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前车之鉴--新中国民航飞行安全回顾与思考
内容
编辑推荐

民航是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部门,它的安全关系到民航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声誉,本书由此编著,全书细数民航历年重要事故,分析了事故产生原因,并从中归纳出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作为我国民航工作者今后工作的借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飞行安全是中国民航永恒的主题/1

二、飞行安全概说/ 3

三、飞行事故等级的标准/ 4

四、飞行安全水平的指标/7

第二章历史回顾

第一节世界民航飞行安全概况/ 9

第二节 旧中国民航飞行安全概况/17

第三节新中国民航飞行安全概况/ 21

一、第一阶段 1949一1957 / 22

二、第二阶段 1958-1965 / 26

三、第三阶段 1966__1978 /31

四、第四阶段 19r79_1999 /36

第三章统计分析

第一节飞行事故的总体规律/45

一、长期趋势--事故率下降,事故次数上升/46

二、中期趋势--存在三个事故高峰期/ 49

三、短期趋势--安全管理时紧时松,安全形势时好时坏/ 55

 第二节运输飞行事故的统计和分析/56

一、运输飞行事故的总体情况/56

二、运输飞行事故主要特征的统计分析/58

 第三节通用飞行事故的统计和分析/69

一、通用飞行事故的总体情况/69

二、通用飞行事故主要特征的统计分析/70

第四节重要事故类型特点和发生原因分析/75

一、航空器在可控情况下坠地、撞山或坠入水中的飞行事故/76

二、航空器因失控而发生的飞行事故/80

三、恶劣气象条件导致的飞行事故/82

四、机械故障导致的飞行事故/ 84

第四章经验教训

 第一节飞行安全管理/92

一、民航管理体制变革与飞行事故高发的关系/93

二、航空器运行控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107

三、人机比例与飞行安全/116

四、航空器的运行法规与飞行安全/122

五、航空器的运行信息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129

 第二节人的因素/134

一、安全文化与飞行安全/ 135

二、机长素质与飞行安全/145

三、机组建设与飞行安全/152

四、复杂天气条件下飞行员进近着陆的心理因素分析/157

五、机长的天气标准、年龄、飞行时间与飞行事故的关系/162

六、正确处理飞行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169

 第三节航空器及有关设备/173

一、航空器故障和缺陷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174

二、航空器油料系统与飞行安全/180

三、航空器客舱安全管理对飞行安全的影响/184

四、航空器科技进步与相关软硬件不同步影响飞行安全的教训/ 189

五、民用直升机飞行事故的教训/193

 第四节飞行环境/ 204

一、民航安全生产环境整体系统功能削弱影响飞行安全的教训/ 205

二、两机相撞的特点及其教训/ 211

三、机场条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219

四、陆空通话用语与飞行安全/ 224

五、复杂气象对飞行安全的影响/228

六、结语/233

第五章展望未来

 第一节二十一世纪民用航空飞行安全的主要特征/237

一、以人为中心的自动化系统/237

二、降低事故率的紧迫任务/240

三、系统安全/241

四、人素科学/248

五、运行质量管理/252

六、携手合作,共创安全/254

 第二节二十一世纪中国民航面临的飞行安全挑战/ 255

一、民航规模快速发展对飞行安全挑战/255

二、民航技术飞速进步对飞行安全的挑战/257

三、民航体制变革对飞行安全的挑战/ 262

 第三节二十一世纪中国民航的飞行安全管理对策/264

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265

二、完善规章,厉行法制/274

三、强化安全监察,前移安全关口/279

四、改革培训,造就宏大科技队伍/282

五、加强安全教育,建设安全文化/287

六、抓好科研,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290

附录

飞行事故简表及基本原因分析/295

一、运输航空飞行事故简表及基本原因分析/295

二、通用航空飞行事故简表及基本原因分析/334

参考文献

序言

在我们热烈庆祝新中国民航事业开创50周年之际, 《前车之鉴》一书出版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值得祝贺。

民航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部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又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确保安全,不仅关系到民航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声誉,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新中国民航事业诞生之日起,党中央、国务院就非常重视 民航的安全工作。1957年10月5日,周恩来同志在关于 中缅航线通航一周年总结报告上批示:"保证安全第一, 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74年11月28日,邓 小平同志在民航执行专机任务的报告上批示:"民航领导人应亲自检查,保证安全,过去民航马虎松懈的事不少,值得警惕"。1994年10月1日,江泽民同志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行总队安全飞行40周年题词:"保证飞 行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 务。"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始终如一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中国民航一贯十分重视安全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 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社会环境和 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民航广大干部职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不动摇,狠抓安全工作不放松,不断探索安全工作的规律,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 整的符合我国民航实际、行之有效的航空安全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全行业的安全水平不断提 高。尤其是近几年,在我国航空运输量迅猛增长、机队扩大、机型更新、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比较好的安全形势,飞行事故率处于世界民航的较低水 平。这是十七万民航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可谓来之不易。然而,我们在成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国民航的安全基础还不够牢固,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松懈和动摇。

  飞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工作,飞行安全有其自身的规律。确保飞行安全,必须不断地认识和掌握这些 规律,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安全飞行的能力和水平,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从我国民航五十年来发生的飞 行事故来看,基本上都是违背规律、忽视规章制度所 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挫折和失败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转化为好事,关键是要善于总结,汲取教训。这本书收集、整理了五十年来中国民航发生的飞行事故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原因,研究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了对策。这些以血的代价换来的教训,给人以警醒,以启迪。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会对我们认识和掌握飞行安全规律,进一步做好飞行安全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安全工作无止境。确保安全是维系民航发的基础,是民航工作的生命线。在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我们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总结五十年来的经验教训,锲而不舍,努力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为21世纪中国民航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民航总局局长  刘剑锋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前车之鉴--新中国民航飞行安全回顾与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柏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103666
开本 32开
页数 4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1999-11-01
首版时间 1999-11-01
印刷时间 200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562.6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