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澜沧江怒江传/大江大河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江河是人类的母亲,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和古老的文化。一条河流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部鲜活的历史。本书以澜沧江和怒江为主人公,展示了江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历史的久远、思想的深邃、江河的魅力,表现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绝对精彩,值得一看。

内容推荐

  澜沧江、怒江,我国西南大地上两条北南流向的大江,以其不同凡响的独特个性和独具的魅力,用自己流淌不绝的江水,浇灌着流域的土地,滋润着众多的生命物种,抚育着两岸的儿女,开创着无可替代的历史,汇集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精神,并为中国和东南亚的国际合作开辟了黄金水道。  作者多次走进两江流域,以笔做拐杖,从源头一路走来,不但走过两江的山川自然,而且走进两江的社会历史、文化和人们的心灵,探寻和记述了两条大江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目录

编者的话……………………………………(1)

自序………………………………………………(1)

一、我们的摇篮曲……………………………(1)

她们从哪里来…………………………………………(1)

群果扎西滩上下………………………………………(8)

跟随扎曲河南行………………………………………(12)

回眸那曲………………………………………………(17)

二、离天最近的地方……………………………………(25)

不安分的高原…………………………………………(26)

两水汇昌都……………………………………………(30)

北来南往的卡若人……………………………………(38)

说不完的格萨尔………………………………………(45)

古道悠悠顺江走……………………………………(52)

三、并行的姐妹………………………………(63)

高山的送行……………………………………………(64)

征服不了的卡瓦格博…………………………………(76)

漫漫转经路……………………………………………(83)

天然的民族走廊………………………………………(93)

留在峡谷里的族群……………………………………(99)

时光停滞在山谷………………………………………(116)

洛克的一路惊叹………………………………………(126)

溜索上的人生…………………………………………(137)

山与谷的误解…………………………………………(145)

四、走出谷底天地宽………………………………………(149)

怒江第一滩的刺痛……………………………………(150)

江风送书香……………………………………………(157)

走出峡谷的大江之子…………………………………(165)

高山大河隔不断………………………………………(171)

马可·波罗与徐霞客的足迹…………………………(178)

五、埋葬在中游的悠悠岁月…………………(193)

通向上古的道路………………………………………(193)

古哀牢的沉木…………………………………………(201)

一个政权的倒影………………………………………(207)

山川天险何足恃………………………………………(216)

行者的苦吟……………………………………………(226)

六、人与江的歃血之盟…………………………(235)

血与水的混融…………………………………………(236)

惠通桥断掉的时候……………………………………(242)

激流中的“正气歌”…………………………………(250)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f257)

用生命导航……………………………………………(263)

怒江之怒………………………………………………(270)

七、太阳之子的沉思…………………………(279)

九曲河道的能量………………………………………(281)

寂寞的先行者…………………………………………(288)

挫折之后的光明………………………………………(294)

人与江河携手的巡礼…………………………………(299)

八、两江环抱的边地彩云……………………(309)

走进热带雨林…………………………………………(309)

青翠的生命之树……………………………………(318)

悠远的茶香……………………………………………(326)

血染的风采……………………………………………(332)

贝叶上的风景线………………………………………(341)

民族团结的誓碑………………………………………(348)

十二版纳中的黎明城…………………………………(356)

九、回首望家园………………………………(365)

撒下一路宝藏…………………………………………(366)

有滋有味地流淌………………………………………(374)

石与铜的光彩…………………………………………(383)

来自“王国”的烟火……………………………………(394)

“不速之客”的光顾……………………………………(404)

绿洲与荒漠的对话……………………………………(414)

瘴疠逐客成谈料………………………………………(420)

斗拱飞檐苍烟中………………………………………(426)

拒绝毒品的栅栏………………………………………(435)

浪花谱写生活乐章……………………………………(442)

共饮江水的人们………………………………………(450)

十、为了大海的离别………………………(461)

拥抱湄公河……………………………………………(462)

挽起萨尔温江的手……………………………………(469)

试读章节

  古人以滥觞形容江河的源头,说它极浅极小,小到浮载酒杯而已;我们以江河作人待,江河的起源一如人之幼年,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皆有摇篮相伴,需要长辈的呵护。

呵护江河源的"长辈"是天,是地,是高山,是冰川……她们从哪里来

青海,高高地坐落在世界屋脊上面,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象征中华民族摇篮的长江、黄河都从这里发源,澜沧江也是从这里开始了她生命的历程。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其实是生于同一片高原的同胞姐妹,她们在一起度过了童年的时光。三条大江诞生的"江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90度33分到98度23分,北纬32度26分到35度46分,东达鄂陵湖出口以东的黄河沿,南界唐古拉山,西临祖尔肯乌拉山、乌兰乌拉山和可可西里山,北至昆仑山和布青山。在这里,雄伟高大的山脉像父亲一般,威严而不乏慈祥,盆地和宽谷仿佛母亲那样,温柔而美丽。高山冰雪构成了巨大的天然"固体水库",那是孩子们最早维持生命的乳汁。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比起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名气可能要略逊一筹。长江、黄河具有横贯中国腹地的先天优势,又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因而她们获得了"中华民族摇篮"的美誉。千百年来生活在东亚广袤腹地上的人们已经习惯于站在中原的角度,以汉文化为本位,以"华夷之辨"的思维定势来看待四周边陲。边疆,仿佛就是天地的尽头;边疆,几乎成了落后的代名词;边疆,往往被忽略不计。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流过西南边疆、贯穿东南亚的澜沧江一湄公河也多少被汉文化视野的历史忽略了。其实,从水流的径流量来说,澜沧江并不是三条大江中的幺儿。它流出中国国境的水量就大大超过了黄河的人海水量。如果与出境以后的湄公河连为一体来看,它是亚洲跨纬度最多的国际河流,南北跨纬度近25度,纵贯六国。随着河流由北向南的流动,所经地域,几乎包揽了世界上除戈壁和沙漠以外的所有自然景观和气候带类型,加上立体性变化突出,地质构造特殊,使整个流域具有多种气候资源和丰富的矿产、土地,以及生物多样性资源。……(P1-2)

