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编著的《中国早期油画史》通过大量翔实而生动的史实,对中国早期油画进行深入而系统的专史研究,在此过程中,调整美术史研究观念和方法,提出核心观点:“画法参照”、“材料引有”笔“样式移植”是近代西画东渐中国的重要模式——以此梳理和揭示“欧西绘画流入中土”的历史本相及其规律。
图书 | 中国早期油画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超编著的《中国早期油画史》通过大量翔实而生动的史实,对中国早期油画进行深入而系统的专史研究,在此过程中,调整美术史研究观念和方法,提出核心观点:“画法参照”、“材料引有”笔“样式移植”是近代西画东渐中国的重要模式——以此梳理和揭示“欧西绘画流入中土”的历史本相及其规律。 内容推荐 中国早期油画是明清之际西画东渐的一种典型现象。本著通过大量翔实而生动的史实,对中国早期油画进行深入而系统的专史研究,在此过程中,调整美术史研究观念和方法,提出核心观点:“画法参照”、“材料引有”笔“样式移植”是近代西画东渐中国的重要模式——以此梳理和揭示“欧西绘画流入中土”的历史本相及其规律。由于中国早期油画是时至今日依然在进行之中的西画东渐过程的一个段落和篇章,因此,《中国早期油画史》研究将在有关历史梳理的基础上,温故而知新,进一步引发有关中国油画本土化的思考和阐述,形成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中国早期油画史》(作者:李超)是以“中国早期油画史”为题的专史性学术著作。本著的序论部分(序篇),重点论述与西画东渐相关的前期研究,中国早期油画的历史研究文本和近代西车东渐的文化价值。本论部分(上篇、中篇、下篇),以“画法参照”、“材料引用”和“样式移植”的相关内容为核心,以此构成本文论述的基本框架,相应形成了上、中、下三篇的基本内涵。分别以东方清宫油画、南方口岸外销油画和东部上海土山弯画馆油画为三个主要论述焦点,并涉及西画东渐在中国民间的多种“暗流”现象、近代中国西画观的演变和中国早期油画的几种独特形态等问题。结论部分(续论),重点阐述中国油画本土化的现实思考。附录部分包括:“大事记”、“人名录”、“参考书目”、“文献选录”和“附图”。全著文字共计60万字,文字配图189幅,附图计43幅。 目录 序言 序篇 第一章 隐秘的美术史 第一节 东西迷岁月——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明清之际西画东渐——一个被“忽视”的课题 第三节 逝者如斯——中国早期油画的历史研究文本 第二章 “西画东渐”论 第一节 关注东亚——西画东渐的文化情境和历史参照 第二节 中土何“流”——关于西画东渐研究的观念拓展 第三节 近代西画东渐的重要模式——画法参照、材料引用和样式移植 上篇画法参照 篇首语 第一章 泰西之法 第一节 圣像的“光环”——明清之际圣像画与明暗法 第二节 利玛窦之谜——与利玛窦相关的画法问题 第三节 “画西来原图”——西画画法的潜在影响 第二章 北方焦点:清宫古格 第一节 视学精蕴——透视法的宫廷择取 。 第二节 郎世宁和王致诚——清宫油画的画法之变 第三节 “海西法”滥觞——明暗法、透视法的双重渐变 第三章 民间路线 第一节 忆江南——西画东渐暗流之一 第二节 写真之流——西画明暗法的民间试验 第三节 线法之风——西画透视法的民间试验 第四章 持久的对话 第一节 采“逼真”而讥“匠气”——近代中国西画观之一 第二节 自然的两种表情——中西画法的两种知识学背景 第三节 虚实的错位——画法参照实践的可能性 结语泛油画:中国早期油画形态之一 中篇材料引用 篇首语 第一章 西国丹青志 第一节 泰西绘具别传法——清宫西画的材料适用 第二节 奇器之巧——西画底材的早期引用 第三节 五彩油画——西画颜料的早期引用 第二章 南方焦点:十三行外销 第一节 chinoiSerie情结——中国趣味的产品化 第二节 钱纳利和林呱——外销油画的材料之变 第三节 智慧的机器——外销画家的工作“秘方” 第三章 中国“图解” 第一节 粤海风——西画东渐暗流之二 第二节 南船北马——西画语言和明清图像 第三节 开埠绘画——中国近代风景油画的启示 第四章 奇异的组合 第一节 绘真传影用油画——近代中国西画观之二 第二节 油彩的两种语言——中西绘画材料不同的研究视角 第三节 图式的调整——材料引用的实践可能性 结语准油画:中国早期油画形态之二 下篇样式移植 篇首语 第一章 架上的洋务 第一节 纳慎阿尔毕觉尔嘎剌里——出使西方的西画考察 第二节 图画格致——新式学堂的图画学习 第三节 清国人志于洋画——晚清留学生的油画学习 第二章 东部焦点:土山湾传习 第一节 新圣像——晚清传教士美术补遗 第二节 马义谷和刘德斋——土山湾画馆油画的样式之变 第三节 沉没的摇篮——土山湾画馆的西画效应 第三章 洋画时尚 第一节 外海派——西画东渐暗流之三 第二节 幻影之观——新兴视觉样式的兴起 第三节 洋画纷纭笔墨拟——近代世俗文化的流行格局 第四章 艰难的觉醒 第一节 写实是一种新文化——近代中国“西画观”之三 第二节 洋画的两种教育——临画法和写生法的文化选择 第三节 习作的季节 ——样式移植实践的可能性 结语前中国油画:中国早期油画形态之三 续论向融合主义致敬——关于中国油画本土化的思考 附录 大事记人名录参考书目文献选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早期油画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294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0 |
出版时间 | 2004-12-01 |
首版时间 | 2004-12-01 |
印刷时间 | 200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3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6 |
宽 | 180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