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三种生存(王志纲社会经济观察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作者“第三种生存下的第三种眼光”,解密中国企业家的生存智慧,评说现代商帮的前世今生,揭示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感悟文人下海与狼共舞的博弈之道,纵论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区域走势,阐述城市经营最前沿的实践与思考,总结中国地产15年的风云变幻,以及中国传媒业的时代变局等等。继10年前风靡神州的《谋事在人》之后,这本涵盖了王志纲下海10年诸多感悟的新著,似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经济万花筒——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的切身观察与思考,也可以看作是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幅历史画卷和人文生态图,亦不难从中揣摩到在这个纷繁庞杂的时代里,如何更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与奥秘。

内容推荐

作者为著名策划人、经济战略专家、社会观察家。1994年成为独立策划人,探索中国特色的顾问咨询之路,其策划实践和理论被誉为中国策划界的典范。他先后主持策划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项目策划和城市、区域发展战略策划。本书是作者对涉及企业家、商帮、文人、区域、城市,以及地产等诸多领域的观察与思考,针砭时弊、直抒胸臆。本书的精到之处是从四大板块(解读老板,杂议文人,剖析发展、指点媒体),并在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微观)上立论和透视,真可谓是"孙悟空"跳上云端看世界,"马王爷"三只眼睛察事物,高瞻远瞩,视角独特。这种第三种生存下来的第三种眼光,表达出一个知识分子特立而不独行、同流而不合污、超然而不乖张的声音。

目录

老板真相

老板真相/003

别把老板当“人”/004

怎样认识老板_/011

中国的老板是如何炼成的/014

中国的富豪榜怎么成了杀猪榜/028

中国亿万富翁的进化之路/032

老板VS职业经理人/042

与狼共舞/053

我与老板合作的原则/053

什么样的老板我们绝对不合作/072

寻找“转世灵童”/074

如何与老板沟通/079

我们是丙方/084

大泽龙蛇——我看中国企业家/090

中国企业家画像/091

企业家生存法则/093

时势造英雄/110

解读商帮

解读商帮/ll7

上篇:商帮,一个历史的范畴/117

晋商与徽商的崛起/1l8

晋商和徽商:商品经济的侏儒/1 20

亦商亦盗的粤商和浙商/122

中篇:现代商帮的复兴/123

今日最生猛的商帮:粤商和浙商/124

为什么浙商愈战愈勇/1 3l

下篇:商帮的宿命/137

八问粤商/141

一问粤商:你为何难成“常青树”?/143

二问粤商:为什么只有“广东经济”

而没有“广东人经济”?/145

三问粤商:广东的商品集散平台

为什么总是“长不大”?/147

四问粤商:为何企业不愿意上市?/148

五问粤商:为什么广东企业

在气势上输人一筹?/149

六问粤商:你的商会为什么总成摆设?/150

七问粤商:为何广东本土企业家渐渐隐退?/154

八问粤商:你为什么放弃领跑全国?/156

忠告浙商/169

文人杂议

经济学家一瞥/1 79

一场热闹的假面舞会

——我看“郎顾之争”/184

我看“余秋雨现象”/189

区域走势

两个巨人的角逐

——我看“长三角”与“珠三角”/197

大上海:繁荣背后的隐忧/199

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风生水起/21l

文化、机遇、抉择及粤港一体化

——王志纲眼中的广东25年/224

广东人与广东文化/225

邓小平为什么要选择广东/228

广东25年来的发展历程/230

粤港经济一体化的复杂性/233

香港角色的变迁/235

大势所趋,先易后难/237

城市经营

中国城市大洗牌

——关于城市经营的思考/243

经营城市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命题/243

中国未来的城市格局将“三分天下”/245

火锅理论与腾笼换鸟/247

城市定位是经营城市的基本前提/250

市长要从船老大变为船长/252

中国城市群落谁主沉浮

——两个三角洲的较量/256

中国这个经济巨人必须要有两条腿,

 独腿将军是站不稳的/258

“珠三角”城市群的“无为而治”和

 “长三角”城市群的“有形的手”/261

经营城市:先治坡还是先治窝/266

广东还能为中国贡献什么/269

地产风云

我看中国地产15年/275

上篇:潮起潮落/276

中篇:黄金时代/280

下篇:继往开来/286

十字路口的中国城市化与房地产/295

大洗牌来了/295

三个非常重要的拐点/297

留给后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298

前大盘时代走向终结/299

房地产的非常规武器/301

地产业的新机会/302

媒体变局

大时代,大新闻

——我看中国新闻20年/309

海、陆、空三栖动物的特殊视角/309

三个阶段,三个主角/310

时代造就媒体/315

《广州日报》现象/316

办报的三种境界/319

整合为王/321

跋/327

试读章节

经常有人问我,老板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的回答是:别把老板当“人”,他们是~群特殊的“动物”。

