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取舍--福布斯富豪的传承法则
内容
编辑推荐

财富永远在冒险。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永远不冒险。财富巨鳄们都有各自的冒险铁律,今天,他们正经理着财富传递的又一次冒险……本书结合鲁冠球、刘永行、李嘉诚、王永庆等九位本土福布斯富豪们的冒险铁律,对于财富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取舍原则进行了剖析与分解,使我们有机会站在财富的山峰上,以平视的目光探索财富的缔造与传递的过程,从而对自己的创富之路和人生规划有所启迪。

内容推荐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头著名的布利丹毛驴,它面对两捆干草不知该吃哪一捆好,最后不但一事无成,还竟然饿死了。在创富过程中,其实每个人也和布利丹毛驴一样,时时面临着在两捆干草之间做出选择的问题。  布利丹毛驴做不出选择而饿死,说明取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经济学中,为了得到而失去的东西被称为机会成本。就布利丹毛驴而言,它选择一捆干草必须放弃另一捆干草。放弃的干草就是得到的干草的机会成本。  任何选择行为都会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高,重新选择的难度就会越大。  忠实而自然地汲取和运用本书中福布斯富豪们的取舍原则,并熟记他们的案例经典,然后立即行动!

目录

序   张朋荣/1

鲁冠球:财富渗透下的少与多/1

刘永行:挣多少钱才算富/37

王永庆:细节魔鬼孕育的传奇商人/73

陈丽华:舍得之间成大家/105

尹明善:成功需要一个“机会主义”的头脑/135

李嘉诚:危险就是商机/165

李兆基:寻找一种内发的力量/193

茅理翔:扼杀财富的“后一切”/223

吴炳新:没有悲情怎么能叫三株/259

相关资料一:世界著名企业危机中的交接班/293

相关资料二:全球世界级的22家家族企业/305

主要参考文献/309

后记/311

试读章节

  5.薪酬的适当平衡

一个和谐的团队只有在受到激励时才会努力工作,领导班子的工作效率取决于激励水平。对领导班子成员最重要的激励来自平等相待。领导团队的成员应该地位平等,这并不是说班子里不应该有一位类似于组长的核心人物,一般来说,一定会有一名成员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当这个人脱颖而出的时候,他必须加倍小心,尽量避免使自己的优势变成其他成员的劣势。他必须把自己看成是一名运动队队长,而不是坐在椅子上发号施令的人。团队的平等可以从成员的薪水得到反映,如果一家公司的最高行政主管的薪水几倍于第二号、三号、四号人物,那么这家公司的管理一定很糟糕。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第一原则是必须培养整个管理群体,而不是个别或少数被挑选出来的管理人员。第二条原则是管理人员的培养必须是动态的,必须以业绩作为考核管理人员的指标。许多企业家坚持不允许家族成员在企业里工作,除非他们至少和其他雇员一样能干和勤奋。

德鲁克说:“对一个懒惰的侄子,给他钱但不要他工作,比让他在企业里占个位置要便宜得多。”即使是名义上的头衔也不行。如果平庸懒惰的家族成员在企业里占着位置,整个职工队伍很快就会失去对企业的尊敬和对企业家家族的尊敬,能干的人不会久留,留下的很快会成为溜须拍马者。杜邦公司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得以兴旺发达,是因为勇于面对这个问题。杜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杜邦在位时就毫不含糊地坚持“企业利益高于一切”,所有杜邦家族男性成员都在公司里得到一个起步工作,在公司里工作五六年后,4位至5位家族长者会对其表现作仔细的评价。如果评估的结论是这位年轻的家族成员在10年后不大可能成为高层管理人才,他就会被请出公司。

家族企业的继承权问题是领导班子新老交替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困难的事情。一些西方家族企业把继承权的问题,交给一个既不是家族成员也不是企业成员的外来者裁决。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我国民营企业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子承父业的传统,如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的茅理翔,还有万向集团的鲁冠球等都宣称将选择儿子来接替自己。P27

序言

乔治·吉得在他的《富与贫》一书中分析得十分透彻:“除了少数例外,富不过三代似乎是无法改变的命运。为什么富人无法把财富传递下去?扣除庞大的遗产税后,遗产分给一堆自小娇生惯养的继承人,即使他们有心守财,庞大的遗产也只会腐蚀他们的创业精神,花钱显然比守成要容易得多。”

对于今天中国本土的福布斯富豪们来说,他们用二十余年时间拼命地奋斗,甚至备受“非国民待遇”的磨难,在险境中挣扎着走到今天。他们的整个创富过程往往就是一本“血泪史”。二十年过去了,当财富积聚完成后,第一代创富者们面对的却是财富的继承权与企业的控制权如何完全、完整地传递给下一代。换一句话说,便是第一代创富者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什么样的财富?

