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民法总论、物权、债法、知识产权、继承权、商法、罗马法、法学教育和访谈九部分组成。先生作品思想朴实、立意高远,著述涉猎广泛,试图通过对其代表作的评鉴,值得学者们去追寻他的思想足迹。
图书 | 杨振山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分民法总论、物权、债法、知识产权、继承权、商法、罗马法、法学教育和访谈九部分组成。先生作品思想朴实、立意高远,著述涉猎广泛,试图通过对其代表作的评鉴,值得学者们去追寻他的思想足迹。 目录 1 思想的足迹 ——半个世纪的民法沉思 第一部分:民法总论 1 略论民法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作用 7 论我国法人制度 15 经济体制改革与制定民法的必要性 22 论民事法律行为 30 《民法通则》诞生的历史条件及意义 37 论“两户一伙”的法律性质 4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我国的民法学 55 论民法在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中的地位和作用 77 论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81 试论我国民法确立“情势变更原则”的必要性 91 社会主义劳动论与我国的民法学 103 论开展我国民法立法研究 110 民事立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114 民事救济权制度简论 122 市场经济与我国民商法 136 论民法是中国法制改革的支点 144 意识觉醒:《民法通则》开放了一道禁令 146 一部历史性的基本法律 ——纪念《民法通则》实施10周年 157 平等身份与近现代民法学 ——从人法角度理解民法 16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民商法学获得空前发展的进军令 174 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民法人文精神的演进 190 民法典制定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197 继受法律的理性科学化 ——当代法学家的使命与继受法律的理论化 第二部分:物权 216 试论我国的家庭财产共有权 224 制定物权法的若干问题探讨 22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物权法的制定 233 我国应制定以用益为中心的物权法 242 民事优先权制度研究 第三部分:债法 253 经济合同法是民法的核心组成部分 256 合同法理论的新探索 ——评《合同法研究》 第四部分:知识产权 260 著作权的使用合同 279 商标立法亟待完善 第五部分:继承权 281 我国继承法诞生的条件及其特点 第六部分:商法 287 国有工业企业租赁经营的法律机制 ——关于辽中县造纸厂租赁经营的调查报告 298 现代企业制度的灵魂 302 破产程序中的财产管理制度 313 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法 315 应对人世,对国企经营者选拔及激励机制的反思 第七部分:罗马法 325 罗马法的传统性和法律方法 ——兼论中国民法新传统 338 在《意大利民法典》中文版首发式上的发言 第八部分:法学教育 340 中国法学教育沿革之研究 第九部分:访谈 362 从劳动论到民法本体论和立法思想 410 谁来仲裁此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杨振山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振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103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0 |
出版时间 | 2005-02-01 |
首版时间 | 2005-02-01 |
印刷时间 | 2005-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3.0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