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名特优珍稀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科学栽培新技术是食用菌生产致富成功的关键。本书编者根据国内外在羊肚菌资源、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深层发酵、遗传育种以及栽培 技术等的研究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试验研究成果,并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有关羊肚菌方面的研究资料,编辑成此书,是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者和经营加工者的重要参考书籍。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概述/1

二、经济价值/3

(一)营养价值/3

(二)药用价值/6

三、分类地位及其形态特征/10

(一)分类地位/10

(二)形态解剖特征/14

(三)中国羊肚菌资源及形态特征/16

四、生态习性及分布/26

(一)生态习性/26

(二)分布特点/37

五、生物学特性/39

(一)营养/39

(二)环境条件/48

六、遗传特性及生活史/55

(一)遗传特性/55

(二)生活史/59

(三)子实体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59

七、育种方法/63

(一)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63

(二)原生质体诱变/66

八、液体发酵及产品加工/68

(一)发酵生产设备/68

(二)发酵工艺/70

(三)发酵产品加工/80

九、菌种制作/83

(一)制种室的布局和要求/84

(二)制种设备、仪器和工具/89

(三)消毒灭菌药物及使用方法/94

(四)接种场所的无菌措施/99

(五)母种生产/103

(六)原种生产/117

(七)栽培种生产/122

(八)菌核培养/124

十、人工驯化栽培方法127

(一)半人工栽培/127

(二)室外栽培/129

(三)室内栽培/145

十一、采收与加工/147

(一)采收/147

(二)加工/147

(三)分级/148

附录/149

附录一食用菌卫生管理办法/149

附录二(一)鲜食用茵卫生标准/150

 (二)干食用菌卫生标准/150

附录三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化学成分/151

附录四各种原料的碳氮比/153

附录五培养料加水量表/154

附录六常用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方法/156

附录七常用杀虫剂防治对象和用法用量表/158

主要参考文献/159

试读章节

 一、概

羊肚菌是一种春末夏初发生的珍贵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极为畅销,价格高,每千克干品可达到153马克。德国、法 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对羊肚菌的需求量大,价格不断上升。

羊肚菌的最早记载文献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0 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明代潘之恒在《广菌谱》中也有关 于羊肚菌的记载。我国认识利用羊肚菌的历史悠久,自古以 来把羊肚菌作为珍品,在云南丽江过去把羊肚菌作为进贡皇 帝的珍稀贡品。目前,我国每年采集的野生羊肚菌供出口, 但产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羊肚菌的研究与开发,一直是世界各国感兴趣的课题。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主要探讨了羊肚菌的分类问题。到 20世纪中叶,基本上掌握了羊肚菌的生理特性。早在1898 年Baron d’yvoir开展了羊肚菌的栽培研究。我国人工栽培 羊肚菌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仅开展羊肚菌的半人工栽 培工作。随后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羊肚菌的人 工栽培方法。人们探索羊肚菌的人工栽培距今已有100多 年的历史,但直到1982年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生物系植物 标本室的Ron Ower首次在《真菌学杂志》上发表了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报道,并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取得了羊肚菌栽 培的两个美国专利。但羊肚菌的生活史,直到1990年才被 Thomas Volk首次提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又在羊肚菌资源、生态习性、生物学和人工栽培等方面,开展了较详细 的深入研究,人工栽培羊肚菌、尖顶羊肚菌、黑脉羊肚菌等取 得成功,但产量低,重复性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 性栽培。羊肚菌子实体形成的条件还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掌握其规律,方可实现商业性栽培。

由于羊肚菌是一种珍贵食用菌,目前仅靠采集野生菌供 食用,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于是开展了羊肚菌的菌丝体发酵 及产品加工工作。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法国开始进行大规 模的深层发酵生产羊肚菌菌丝体,利用菌丝体开发出调味品投放市场。我国已利用羊肚菌发酵液,生产出羊肚菌保健饮 料,并获得国家专利。此外,在羊肚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高的菌株选育上也开展了研究,选育出了一些鲜味氨基酸含量 高的菌株。利用羊肚菌深层发酵生产出鲜昧氨基酸,或利用 菌丝体作食品添加剂,开发出一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将成为 食品工业中一枝引入注目的新花。    

 (P1-2)

序言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食用菌,在欧洲被认为仅次于块茵, 在欧美各国极为畅销,价格高。羊肚菌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 食用茵产品之一。

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探索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直到1982 年美国的Ron Ower首次在《真菌学杂志》上发表了羊肚菌人工栽培成功的报道,并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取得了羊肚茵栽培的美国专利。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羊肚菌的栽 培也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已有许多栽培成功的例子,同时探 讨了羊肚茵子实体发生的生理条件。但还存在着产量低、不稳定、重复性差等问题,至今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性栽 培。鉴于羊肚菌是一种有极大开发前景的珍贵食用菌,对它感兴趣的栽培者越来越多。为此,编者根据国内外在羊肚菌资源、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深层发酵、遗传育种以及栽培 技术等的研究资料,结合本人的一些试验研究成果,编辑成书。书中详细记载了国内外人工栽培羊肚茵的成功例子。 在编写该书的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有关羊肚茵方面 的研究资料,在此向有关作者深表谢意!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诚望广大读者在参阅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改正。

 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王波

 2005 .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名特优珍稀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24932
开本 32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图书小类
重量 0.1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646.7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