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颠覆MBA(异端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和IMPM)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介绍明茨伯格IMPM理论的专著,同MBA管理模式不同,IMPM理论强调管理能力的提高来自实际经验,它打破了管理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按照作为一个管理者必备的五种心态来设计课程,IMPM尤其强调书本概念与自身管理经验的相互验证、相互支持的反躬自省,并由此创造了

很多把管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方式。

内容推荐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是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当今世界管理和战略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作为2000年美国管理科学院杰出学术贡献奖的获得者,明茨伯格一直是当今盛行的MBA教育模式的激烈抨击者:“MBA是因为错误的理由用错误的方法教育错误的人。”由此,他抛出一份惊世宣言:要彻底改革传统的.MBA教育。并与英国兰开斯特大学乔斯林教授联手创立了一种与MBA教育截然不同的管理学模式IMPM(International Masters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国际实践管理硕士项目),被誉为“第三代管理教育模式”。随着欧洲商学院、印度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院校的相继加入,IMPM如今已经形成一个国际联盟。

IMPM的主要创新在于,它打破了管理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即不是按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专业来安排课程,而是按照作为一个管理者必备的五种心态(管理自我的反思心态、管理关系的合作心态、管理组织的分析心态、管理环境的世界性心态、管理变革的催化心态)来设计课程;同时,IMPM尤其强调书本概念与自身管理经验相互验证、相互支持的反躬自省,并由此创造了很多把管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方式,如反思作文、交换访问、现场考察、创业活动等。本书试图对明茨伯格的这些管理教育思想进行一次全面介绍和评价,使人们充分了解这一新型管理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目录

第一章 明茨伯格:“异端”的价值1

经理角色学派的肇始

战略计划的悖谬

直觉决策

“草根模型”

“管理的冥想”

第二章 “要经理,不要MBA”

MBA:光荣与梦想

MBA:失落的神话

明茨伯格的“反叛”

“反叛”的话外音

第三章 IMPM:跨越边界的管理教育

IMPM浮现

越过“学生”的边界

越过“全球化”的边界

越过“教学”的边界

越过“职能”的边界

越过课堂的边界

越过IMPM的边界

越过我们头脑的边界

第四章 管理自我:反思的心态

模块的起源和目的 

模块在实践中的基本原理

模块的结构

对模块的评价

模块的发展

第五章 管理组织:分析的心态

技术vs整体的方法

规范的vs经验的学习 

安逸vs挑战

暗喻:莲花

第六章 管理环境:世界性心态

邦加罗尔模块的演化

教学目标的前提

理论与实践

对邦加罗尔模块的一些思考

IMPM课程未来面临的挑战 

第七章 管理关系:合作的心态

IMPM在日本的境遇

一桥大学的经验

神户大学的经验

日本高级科技学院的方法

第五个周期的内容

总评 

附录 

第八章 管理经验的交流

从实践中学习 

选择交流伙伴

为交流做准备

学习是怎样发生的 

作为主人的学习 

非线性学习 

“观察”是一个挑战过程

结论

第九章 公司的需要和收获

一些合作者的目标

IMPM课程的吸引力 

一些公司的经验

个人学习的一些心得

把对领导能力的学习整合到组织之中

第十章 体验IMPM:谈话实录

三个故事

主要反响

一些结论

尾声 

第十一章 MMVS:IMPM的延伸

J.W.McConnell家族基金的创立

McGill大学的回应

IMPM与MMVS的异同 

领导与管理

伦理作为一个关键元素

团队综合项目 

稳固过程

结论

附录 明茨伯格学术成果一览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在实践中,这种精英管理导致了思考和行动的分离,即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分离,甚至战略家与其战略目标的分离。管理人员将有关信息集中起来,通过“硬数据”来完成(所谓硬数据就是组织及其环境的细节“事实”的量化集合,在经过精心的整理之后便于随时使用)。于是那些“高高在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就不需要纠缠于这些“低层的”细节当中。这样,“头,,(执行官和计划人员)就能制定战略,而所有的“手”则能进行战略实施。管理人员为了制定战略可以呆在办公室里查阅文件和思考,而让别人去履行战略。