当然,这一评判没有对中国的老板群落进行道德批判的企图,我也不喜欢用非黑即红的方式去分析老板,我所感兴趣的仅仅是他们独特的生存环境以及在这种复杂、险恶的环境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生存智慧与生存技能。

  2003年7月,应成都市政府的邀请,我们前往成都做大成都城市发展战略策划,因为这个缘故去了一趟峨嵋山。听当地的导游讲,由于政府的保护政策,目前峨嵋山的猴群队伍急剧膨胀,已由一支变成了五群,各群皆由其猴王统领。行进在山中,我们突然看到一只体格健壮的公猴独自躲在一个角落,落落寡欢,满脸悲戚,浑身伤痕累累,走路也一瘸一拐。同行中有好奇者,向导游询问其故。导游讲:“此乃失势的猴王。猴王的地位既不是钦定的,也不是世袭的,更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靠竞争获得的。任何一只公猴如果自认为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就可以鼓足勇气向现任的猴王挑战。这种猴王争夺战往往异常惨烈而残酷,但又是十分公平的——不相信眼泪,只凭借实力!”

有人问:“猴王争夺战,争的是什么?”导游笑了笑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社会是这样,猴的群体也是如此。获胜的猴子一旦称王,在猴群中便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取得了与此地位相应的特权,比如所有好吃、好玩的东西,要先进贡给它;所有的母猴理论上都成为它的‘后宫’,它有优先交配权。”

原来如此。听完猴王争夺的故事,我兴趣盎然地与新猴王照了一张相,很多年前我曾来过峨嵋山,当时也在路上碰见过这群猕猴,不知这只新猴王是不是当年的其中一只小猕猴?看着眼前的猴群,我脑海里突然产生了一串奇特的联想,想到了商海中搏杀的老板们……

记得有人曾经打过这样的比方: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是狮子,它们因应环境的变化而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是豹子,而那些在“腥风血雨”中厮杀出来的本土公司就是土狼,rags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TCL的李东生就是这些土狼中的杰出代表。

什么是土狼?看过《狮子王》的人大概对它们早有深刻印象——它们既无狮子的威猛、老虎的凶悍、猎豹的速度,也无苍鹰的利爪、毒蛇的牙齿,但是它们却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对成功、对出人头地的强烈渴望。它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修炼出对危险和机会特殊的直觉。它们体格强健,四处奔跑,永不疲倦。它们嗅觉敏锐,行动快捷,能够巧妙地避开陷阱,迅猛地抓住猎物。它们熟悉每一种利益格局,懂得在灰色领域如何灵活自如地穿行。它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永不言败,往往屡败屡战。这些都是中国的土狼们能够用三流的技术抢占一流市场、取得一流成就的根本原因。

土狼?!的确,对于中国的老板阶层来说,这一形容足够传神的了。但是,中国的老板阶层太复杂了,看中国的老板们,恐怕还得多角度扫描。

首先,老板们个个都有一双铜钱做的眼睛。也就是说,构建其心智模式的决定性因素是对利润的追求。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基础、框架是其独特的心智模式,有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正是从这个意义来说,老板们都是经济动物。一个称职的老板,他所见所闻所知的任何东西,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历史、文化,甚至人们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奇谈怪论都可以通过其心智模式、敏锐眼光转化成商机、转化成利润。

追逐利润,创造价值既是企业的使命,也是老板的天职。……P3-5

序言

这是一个传奇的时代,这是一个变化莫测的时代。这个时代能使人变成神,也能使人变成鬼。我庆幸自己生于这个时代。

回首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10多年的社会变迁,知识分子下海,可以说是这段风起云涌、潮涨潮落的岁月中情节最为精彩、最富有戏剧性、也是最耐人寻味的时代乐章之一了。曾几何时,无数昨天还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的知识分子们受时代的感召,纷纷逃离体制的牢笼,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而我也作为其中的一员,经过10年的市场洗礼和江湖历练,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野生动物,一个在很多人眼里难以形容和概括的不明飞行物。市场经济彻底改变了中国文人几千年来的宿命。在封建专制体制下,自古华山一条路——“学而优则仕”,但在官本位的社会结构中,真正能够走通这条路的却往往只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一旦读书人求仕失败之后,只能靠内省、靠修炼、靠独善其身来解脱自己。这就决定了无论文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只是一种依附阶层、一种官僚体制的点缀,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使是放浪形骸如李白这样的人物,一旦听到天子的召唤,也不禁流露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兴奋和迫切之情。

