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杭州的山/杭州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杭州西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城,西湖的美和环绕西湖的青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西湖周边葱茏苍翠的群山,就没有西湖的美。杭州的山和西湖相得益彰,却是任何其他的山都无法比拟的。本书不仅写出了杭州众多山的地理位置,还清楚地交代了如何上这些山的线路,旨在让人们了解杭州的山,喜欢杭州的山,亲近杭州的山,同时也寄托了对杭州山林的钟情和热爱。

目录

序言

综述

吴山、紫阳山、云居山/1

孤山/27

宝石山/41

葛岭/48

栖霞岭/52

万松岭、孔家山/57

九华山/62

凤凰山/66

栖云山/72

金家山、包家山、乌龟山/73

白塔岭/74

将台山/76

慈云岭/78

玉皇山/83

九曜山/96

南屏山/96

夕照山、苏家山/102

虎跑山、大慈山、虎跑后山(贵人峰)/109

月轮山/117

马儿山/126

马鞍山/127

理安山/128

杨梅岭/132

九溪十八涧、八觉山、屏风山、大华山/133

五云山、万林背山/139

云栖坞/144

梅家坞/151

百子尖、桃桂山、石壁山/153

郎当岭(十里郎当)/154

大岗古道、竹竿山、严家山、丁家山/157

满觉陇/158

烟霞岭/164

南高峰/170

翁家山/174

风篁岭/175

狮子山/182

三台山、五老峰/186

大麦岭、小麦岭/190

乌龟潭坟山、眠牛山/191

丁家山/192

仁寿山、马岭山/197

玉泉山/200

灵峰山/202

老和山/204

秦亭山/205

将军山、美女山/206

桃源岭/207

瑞云山、状元峰、锅子顶/209

北高峰/211

法华山及西溪诸山坞/220

美人峰/221

龙门山/222

石人岭/223

飞来峰/225

天竺山/232

天喜山/241

棋盘山/243

天马山、月桂峰/244

吉庆山、鸡笼山/245

小和山/248

午潮山/250

龙坞龙门山/251

黄山大岭、大清谷/253

定山、浮山/254

灵山/255

皋亭山、黄鹤山、半山/260

超山/267

径山/276

西山/283

北干山/286

城山/288

山上的路/290

登山路线/292

后记/297

试读章节

青衣洞、青衣泉

青衣洞在十二生肖石景区下,有数步石阶可通,洞中有泉,泉以洞名。旧志称昔时,有人偶行至洞口,见有一面目清秀的青衣童子,上前问话,童子不答,返身入洞,久久不见出来。进洞探看时,忽闻洞中风雨声大作,惊悚而出。后世逐以青衣为洞名。洞口石壁,今尚存唐开成元年(836)南岳道士邢令闻、钱塘县令钱华、道士诸葛鉴八分书题名,这也是杭城年代最早的石刻之一,字迹清秀工整,依稀可见唐代书法精神。南宋权臣韩侂胄赐第宝莲山下,曾建有阅古堂,砌玛瑙为池,引青衣泉水注入,名阅古泉。陆游曾为作《阅古泉记》,文中以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昔日吴山胜景。阮公祠

因青衣洞的灵异传说,唐代有道士韩道古于此结茅修行。元大德年问(1297~1307),嗣汉天师冉无为在昔日韩道古结庵处建三清宝阁,道家广微子曾书“青衣洞天吴山福地十方大重阳庵”十四字于石壁。明洪武间,立为道教全真(派)丛林,名重阳庵。清光绪间,改建为阮公祠,祀清浙江巡抚阮元。阮元(1766~1849),字伯元,号枝台,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金石学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曾任浙江学政、巡抚多年。在杭其问,创建书院(诂经精舍),疏浚西湖(阮公墩由此而来),修筑海塘,于杭州颇多建树。近期将重修阮公祠。石观音阁

由阮公祠而下,不数步远的一处古建筑为石观音阁。石观音阁约建于清乾隆时,现仍保持基本格局,阁内有一尊石刻的观音坐像。在阮公祠景区的规划中,石观音阁大修后将以“精舍”的形式出现。弥勒佛

石观音阁旁有凿于民国时的弥勒佛一尊,体量较大。弥勒袒胸露腹,一手倚结口布袋,一手攥数珠,可惜此佛像头部在文革时遭毁损。这是较为少见的民国时期石刻造像。P18-19

