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一个概念范畴,在不同的思想学派那里具有非常不同的含义,作者不但厘清了每一个概念范畴在不同的思想学派那里的根本内涵,而且梳理了每一个概念范畴的内在逻辑脉络。作者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范畴的系统梳理,并对各范畴的思想源流、演变过程、历史价值等进行了详尽系统全面的阐释。透过对每一个范畴的叙述,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
图书 | 中国哲学思想(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对同一个概念范畴,在不同的思想学派那里具有非常不同的含义,作者不但厘清了每一个概念范畴在不同的思想学派那里的根本内涵,而且梳理了每一个概念范畴的内在逻辑脉络。作者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范畴的系统梳理,并对各范畴的思想源流、演变过程、历史价值等进行了详尽系统全面的阐释。透过对每一个范畴的叙述,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 目录 上篇历史篇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起源 一、对立思考的萌芽 (一)现象一观念一具体概念 (二)图形一符号一抽象概念 (三)概念一思想 二、天命神学的盛衰 (一)从原始崇拜到天命神学 (二)周代的天命神学 (三)怨天情绪的产生 三、关于自然的思考 (一)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 (二)对于自然性质的认识 第二章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孔子:儒家学说的创始 (一)仁的学说 (二)理想人格 (三)历史观 二、老子:道家学说的创始 (一)道的学说 (二)辩证思想 (三)社会观 三、其他学者与思想 (一)墨子:兼爱学说与功利思想 (二)《孙子兵法》:军事辩证法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孟子与苟子:儒家学说的发展 孟子 (一)政治学说 (二)人性理论 (三)认识理论 苟子 (四)天道观 (五)人性理论 (六)认识理论 二、庄子:道家学说的发展 (一)天道观 (二)相对主义思想 (三)人生观 (四)认识论 三、其他学派与思想 (一)名学:逻辑学说 (二)法家:历史观与认识论 (三)《易传》:宇宙图式与辩证思想 第四章汉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两汉神学 (一)董仲舒:神学目的论 (二)王充:反神学思想 二、魏晋玄学 (一)王弼:以无为本 (二)郭象:万物独化 三、隋唐佛学 (一)僧肇:中国化佛教哲学的奠基人 (二)天台宗:一心三观 (三)法相宗:万法唯识 (四)华严宗:圆融无碍 (五)禅宗:顿悟成佛 第五章宋、明、清初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程朱理学 (一)程颢与程颐:理学的开创 (二)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二、陆王心学 (一)陆九渊:心学的开创 (二)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三、张载和王夫之:气一元论 (一)张载:气本体论的提出 (二)王夫之:对古代哲学的总结 四、启蒙思潮 下篇主题篇 第六章世界的性质是怎样的 一、对于现象的思考 (一)差异即多样性观念 (二)变异即变化性观念 二、对于本质的探索 (一)规律或法则 (二)本原与本体 三、对于天人关系的思考 第七章事物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整体观 (一)对称 (二)中庸 (三)兼两 (四)参合 (五)联系 二、辩证观 (一)对立 (二)依存 (三)转化 (四)相对 第八章人性的本质是怎样的 一、儒家的人性理论 (一)孟子:性善论 (二)苟子:性恶论 (三)人性理论的发展 二、德治与法治:不同的对策 (一)德治 (二)法治 三、道家的人性理论 第九章人生的准则是怎样的 一、儒家的理想人格 (一)孔子的理想人格 (二)孟子的理想人格 (三)荀子的理想人格 (四)《大学》的理想人格 二、关于理想人格的培养 (一)理性的自觉 (二)情感的自足 (三)意志的自愿 三、道家的理想人格 (一)老子的理想人格 (二)庄子的理想人格 第十章认识的结构是怎样的 一、认识的来源与能力 (一)名与实 (二)言与意 二、认识的结构或形式 (一)见闻与思虑 (二)渐修与顿悟 (三)格物与致知 三、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一)早期的知行观 (二)朱熹的知行观 (三)王阳明的知行观 (四)王夫之的知行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哲学思想(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吾敬东//崔宜明//陈晓龙//马德邻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1849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1998-09-01 |
首版时间 | 1998-09-01 |
印刷时间 | 200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2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