史与文化的感知与体认,尤其是,这些传说和故事中的精神气象,仍然有穿越浩渺的时空,直达人心的力量。

如果说,历史是一帧帧连续不断的时间影像,那么,传奇与故事就是历史影像中一颗又一颗的明珠。

为了使这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珠贝再次发出光芒,我们这群热爱庐山历史文化的朋友聚集在一起,进行了广泛的切磋交流并达成共识。于是,便有了编撰和出版一套《庐山故事丛书》的策划和组织。我们的初衷,就是想让庐山深厚的历史和人文,被更多的人知晓。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本着客观求实、尊重历史的态度,尽量采用当代人的解读视角和取舍眼光。既可以是对历代庐山传说故事的整理和改编,也可以是对庐山人文故事的挖掘与完善;既追求积极向上、体现时代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也要注重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特别期待青少年的喜爱。

这套丛书的编写,我们依托九江白鹿洞阳明书院和江西省“庐山文化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文化处的通力合作。聘请原江西省科技厅厅长李国强先生、九江学院校长甘筱青先生为顾问,九江白鹿洞阳明书院院长皇甫金石为主编,进行丛书的组稿和编辑工作。承担这套丛书撰写的作者,既有资深的文化官员、熟悉和热爱庐山的老作家、学者,也有一些年轻的博士;既有庐山的管理者,也有庐山的研究者。他们的共同心声是因为热爱庐山才有创作的动力,因为关心庐山才有心头放不下的使命和责任。

而整个《庐山故事丛书》的创意、规划和组稿的过程,同样有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自2015年3月10日,在皇甫金石、许迎新、邰绍周、景玉川等先生的召集下,编委会正式成立,成员由皇甫金石、邰绍周、罗龙炎、景玉川、余国振、吴国富、闵正国、王耀州、宋志龙、许迎新、吴靓组成。编委会每个月召开一次研讨会,来开展具体的工作。

在随后的过程中,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文化处又推荐了几位先生加入编委会,再后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也加入到丛书的合作中来。编委会成员有来有去,新加入的成员有封强军、陈晓松、肖士太、慕德华、汪国权、贺伟、罗时叙、何春根、黄大明、李宁宁等,丛书分卷也有删有减,尽管与最初勾勒的雏形有所改变,但我们始终坚定信念,一定要出一套受大家喜爱的丛书。无论是选题的不断完善,还是编撰队伍的不断扩大,都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庐山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魅力!

2016年3月中旬,当十部书稿整齐地交到江西教育出版社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经整整一年,丛书第一部分终于跟大家见面了,在我们期待努力完成丛书第二部分的同时,非常感谢这一年来,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鼓励!

这套丛书饱含着我们编委会所有成员对庐山的喜爱与敬重之情,希望有缘翻开这本书的您,在各位作者的带领下,也同样会喜欢上庐山这一片圣地!

皇甫金石 李宁宁

2016年4月1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文与书画/庐山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封强军
绘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285719
开本 32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06
CIP核字 2016075544
中图分类号 I211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1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8: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