这种做法明确地将思考与行动分割开来,使战略制定脱离了战略贯彻。现实证明,这种“想了再做”并不是最好的方法。特别是行动者呆在组织底层辛勤地贯彻战略,而战略的思考者却安坐在想象的层级系统的最上层的时候;或者更糟的是,把战略设计的任务交给企业组织之外的某些咨询公司。这种思维和行动相分离的模式所隐含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信息可以在不失真的情况下,集中起来发送给上级。这其实是一个经常实现不了的假设。

另一个假设是:环境本身是相当稳定的,或至少是可以预测的。这一点可以保证今天制定的战略在贯彻后仍然还可以使用。然而,外部环境有时是不可预测的主要因素,有时外部条件意外地改变了,所有计划好的战略也就变得没有用了;有时环境非常不稳定,以至于无法制定出好的适用的计划战略;还有一些情况是,目光短浅的官僚们拘泥于他们的传统方式,以致看到好的新战略也不知道等等。因此,在一个不稳定的、复杂的环境当中,“战略的制定者”必须去贯彻战略,同时“战略的贯彻者”也必须制定战略,从而使战略制定的过程成为一个更为充分地相互作用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学习”将成为一个比“设计”更为有利的方法。在一个过于复杂和充满意外、难以预测的世界里,战略家们需要保持与实际材料的紧密接触、感悟和不断地修订改变,而不是沉湎于宏大的长期计划的骄傲自大中。进化经济学的倡导者尼尔森和温特(Nelson and Winter)指出,当战略决策的接受者在采用决策过程中获得经验时,他们也在建立一种战略“常规”,这种常规被用来指导他们对行业中惯常存在的各种突发性的挑战作出反应。他们越是经验丰富,甚至变成专家,就越能够依靠人们建立的常规,更不需要制定真正的决策。由于战略的核心是处理未知的未来,它涉及的因素太多因而无法准确预测,只有从明确的较大范围的目标与意图逐步转向具体的战略才是合理的。因此,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思想与行动、控制与学习、稳定与改变相结合的艺术性过程。战略制定是过程导向的,在此过程中集体学习对战略制定与形成至关重要。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主张,20世纪80年代末,明茨伯格明确提出了战略形成的“草根模型” (Grass—roots model of strategy formation)。在该模型里,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的雏形可以在组织的各种地方出现,只要那些地方的人们有学习的

P26-27

后记

近年来,笔者在追随加拿大明茨伯格教授从事企业战略问题的研究中,陆续接触和了解到一些他对MBA管理教育模式的批评性的精辟洞见,以及他所倡导的IMPM这一新兴的管理教育模式的基本思维构架。

在当今MBA教育大行其道、且又日渐暴露其弊端的情势下,在国际范围内有相当一批有识之士已开始剖析和反思这一传统的管理教育模式。而在此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明茨伯格及其所组建的IMPM国际联盟。反观当今国内MBA教育的种种不良境况,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将这一新兴思潮向中国读者作一介绍。如果中国的商业界和管理教育界能够从这些东西中有所借鉴甚至有所发展的话,我们的目的便达到了。

书中所涉及的有关IMPM课程及相关进展情况的介绍,大多来自于明茨伯格教授给我们寄来的一些相关内部资料,也有一些来自于明茨伯格所推荐并同意使用的一些公开发表的论文。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编撰本书第二章的过程中,吸纳了许多国内有识之士发表在网上的对MBA的反思性意见。由于材料繁多,我们很难将其一一列出。故此,我们对相关作者表示由衷的歉意,同时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我们衷心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才使本书得以顺利与读者见面。

                       彭新武、李汉东

                       2005年4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颠覆MBA(异端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和IMPM)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新武//李汉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81344
开本 32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1
14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