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
博大精深,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
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学精华,弘扬文学大家的睿智思想,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直观、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孙武编著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为中国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快乐国学读本。
图书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白话美绘版)/中国古典名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 博大精深,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 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学精华,弘扬文学大家的睿智思想,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直观、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孙武编著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为中国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快乐国学读本。 内容推荐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孙武编著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精神实质;以谋略故事为例加深读者的感受和思悟,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这两部经典的深刻内涵与博大精深,从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成就人生。《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通过精心的版块设计,将其中的精深思想深入浅出地展现在了青少年读者的眼前。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国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目录 《孙子兵法》 计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三十六计》 原序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现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试读章节 【译文】 敌方内部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混乱时,我方应暗中观察和等待时机。待其残暴凶狼、任意胡为时,就会自取消亡。这就是《豫》卦所讲的“顺以动豫,豫顺以动”的道理。 【按语】 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逐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按语译文】 当敌方内部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混乱嚣张时,若直接进逼,必然会遭到敌人的拼命反击;若是退避得远远的,敌人内部必然会发生混乱。起初,辽东太守公孙康仗着离曹操遥远,并不臣服曹操。后来曹操击败乌丸,有人建议曹操立刻乘胜去征服公孙康,就能擒获袁氏兄弟。然而曹操说:“叫公孙康亲自杀掉袁尚、袁熙,主动把首级送来吧!”到九月间,当曹操率领大军从柳城归来时,公孙康果然杀了袁氏兄弟,并把他们的首级送上。众将领向曹操请教其中道理,曹操说:“公孙康向来惧怕袁尚二兄弟,如果我从外部急追紧攻,他们必然会联合起来对付我;如果我远远回避,他们必然会互相残杀,这种形势是客观必然的。”有人说,这是孙子兵书《火攻篇》所讲的道理。《孙子·火攻篇》的前面部分阐述火攻的方法,后面部分阐述用兵慎重的道理,这与“隔岸观火”计谋的意思恰好吻合。 【历史战例】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雎,对范雎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真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应侯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赵国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雎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休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秦王采用了应侯范雎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国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秦王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雎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成阳。这时范雎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珈。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当白起围邯郸时,泰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支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P122-124 序言 骈宇骞 《孙子兵法》,也称《吴孙子》,俗称为《孙子》,它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兵书之一。传世的。《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言简意赅,内涵深厚,在这短短的五千余言中,以其内容博大精深,理论高度概括,逻辑缜密严谨,较全面地记录了“孙子学派”的军事思想。它不但是我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而且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典兵学的杰出代表,它有一个非常全面而完整的体系,在书中作者展示了战争观惫、战略思想、战术思想、治军思想等丰富的内容,以及战争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等。 书中的战争观念就是对战争的基本态度。在这一问题上,《孙子兵法》对战争持千分慎重的态度,开宗明义就表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它坚决反对在战争问题上轻举妄动,穷兵黩武。强调“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要做到,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多算胜,小算不胜”,不打无把握之仗。同时孙子也要求加强备战,立足于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他认为唯有“慎战”与“备战”并重,“慎战为主”、“备战为辅”,方可“安国全军”,在当时日趋激烈的争霸战争中能牢牢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权,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在战略总想上,《孙子兵法》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攻略,提倡以最小的军事代价取得最大的政治成果。