这是一次对于财富的考验,也是一次财富转移中的冒险。

中国第一代福布斯富豪们的快速致富除了时代机遇外,他们身上大多具有类似的共性:出身卑微,受教育程度不高,相对比较贫困,没有表现出特殊天赋等等,但他们基本上又都表现出了试图获得财富的坚定意志、胆魄和冒险精神。

这让我们联想到美国历史上两位创富英雄和个人奋斗的楷模。

一位是约翰·洛克菲勒。16岁时,他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家干货店当职员,每星期能赚到5美元。19岁时,洛克菲勒下海经商,倒卖谷物和肉类。22岁进入了石油业。1870年,31岁的洛克菲勒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起家时资本仅为100万美元。但是,只用了12年时间,到1882年,洛克菲勒已经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企业形式——托拉斯。

另一位是安德鲁·卡内基。1835年11月25日,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古都丹弗姆林。父亲威尔·卡内基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玛琪则以缝鞋为副业。11岁那年,安德鲁·卡内基跟随着父亲移民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他13岁开始打工,第一份工作是进棉纺厂做童工,周薪只有1.2美元。后来,又当过邮递员。卡内基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创办了卡内基兄弟公司。1892年,卡内基把自己的公司与另外两家公司合并,组建了一个庞大的钢铁帝国——卡内基钢铁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王。他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是当时美国经济的三大巨头之一。卡内基有一句名言至今仍在流传:“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中国的福布斯富豪们的创富历程情形大致相同。李嘉诚14岁投身商界,16岁进入五金厂当铁桶推销员,后又推销塑料桶。22岁正式创业,以平时省吃俭用的5万元开办了一家塑胶厂,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成为全球财富英雄。鲁冠球从只有7个人的铁匠铺起步,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以一种“大舍得”的远见卓识,创造了中国本土的财富神话。他们几乎具有“野生派”企业领袖的一切特性,并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下,但他们对于自己创造的巨大财富,如何才能以一种更加安全的方式传递下去,却不具备充分的经验。

而事实上,这些富豪们的第一轮财富传承已经悄然拉开帷幕。比如李嘉诚和其子李泽钜、李泽楷,鲁冠球和其子鲁伟鼎,尹明善和其子尹喜地,茅理翔和其子茅忠群等等。虽然这并不能意味着第一代创富者就会在短期内退出历史舞台,但这种权力和财富的交接班,势必会带来企业战略、文化上的调整。“皇权下的阴影”也好,“君主立宪”也好,所受教育和经历完全不同的两代人之间,关系多多少少会变得微妙起来——权力的让渡,相互间的妥协以及高层之间的适应,都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完成。这也注定了家族传承决不可能一气呵成。

尤其是在东方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血缘关系变得不可忽视。这就如同日本式的长子继承制,以“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方法培养财富传人成为不可回避。几乎没有人会否认这种关系对于财富传承中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因此,这些创富者们更加重视的是如何调整自己的下一代,以及传递给下一代怎样的素质,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这也是创业一代绕不过的一道坎。

而那些继承者,他们所必须同时面对的是家族和市场。与家族第一代创业者不同的是,他们一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有过在国际大公司从业的经验。这些经历注定了他们对家族创业者充满着批判精神。尤其在尚未彻底继承家族生意的时候,理念上的冲突和境地的尴尬将不可避免。一方面,他们必须立足于家族传奇般的历史;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实践自己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这种隔阂与冲突很难判定对错。美国人斯瓦斯教授曾经说过:“老一代创业者总以为公司的成功是自己正确领导的结果,却没有意识到每经过一次权力交接,就需要做一次战略上的调整。他们只想让子女照着自己的方针行事,以为从此可以万事大吉。”这似乎可以理解为对前辈们的一种委婉批评。