序言

西高东低的中国地势,孕育了滚滚东流的长江、黄河,这些从中国腹地流过的大江一向被看成中华民族的摇篮和象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似乎东去大江占尽了风流,似乎中华民族的历史总是在东去大江的两岸上演。

其实,中国的大江并非都是东西流向,中国的大地上还有好几条北南流向的大江,澜沧江、怒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是的,澜沧江、怒江没有长江、黄河的风流和名气,但是她们却用自己流淌不绝的江水,浇灌着流域的土地,滋润着众多的生命物种,抚育着两岸的儿女,开创着无可替代的历史,汇集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精神,还为中国和东南亚的国际合作开辟了黄金水道。

从北向南的滔滔江水显示出了澜沧江、怒江不同凡响的独特个性和独具的魅力。

澜沧江、怒江来自离天最近的地方,跨纬线南行,经历了从寒到热的各种气候带,流域内山川雄奇,地势险峻,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几乎每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都共时性地分布着春夏秋冬的气候景观。这种多层次立体交叉分布的气候和地质形态,不仅为多种多样的地下资源、地上物种生命提供了必要的生成条件和空间环境,也为多民族的汇集和多元民族文化的展现搭建了历史的舞台。

多样化的自然塑造了两条大江的丰富与美丽,多样性的文化构筑了两条大江的深邃与奇异。

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时代,澜沧江、怒江流域形成了一种难以与外部沟通交往的相对封闭态势,但是她们又处于亚洲大陆很特殊的地位上。从文化圈和文化传播的角度看,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儒、道、释各家文化的南下,南亚次大陆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东来,东南亚上座部佛教文化的北上,西方基督教文化跨区域跨民族的传播,青藏雪域、东南沿海和巴蜀等地域文化的扩散,以及大江上下各族群自身的传统文化无不在大江两岸交汇、碰撞、化生。在这高山大河的阻隔与勾连的特殊地理环境中,古代蜀身毒道、茶马古道的开拓,最终使"西南丝绸之路"形成一个多元立体的网络,各民族的迁徙流动以及同南亚、东南亚民族的天然联系与长期交往,使这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

在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方面,澜沧江、怒江虽不能与黄河、长江比,但如果抛开长期以来习惯了的"中原中心"、"华夷之辨"、"一点四方"之类的传统眼光来看澜沧江、怒江,这两条大江自有她们历史与文化的光泽。她们不跟随"中心"随波逐流、亦步亦趋,她们按照自己的河道自由自在地流淌,狂野不拘,但最终却融进中华文化的海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姿、奇异瑰丽。

更何况,澜沧江、怒江都还只是国际河流的上半段,她们用斩不断的流水联结着众多的国家,联结着更为多元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其本身就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在高山峡谷中艰难曲折地摸索之后,两条大江最终还是向世界敞开了胸怀。开放的河道、险阻的山川,长期使两江流域呈现出一种封闭与开放、流通与阻滞、蒙昧与文明、宁静与喧嚣并存相依的态势,愈增其神秘怪巧。

二十多年来,我深深地被两条大江所吸引,现在已经说不清曾经多少次走进两江流域,我多希望能在我还走得动的时候走遍她们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显然,面对如此漫长博大的江河,这只是一种奢望。这次,有幸能为两条大江立传,有一种重访故友尊师,突然发现原来是位世界顶尖级的大师,不得不刮目相看、顿首而拜的感觉。我想用我的笔作拐杖,顺江流从头到尾走一遭,试图走进山川自然,走进社会历史,走进文化和人们的心灵。于是本书写作的框架以空间为经线,时间作纬线,从源头开始追逐江河流水的同时,尽量攫住那些翻滚在时间长河中耀眼的浪花,从而探寻和记述两条大江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当我走到江尾跨境,再度"回首望家园"的时候,发现简直是挂一漏万,两条大江太丰富了,任何笔墨在她们的激流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有人问我,澜沧江和怒江,各有各的河道,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性格,为什么要将她们放在一起来写?原因很简单,两条大江并行长驱南下,距离很近,相依相偎,甚至还有水流相接的地方,她们共同走过了历史的坎坎坷坷,有着许多一致性,有些东西简直很难将她们截然割裂开来;同时她们又有许多差异,无论在自然和社会历史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反差,将这些差异和反差放在一起作个比较,也有利于揭示各自的特点。在世界上恐怕再难找到两条这样的大江,她们靠得这样紧密,这样的相像,而又如此的不同。因而,两条大江同时成了我笔下的传主。

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和我个人能力的限制,对两江的游笔只能止住在两江跨境之时。从澜沧江、怒江的名称来说,算是全面地走完了两条大江,跨过国境以后她们都已经改了名字;而就实际江流河道而言,还只走了各自的一半,这是我深感遗憾而又无可奈何的。不知在我有生之年能否补上这一课,续写出湄公河和萨尔温江的一些文字。不过我相信,只要江流不断,总有一天会有一本从源头到出海口全面完整的与江河本身相称的传记问世,无论它的作者是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澜沧江怒江传/大江大河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光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289603
开本 32开
页数 4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04-01-01
首版时间 2004-01-01
印刷时间 200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6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4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