序言

杭州是座风景秀丽的城市,杭州的美丽离不开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千古绝唱的诗句把西湖的美比喻得淋漓尽致。西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城,西湖的美和环绕西湖的青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西湖周边葱茏苍翠的群山,就没有西湖的美。无论是湖中的孤山,伸人市区的吴山、宝石山,南宋皇城中心的凤凰山,还是玉皇山、五云山、天竺山、虎跑山等等、等等,无不都是林泉秀美,洞壑幽深。要说山高峻险,奇峰怪石,杭州的山比不上黄山、庐山、泰山、华山,但杭州的山和西湖相得益彰,却是任何其他的山都无法比拟的。

杭州的山除了大自然的美以外,更有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当我们在群山中攀登时,仿佛穿行在历史的长河中。杭州建城2200多年,在杭州的群山中也记载着这2200多年的历史。从秦始皇到康熙、乾隆,从岳飞到于谦、林则徐,从自居易、苏东坡到龚自珍、吴昌硕,从孙中山到秋瑾、章太炎等等,在杭州的群山中都能找到他们的遗迹。当我们在登山途中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仔细辨认和欣赏那些古老的摩崖石刻、造像碑文时,我们会感到千年的历史就在眼前。这些中华民族文明昌盛的记载让我们感叹不已,浮想联翩。

杭州的群山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几千年来千千万万人精心保护的结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大规模的绿化和长期的封山育林,杭州的群山更加郁郁葱葱。无论你站在何处,也无论是春、夏、秋、冬,放眼四望,杭州的山没有裸露的山崖和荒地,始终是那么青春长在,充满生机。这几十万亩山林,涵养水源,洁静空气,阻挡风沙,为杭州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呵护着几百万杭州人民,还出产了闻名遐尔的龙井茶。这是多么重要和宝贵的资源与财富啊!

我和许多朋友一样喜欢登山,登山既能强健体魄,又能陶冶情操、宽广胸怀。当我们离开喧嚣的城市,沿着古朴的山道向上攀登时,沁人的山风习习吹来,便会感到格外的惬意和愉快;当我们沿着平缓的山岗漫步,望着那满山遍野的烂漫山花和翠竹苍松,心情又是何等的舒畅和欢悦;当我们登上山顶,远眺群山叠翠、连绵起伏如万倾波涛的山峦,心胸会感到无比的宽广;当我们坐在山岩上休息,看着那碧波荡漾的西子湖,那大江东去的钱塘江水,那繁华似锦、日新月异的城市,心中又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因此我们要为杭州的山写下一点文字,让人们了解杭州的山,喜欢杭州的山,亲近杭州的山,也寄托我们对杭州山林的钟情和热爱。

朋友们,到山上去吧,色彩斑斓、层林尽染的群山正在向我们招手。

马时雍

2002年秋于仁寿山居

后记

杭州湖山俱美,其山之美,不逊其水。

2002年春,在马时雍同志倡导下,几位爱山的朋友商议,把杭州群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献给广大读者。

全书由马时雍、李子荣、孙跃总纂,陆均、沈立新对大部分书稿进行分纂,高小辉负责山路图的绘制工作。

西湖风景区各山的撰稿人为:市园文局陆均、俞宸亭、倪志华、张子华、丁红、沈立新(岳庙管理处)、沈立新(植物园)、王丽雅、朱晓峰、丁福昌,其他各山的撰稿人为单金发(定山、龙门山)、金永炎(小和山、午潮山)、宋驰德(灵山)、朱淼水(西山、北干山、城山,照片由董光中提供)、李雪华(超山,照片由桂国栋提供)、屠再华(径山,照片由桂国栋提供)、朱宝华(皋亭山、黄鹤山)。其他文稿由主编撰写,张帆、谭坤龙参加了制图,童银法、王玉宝等同志对山路图进行审核。

在此书编写过程中,杭州市园文局及各管理处,西湖区、江干区、萧山区、余杭区政协的同志给予了帮助,有许多热心人提供了照片;稿齐之后,杭州出版社全力编辑,迅速将书付梓。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为了便于读者登山,本书附有山径图,各种资料中对山的高度的表述不一,本书附图采用了最近的资料,供登山者参考。

由于时间关系,本书只写了杭州城区的山,各县(市)的山将编写出版《杭州的山》续集。因学识所限,本书的不足之处一定不少,真诚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仁者乐山。登杭州之山,其乐无穷。使更多的人知杭州之山、爱杭州之山、登杭州之山,这就是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

孙 跃

2002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杭州的山/杭州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时雍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334645
开本 32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3-01-01
首版时间 2003-01-01
印刷时间 200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