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京女儿
内容
编辑推荐

逼上梁山,美女如何“献宝”,做成当红演星?焦头烂额,才俊怎样“偷生”,始终一事无成?底层关怀,平民意识,生活写真,诚实与幽默并存。这部17万字的小说被称为“一部都市求生、都市情爱的生活闹剧,一曲生命磨难、精神磨难的灵魂悲歌”。

内容推荐

青年作家蒋泥再一次描写大学生活与男女情爱生活的长篇小说《北京女儿》,写了一名青年学生江澜毕业前后、分配找工作期间,处处碰壁,焦头烂额的遭遇。此间,他又掉进了与四名女子之间的心灵与情感漩涡中,将自己牵带到一个从未想到的绝地,不能自拔。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试读章节

他蹿回座位,气呼呼拨了电话,把自己的意思,对江澜的主任通报了,让他去找江澜,立刻办移交,随即拍下电话,震得那边的人心一跳。

但江澜出门后,却再未回办公室。他感到受了莫大羞辱,人家在笑着抽打他嘴巴。既这样,还有何面目再与人近乎?又何必要回去当着那么多人收拾,在众目睽睽下滚蛋呢?

不如晚上来,大家都下班了。

最初,也没说非北京户口不可!都什么年代了,户口不户口的!实习时,他们可是说这儿特缺人!

冲这个,毕业后有个效益好的去处,能落脚生根,他才求爷爷告奶奶,上下打点,单乔天乐,就打的,摸到他家,送过去一箱茅台,费去几年来打工赚得的所有积蓄,空下外债五千块。

每日里又是第一个到,打水、拖地、抹桌、洗杯,甘心孙子似的,伺候每一个,对每个人笑。

要不是……

算了,一切过去了!人家不要你,还怕没理由?

关键是姓乔的误事!前两天,他还说基本定了,让自己把其他单位辞掉。江澜信了,没留退路,防个万一,那怪他太年轻,没经验。

这么个大事,没签合同,怎能算?

现在这点上,该定的都定了,哪还有单位要人!今年若是定不下,就得等来年!多急人!

怎么遇到这么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王八!

完了!原以为自己是最早落实的,就没在其他地方用功……

江澜急急冲出大楼,取出自行车,跨上就走,疯一样蹬起来,什么都不去想了,只被出门时的那股子气撑住。

是愤怒,是傲慢,是激情,是悲壮,他辨不出,理不清。

直至回校园,见着了熟悉的花圃、草坪和图书馆,嗅着了熟悉的气味,他才一下儿涌出来泪,找着了魂。

漫天杨絮,在他四周飞起,舞出一天金色的芒儿。他的心随即被它载了,上了青枝绿叶,上了亭台高阁,直去云外九天。P6-7

序言

我一直不能忘怀自己的大学生活,尤其是读研究生期间的经历,整日念念于毕业后分往何处,过着忐忑不安的日子。

这样的心情深刻地影响到我的一切方面,从可见到不可见的一切方面。我因而有了一系列的奋争与思索,展现自己,虽跌宕多舛,一次次落于无望之境,关键时刻却受到青睐,逢遇到友好的师长,帮助了我,留住了我,让我获得自主命运的条件、机遇和能力。

这是值得庆幸的,也是应加感激的。

《北京女儿》写的就是这样一个同样临近毕业分配的研究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碰壁的经历,以及他与几位女子间,发生了扑朔迷离的感情,将自己牵带到一个从未想到的绝地。

这样的故事,以真实为影,故事本身就不会是建于空中的楼阁,能引人一掬同情泪,寻到大量的共鸣点。

此前,我已写过一部以大学在读本科生为主角的长篇《在喊叫中融化》,横跨城市和乡村两个世界,写得散漫而随意,不以为它有多少艺术价值,没曾想倒有了好几种盗版。原先烫银的书名,有的没烫出来,封面上一片糟;有的则去其“银”,只留了白色的字迹……

问出版社怎么回事,答曰“盗版”。于是我好奇,就从那些五块十块就出手的、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专靠卖盗版为生的小书店购得,翻看翻看,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有谁生了并不漂亮的娃娃,被人大肆“克隆”,而无动于衷的吗?

《北京女儿》确是比《融化》紧凑多了,成熟多了,人物活动的舞台仅仅限在北京,故事性就更强,也就更好看了。著名小说家周大新先生,在为我的前本小说写序时,强调了“好看”的重要性,我是一直在努力践行的。于是我担心到了《北京女儿》出版后的命运。

我至今已经出过七八本书了,几乎每一本都有盗版,不少是一盗再盗,一版再版,封面都盗换过好几回。最离奇的是其中有一本,换了封面、换了出版社不说,连作者名字都换了,换成了贾平凹,内容中凡带了“蒋泥”二字的,都换成“贾平凹”。但我的书序,又是请比贾平凹年轻的孟繁华、孔庆东两博士写的,书中还有拜见老前辈的文字,人家也提到我的名字,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说词:“对于贾平凹这类年轻的作家来说,决不能多说他们好话,否则让这批人抢了我们这一代的饭碗,那还了得?”“在这些文章里,我不仅看到了贾平凹作为青年的激情和敏锐,同时也看到了他的率真和诚实。这一点,对于一个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贾平凹的籍贯,就成了“江苏人,是梅兰芳先生的同乡”等等。

这样的盗版,就有点误人子弟的味道了,可又是我们不得不随时需接受、随时要面对的不幸。

但愿全天下的人们,都免于受灾,一生平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京女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998638
开本 32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7: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