终于一夜之间,市场经济的浪潮撞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文化连同知识分子的命运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转折、大解脱。值此数千年一遇之变局,知识分子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命运了,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学识,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生存方式了。然而,知识分子下海谈何容易?胜者为王败者寇是市场经济的通行法则。在这冷冰冰的法则之下,有的知识分子在与市场的博弈中充分释放了自己的潜能,逐渐从羊进化为狼,但同时也比狼更凶猛,更残酷,比商人更商人;有的人则“狗群里学狼叫”,把自己从“绅士”彻底变成了“流氓”;有的人则由于水性欠佳,铩羽而归;还有的人则呛了几口水之后爬上岸来,开始用纯粹批判现实主义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

于是,我们不可避免地看到,当压抑了几千年的知识分子们一夜之间获得了多重选择的自由和机会时,当他们开始从圈养动物向野生动物进化的时候,当他们终于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可以挺起腰杆子做人的时候,知识分子所与生俱来的品质和光芒也被残酷的现实消磨殆尽,往日的精神家园大多成了一个美好的记忆,一个似曾相识的灵魂的倒影。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悖论。知识分子下海,要生存首先要学会与狼共舞,而只有敢于进入狼群,被市场接纳,才能学会与狼共舞,也只有善于与狼共舞,才能在市场中兑现知识和智慧的价值,但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又难免被狼群所同化。

那么,知识分子到底有没有可能走出一条既财智双赢,而又不扭曲自身人格的路径呢?

从下海第一天起,我就试图探寻和破解知识分子的市场化生存之道,在几乎无时无刻不与市场的力量博弈、与企业家过招、与政府官员对话之时,我也始终在思考和求证着这样的命题:知识到底有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可能?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是否存在?更重要的是,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财富高”的滚滚红尘中,文化人能否获取一种独立生存、独立思考、并发出独立声音的自信和尊严?

尽管这看起来有点堂吉诃德式的自不量力,但我坚持了,而且走出来了。回首下海10年路,我越来越感觉到,这条路不仅有,而且还是一条有着广阔空间的康庄大道。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我始终在努力探索一种外圆内方的生存之道,不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狼,而要保持羊的本性,保持羊的善良、淳朴和超然。或许是天意,属羊的我也许命中注定是一只羊,一只披着狼皮的羊。  有一点与大多数下海的知识分子不同的是,10年来,我和一支追随我的团队始终处于卖方市场。作为中国顾问咨询业的一分子,我们既有着对中国国情和宏观走势的深刻把握,又有着对企业和市场近乎刻骨铭心的熟悉与感悟,还有着对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的独特理解和整合方式,并且不断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了“引领市场潮流,享受冲浪乐趣”。

正是因为独特的方法论、自信、丰富的积累和日复一日的市场磨练,在市场的博弈中我才始终能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独立的视角、甚至是个性化的表述方式。因此,在给不断成长的中国企业家和日趋成熟的政府官员们提供咨询的过程中,我喜欢把我们的角色戏称为“丙方”,而不是乙方。首先要感谢这个时代,为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提供了第三种生存的机会和可能,即一种既不依附于达官显贵,也不依附于财富阶层,而是与前两种力量平等互动、平起平坐的生存方式。我深信,只有保持第三种生存,才可能对人对事持有第三种眼光,只有第三种眼光,才能见人所未见,无所顾忌地表达出“丙方”的观点。

正如读者在本书中将看到的涉及企业家、商帮、文人、区域、城市,以及地产等诸多领域的观察与思考,我之所以敢于针砭时弊、直抒胸臆,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超人的才华,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的超脱,因为我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丙方”,也正是这种第三种生存下的第三种眼光,才可能表达出一个知识分子特立而不独行、同流而不合污、超然而不乖张的声音。

我想,本书的阅读价值恐怕莫过于此吧。

王志纲

2004年岁末于深圳

后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思想库,是我和我的团队10年来一贯坚持的追求和目标;而对于一个靠知识和智慧谋事、立世的人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比思想的沉淀和传播更宝贵、更令人感到满足的了。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工作室本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在波诡云谲的市场前沿一次次冲浪之际,“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平时半干半稀”,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向社会做一次精神成果的梳理和总结。

值得欣慰的是,迄今为止工作室已出版了10本专著,内容涉及策划、地产、城市、企业家等诸多社会经济领域,虽然大多不事雕琢,但因其原创、鲜活和真实,而与许多读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书的创作也凝结着工作室员工的汗水,吴世红、黄昌之、屈波做了大量的文字整理和编辑工作。此外,也对长期以来支持工作室出版事业的刘昕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王志刚

2005年初于深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三种生存(王志纲社会经济观察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志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025310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2-01
首版时间 2005-02-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8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1: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