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要得好滋味,在好茶、好水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颗对茶的好心情。人生要得真幸福,在财富、梦想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颗对人生的正确心。本书带您从一杯茶穿透人生,看到生命的素雅本质。
图书 | 一杯茶的生活哲学/茶风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品茶要得好滋味,在好茶、好水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颗对茶的好心情。人生要得真幸福,在财富、梦想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颗对人生的正确心。本书带您从一杯茶穿透人生,看到生命的素雅本质。 内容推荐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以散文的形式从茶的精神延伸探讨了人生哲学,漫述了有关生活态度的具体表现。第二部分收录了近百件作者珍藏的茶器,作者将文字与器物并陈,直截了当地显现了他的生活态度。 目录 交融与对抗(1) 茶乐生辉(4) 尽吐杂味得妙境(7) 小隐于室(10) 不对味思匀称(13) 杯情交集(15) 不“满”名利(17) 雅茶·邂逅山水(19) 欲望横流(21) 拥珍奇·平常心(23) 贪得,失德(25) 不如憨呆(28) 炫耀无常的外相(30) 名牌迷梦(32) 破铜烂铁心细品(35) 遗忘的火红(38) 没嘴也叫壶(40) 碗茶悠悠(42) 虚饰隐忍(45) 真假英雄(47) 尚清绝恶(49) 真味何在(51) 简约(54) 温柔回报(57) 读水(59) 品茗好色(62) 情真香嫩(65) 舌根味涌(68) 爬高心虚(71) 泡茶的旋律(74) 美韵灵升(76) 韵厚香存(79) 清心的门窗(81) 孤芳自赏(84) 藏茶蕴精(86) 内敛韵味(89) 表面香·索然(92) 客观秤锤(95) 空想简朴(97) 梦幻“加味”(100) 清静和寂(103) 细察少失意(105) 用心品绿意(107) 机变得香(109) 甘露风云(112) 天清莹道(115) 返照思索(118) 适中得宜(120) 繁复、好滋味(123) 浪漫汤(126) 无伴奏律动(129) 幽意平和(131) 释放冷漠(133) 热腾腾奉茶(136) 久浸见真章(139) 同好疼惜(142) 茶店仔真情味(145) 发现乌面贼(148) 诚意无悔(151) 茶器名录一览表(155) 试读章节 陶壶、瓷壶以外材质制成的壶,有锡壶、铜壶,也有高贵金属的金壶、银壶。趁品茗风盛而起的特殊材质壶,金光闪闪、十分酷炫。 清代遗留下来的锡壶或铜壶,因时代久远,壶身经过氧化变了质。买得者,多观赏性大于实用性;而现代用金、银做的茶壶,亦是好看多于实用,还加上炫耀性。实用加炫耀 金壶讲究的是精工,金子本身价高,故每把金壶制作时细分斤两。黄金市场已出现专为喜好者打金壶。喜爱者,除了要按牌价买进金子,另外还得付出打造金壶的工钱。 用金壶泡茶果真可得“珍贵”味吗?事实不然,黄金传热性高,遇热水后十分烫手。稍有不慎,金壶烫手会生出意外事件,烫伤人。这不是品茗原意。但人间事无常,有时为求尊贵却落得一身凄惨,悔不当初已来不及了。 用银壶泡茶,在过去贵族阶层里曾广泛使用,银壶泡茶传热快,却少了泥土呼吸的容纳空间,所以人茶后要快倒,否则易释茶碱,同时银氧化,外观易变黑,保养不易。内心无穷温柔 除宜兴紫砂陶,景德瓷外的壶具,金、银壶独树一格,其实好看大于好用。人有时追求外相的好看却大于实在内心无穷的温柔。P31 序言 风”宣言 总策划 池宗宪 品茶可以是件轻松平凡的事,也可以用心喝出清香和品味。 品茶要得好滋味,贵在好茶、好水之外,还要有一颗对茶的好心情,才能凝精聚神细细地由茶的实体抽离出意象,才能穿透茶的种植、制作工序找到滋味与内涵! 那么,深深解构茶的每一细节,便可成茶痴的基石,可惜的是,短缺了一份深入浅出对茶的认识与解析,就少了一份对茶集合天时、地利、人和多元变化的了解,就无法明了品茶原来潜藏了这许多婀娜多姿的面貌! “茶风系列”是以一份尊敬茶的心情编写筹划的!是用最浅显的文字记述茶在多元变动因素中如何脱颖而出,并期待带给华人品饮艺术的一份清香!“茶风系列”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茶叶。一种茶叶一世情,每一种茶叶都有着她自己曲折离奇的身世故事,我们依序将“铁观音”、“普洱茶”、“武夷茶”等风行华人世界的名茶予以系统介绍,为每一种茶写传,写出她们的一世传奇! 二、茶与生活。将水煮开,置茶入壶,注汤入壶,将茶汤入杯……这一道泡茶程序看似简单却蕴涵了如何取水、浇水、置茶的量、冲水的急慢多寡等等,都在细微中引动着茶香和滋味。 三、茶器。佳茗必有好器相配,才能相得益彰。中国历代经典茶器中,有不少出自名窑,她们或在宫廷之内、或在文人雅士之间流传把玩,亦成为今人收藏主题。本系列将以中国茶器为经,以时代为纬,系统地探究每一时代品茗风格与茶器的一段不解之缘。 茶是国饮,茶香飘扬千年,你我在茶里乾坤中,有没有找到柔鲜?有没有喝了口茶而能品出她一身风情?且让“茶风系列”伴你在茶文中看得到茶的香味。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分两篇,上篇每篇四、五百字,以散文手法,就茶的精神抒发其对人生的妙悟,进而以茶器之收藏实践其对生活美学之理想,字字珠玑,活泼有味,下篇为其收藏历代茶具计七十二件,按年编列,配以说明,颇助赏心悦目之功。 ——台湾省历史博物馆馆长黄光男 品茗记事,散见文人诗词,是发动今人心弦和鸣的基调,是探究古代茶史咏香的源头。本书作者体认茶不只是解渴而已,而是充满大宇宙智慧及禅机,是上天赐与人类最富生机的恩典。 ——前台湾省茶叶改良场场长 阮逸明 作者乃知茶之士,懂茶、泡茶、饮茶,写出来的人生有茶境,并将文字与器物并陈,直截了当地显现了他的生活态度。 ——陆羽茶艺中心创办人 蔡荣章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杯茶的生活哲学/茶风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池宗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720473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5-03-01 |
首版时间 | 2005-03-01 |
印刷时间 | 200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6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