因此在实行方式上,重视“伐谋”与“伐交”,即依靠谋略取胜,或依靠军事实力来取胜。在作战行劫上,它强调主动进攻、突然袭击、速战速决的刚性战略,即“兵贵神,不贵久”,用兵贵在神速,主张速战速决,节约成本。在谋略的背后,它又强调实力政策,“先为不可胜”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压倒性的优势来战胜对方。 《孙子兵法》的战术惠想是全书的精髓。这其中最精要之句便是;致人而不致于人”,讲的就是办事要掌握先机,虚虚实实,就是要调动别人而不耍被剐人所调动,要牢牢掌握主动权,不计较无关紧要的得失。 《孙子兵法》的治军思想就是如何选拔将领、训练部队、调动士兵积极性、建设和谐军队。它的核心治军思想可用“令文齐武”来概括。所谓“文”就是用政治训导、物质鼓励、精神奖掖来教育部队;所谓“武”就是通过严格的军纪军法来约束部队,有过则杀。文武并用。就可以确保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孙武在这门具体学科中概括和总结出了丰富的哲学道理,才确立了他在春秋时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称为春秋时期思想界三颗明亮之星中的一员。 该书自问世以来,代代相传,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等著名的军事格言,已成为历代社会生活的智慧而广为流传。 “兵书不止言兵”,作为一部伟大的兵学著作,《孙子兵法》从哲学的高度探讨竞争的法则,阐述了行动的辨证法,它的应用范围也不是仅仅限于暴力的对抗领域。作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古代兵书,虽然其中多数作战方式早已不适用于现代战争,但作为思想,其基本原则已渗透到现代军事,乃至商业竞争、企业管理、体育竞赛、外交谈判等诸多领域之中。可以说,在这些领域中,人们都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智慧和力量。 在世界上,《孙子兵法》也久负盛名,广为传播。在西方《孙子兵法》被译作《战争的艺术》,一位著名的美籍华人作家谈道:“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商界人士对中国千年的《孙子兵法》愈采愈好奇,如何利用孙子兵法,成了西方人探讨商场必胜的另一秘诀。”在韩国、在欧美地区,许多企业家也把孙子提出的“智、信、仁、勇、严”五德当成自己的道德信条。可见《孙子兵法》在外国的企业和军事上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运用,把兵法原理移植到企业管理理论当中,在国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 传世的《孙子兵法》注释本有很多,最好的应推《十一家注孙子》。虽然这些注本还存在不少缺点,但由于它们的时代较早,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古文异本、校说和古代训诂,具有不可替补的价值。尤其是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经清代孙星衍校定考辩后,成了近世流传最广、影响最戈、最被大家所推崇的读本。在本书的注译过程中,我们参考和吸收了前人及当代一些同行师友的研究成果,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智谋书,它精炼地概括了中国谋略的全部精华,是当代中外智谋学家颇为关注的重要著作。本书以“三十六计”身纲目,总领古今经典谋略,史论结合,充分发挥案例对计谋含义的形象诠释作用,是计谋学图书的一大创新。 《三十六计》在众多的兵书中独树一帜、雄踞一流,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的经典,与著名的《孙子兵法》并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双璧。 “三十六计”一语,出自酊南齐书·王敬则传》,《传》云:“檀公(道济)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原意是王敬则用来讽刺东昏侯父子,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三十六”本为虚数,不必过于拘泥,只是借太阳六六之数,表示诡计多端而已。在我国古代的书籍里,以“三十六”命名的事物很多:如三十六雨、三十六段、三十六苑、三十六宫、三十六峰、三十六兽、三十六禽、三十六国、三十六郡等。职业有三十六行,一变就是七十三行;连孔子三千学生中,优秀者也以七十二位来作“贤人”之数。这和明清两代描写地方景物时,一定要凑足“八景”、“十景”;罗织别人的罪名一定要列成“十大罪状?是一样的。到了明末清初,就有好事者采集群书,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作于何时?为何人所撰?目前已难确考。 据原书“序言”说,在全书“三十六计”中,每六计为一套,共分六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时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每套又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计名,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假道伐虢”等;有的来源于古代军事术语,如“以逸待劳”、“声东击西”等;有的来源于古代诗人的诗句,如“李代桃僵”、“擒贼擒王”等;有的借用众所周知的成语定名,如“金蝉脱壳”、“指桑骂槐”等;还有出自其他方面的。这些“计”名易懂易记,便于在群众中流传。各“计”所含内容,多属古代兵家诡谲之谋,可以说它是采集兵家之“诡道”,专讲军事谋略的一本兵书。每“计”中的文字虽然不多,但非常精炼,其中每“计”中的尾语,均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劳逸、顺逆、高下、死生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使每一“计”都合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色彩。 我国古代军事家,如孙武、孙膑、韩信、李靖等,都精通《易经》,并用于军事,借“易”演兵。原“按语”中征引了很多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为理解《三十六计》的正文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现传《三十六计》较早的版本为1941年成都兴华印刷厂土纸翻印本,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 鉴于《三十六计》“原文”部分有的文字难于理解,有些成语典故的出处也不为大众所知。为使广大读者能进一步了解《三十六计》的本义,我们首先对每一“计”的内容进行了“题解”,在“题解”中尽量对每一“计”的“计名”来源做了介绍;其次对“原文”中较难理解的词句尽可能地加以注释,然后对“原文”、“按语”进行了白话文的翻译;在“原文”和“按语”之后我们还参考了有关书籍,针对每一计的内容附列了一些历史上有关的生动事例,以供读者阅读参考。 古文夸译是一件很艰难的工作,再加上译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大家不吝赐教。《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是发自我内心的呼声! 癸巳年春分于北京黄村翰林庭院寓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白话美绘版)/中国古典名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武 |
译者 | 骈宇骞//骈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8112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4 |
CIP核字 | 2013139092 |
中图分类号 | E892.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