至于财富二代,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过于优越,并与普通孩子隔绝的环境中,他们接受了更多前沿化的学习,性格浪漫,经受的磨砺往往十分有限,因此在经营和管理一个企业的时候,所具有的更多的是知识优势,缺乏的是前辈们的坚毅与耐心。而两者的结合,却没有更好的途径可寻。

因此,两权分离开始被一些本土的福布斯富豪们引进。随着一代又一代继承者的接棒,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也日渐深入人心。“家族利益最大化”最终将使企业的经营控制权理性地交出,但这决不意味着一种放弃。

美国著名跨国公司摩托罗拉自1928年创办以来,一直由家族成员经管。2003年底传出桑德尔将正式接替高尔文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消息后,摩托罗拉公司股价大幅飙升。《商业周刊》评论认为,摩托罗拉需要进行一场革命,因为根深蒂固的家族传统,已使摩托罗拉失去了敏锐的商业洞察力,高尔文已经无法继续带领他祖父创立的公司开辟更辉煌的未来。作为摩托罗拉历史上第一个“外来方丈”的桑德尔,已有25年以上的从业经历,在他担任升阳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期间,该公司的年收入曾突破180亿美元,在电脑服务器销售领域居全球首位。

也许这是趋势,一种引领全球家族企业发展方向的大趋势。

而财富的每一次再度创造和安全传递,都包含在每一次的决策,每一次的取舍之间。洞穿创富者的财富智慧以及人生智慧,在每一次财富或人牛的取舍之间能够作出正确的抉择,正是我们开始创富历程时所必须的。2005年4月7日

后记

一位福布斯富豪说:“没有财富是可耻的。”  这样的话,若在27年前说出是危险的。1978年是一个界线,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年太重要了。因为,从那时起,作为每一个个体的中国人,才开始对财富渐渐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财富观念。  在今天,我们更是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财富。可是,今天的财富隐匿在什么地方呢?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止一次地感受到,财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身边住的房子、使用的某种商品抑或代工的某项工具可能就是财富的载体,而巨额财富的诞生也不过是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之内,出身不同的财富缔造者投出的一个正确的赌注。  然而,怎样的选择才会是正确的呢?  很多人都曾义无反顾地尝试过,很多人也曾在岸边探寻过。结果,和任何事物一样,成就财富,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我们能够发现的是一种规律或法则。这决不是纯粹意义的哲学问题。  我们要探寻的,正是一种创造财富的精神,一种创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和因素。它也许是知识,也许是智慧,也许是坚毅,也许是信念,还可能是一种冒险精神……但不管怎样,他们身上都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东西。一种融合了冒险意志与承担风险勇气的能力。在这本书中,我们就是试图把这样的特质在你们面前剥开,赤裸裸地展现给你,以便对你的创富之路和人生规划有所启迪。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多个场合声称,在他的身后,其财产的95%都将捐助给社会,只留下5%作为下一代创业的基金。虽然盖茨的那“5%”已经是个不得了的数字了,但他的理念却已经告诉了我们,他对于财富和人生的认识。  许多福布斯富豪都与盖茨有着共同的认识。他们都认为,传承给下一代的,不仅仅应该是财产,更应该是财富。这里的财富更多的是指一种创造财富价值的精神和智慧。这也是本书为什么没有过多地探究财产的传承,而是更多地关注家族基业传承的重要原因。  让我们一起站在财富的山峰上,以平视的目光探索财富的缔造过程,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细细地打量福布斯富豪们的生活以及与富豪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  最后,要特别感谢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楼贤俊先生,副总编辑张建江、寿勤泽先生对本书的关心与支持。  特别感谢著名的经济学家钟朋荣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  要特别感谢的还有徐敏律师,他担任了本书的法律顾问。和他的相识时间不是很久,却是一个一见如故的朋友。  本书汲取和引用了许多学者、专家、企业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有的注明了出处,还有的未及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瞿 刚  2005年3月于杭州京都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取舍--福布斯富豪的传承法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瞿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30185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5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1
16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9: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