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书自首卷起即坚持这样一个编辑思想:在关注知识产权法学前沿问题的同时,关注知识产权法学基本概念的阐明。本卷也贯彻了这个思想。作者力图反映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希望该法律为我国相关立法提供有益参考。
图书 | 知识产权研究(第17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系列书自首卷起即坚持这样一个编辑思想:在关注知识产权法学前沿问题的同时,关注知识产权法学基本概念的阐明。本卷也贯彻了这个思想。作者力图反映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希望该法律为我国相关立法提供有益参考。 序言 本系列书自首卷起即坚持这样一个编辑思想:在关注知识产权法学前沿问题的同时,关注知识产权法学基本概念的阐明。本卷也贯彻了这个思想。 盖勒的论文《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冲突与互联网侵权救济》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案件的法律冲突和侵权救济。从作者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确定侵权行为地仍然是一个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至于法律救济措施,虽然可以考虑“国际体系”或“遵循先例”,但仍需要法官们运用他们的智慧逐案解决。这就意味着,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解决办法,尽管作者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编制一部系统化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典。 传统知识保护近年来成为中国知识产权圈内关注的一个热点,原因似乎不是由于源自中国自身的需要,倒像是受了国际上一些组织及相关公约的影响。严永和、张今的合作文章《传统知识保护国际视野:探索、困惑及展望》首先揭示了保护传统知识的深层背景,接着介绍了国际保护传统知识的努力及所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分析,文章还探讨了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框架。这种评价文章是必要的。但接下去的工作必然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中国在维护传统知识方面所应努力的方向。 德国彼利菲尔德大学博士生陶本的论文探讨了文件共享系统的版权问题,文件共享系统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而出现的,对此,德国版权法做出了相应修改。作者结合修改后的德国版权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我们深入此类问题研究,找出解决此类问题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在中文里,“版权”与“著作权”两个词都是外来词。在新中国《著作权法》起草、颁布乃至后来的修订过程中,围绕着这两个词的采用,始终有许多争论。本卷中萩原有里的论文《“版权”与“著作权”两个词在日本的来龙去脉》,从法律史的角度详细考察了日本从中国传人印刷术以后,由活版到雕版,慢慢形成“板株”、“藏板”概念。作者认为(日本)“藏板(版)”一词来自中国。近代初“版权”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可能受到“藏板”概念的影响。“著作权”一词在日本的使用,曾被认为是起草日本第一部著作权法的水野炼太郎于1902年前后的发明。但本文作者却指出了一个新发现的事实,即黑川诚一郎早于1886年出版的《天然法》中,即使用“著作权”一词。他在《天然法》与无形财产有关部分翻译道:“以自己的良心和知识随意变更、增加、修改或者停止今后的发行,原是著作权的大略。此外,由著作获得的金钱上的利益也是著作者之权”。作者在文章结语部分指出了在日本“版权”与“著作权”混用的情况,认为作为copyright的表达,“著作权”与“版权”都不太合适。“我们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发明创造新的词语来代替它。” 本卷中郭锡昆、颜赟的合作文章《金融产品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扩张及我国之应对》,结合“花旗专利抢注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我国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我们鼓励这种结合实例,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刘华的文章《遵守与超越:对知识产权法与财产法原则的比较分析》,田文英、宁洁的合作文章《浅析商品化权》,以及黄义彪的文章《商标民事纠纷中类似商品判断的法律探讨》和金多才的文章《中外商标法中的在先权制度比较研究》,是作者们在上述领域内的最新贡献,相信读者朋友阅后会有收获。 本卷中的两篇案例分析都涉及商标侵权,两位作者都是在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工作的年轻法官。他们在执法一线进行审判工作,既有丰富的审判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相信他们的精彩分析对读者了解有关案情事实、法律适用、判决依据及了解有关审判工作将有所帮助。 本卷中《(日本)关于促进文娱产品的创造、保护和正确运用的法律》由杨和义教授翻译,这部法律是日本国于去年中旬依据知识财产基本法的基本理念制订的。该法律首先明确了文娱产品的概念,阐述了立法的基本理念,划清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及文娱产品制作人的责任,该法专辟一章规定了国家在文娱产品的人才培养、尖端技术开发、有关知识财产的管理保护、促进流通、增进国民的理解和关心等多方面的基本对策,另有一章对振兴文娱产品事业的对策,具体落实在资金筹借、对权利侵害的措施,促进海外事业的发展,公平交易关系的构筑,对中小企业的照顾等,最后一章是行政机关的措施。该法律的翻译将为我国相关立法提供有益参考。 周林 2005年4月10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知识产权研究(第17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广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16016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6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3.4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0.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