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
内容
编辑推荐

将近现代最权威的《金刚经》讲解之作,收罗一册!

一卷在手,不必他求;各家对比,前后参照!

引导您从各个角度彻底参悟《金刚经》的真谛!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

内容推荐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读了《金刚经》之后写下的偈子。聪慧如武则天者都认为这部经典是“甚深微妙”,那么,作为一个工作和生活都很繁忙的现代人,只有在高僧大德的讲解与引导下,才能快速契入《金刚经》的智能大海中。

本书探秘《金刚经》。

目录

第一卷 印顺长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第二卷 圣一法师:金刚经浅易

第三卷 黄昆山居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分段注解

第四卷 智谕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第五卷 吴润江居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第六卷 ■虚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第七卷 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

第八卷 耕云先生:金刚经之殊胜与持诵得定要诀

后记

试读章节

有人说:实相是客观真理,非佛作亦非余人作,是般若所证的。有人说:实相为超越能所的——绝对的主观真心,即心自性。依《智论》说:“观是一边,缘是一边,离此二边说中道。”离此客观的真理与绝待的真心,才能与实相相应。实相,在论理的说明上,是般若所证的,所以每被想象为“所”边。同时,在定慧的修持上,即心离执而契入,所以每被倒执为“能”边。其实,不落能、所,更有什么“所证”与“真心”可说!

B.观照般若

再作三节解说——凡、外、小智之料简:

一、世间凡夫也各有智慧,如文学的创造,艺术的优美,哲学与科学的昌明,以及政治、经济等一切,都是智慧的结晶;没有智慧,就不会有这些建树。但这是世间的,利害参半的。如飞机的发明,在交通便利上,是有益人群的;但用它来作战,就有害了。常人所有的“俗智俗慧”,偏于事相的,含有杂染的,不能说是般若。

二、外道也有他们的智慧,像印度的婆罗门等。他们的智慧,以人间为丑恶的、痛苦的,要求升到一个美妙的、安乐的天国。于是乎行慈善、持戒、念诵、修定等。这种希求离此生彼的“邪智邪慧”,如尺蠖的取一舍一,没有解脱的可能,不能说是般若。

三、二乘行者得无我我所慧,解脱生死,可以称为般若;但也不是般若经所说的般若。大乘的诸法实相慧,要有大悲方便助成的;悲智不二的般若,决非二乘的“偏智偏慧”可比。

离此三种,菩萨大悲相应的平等大慧,才是般若。

“空”、“般若”、“菩提”之转化:《智论》说:“般若是一法,随机而异称。”如大乘行者从初抉择观察我法无性入门,所以名为“空观”或“空慧”。不过,这时的空慧还没有成就;如真能彻悟诸法空相,就转名般若;所以《智论》说:“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般若到了究竟圆满,即名为无上菩提。所以说:“因名般若,果名萨婆若一切种智。”鸠摩罗什说:“萨婆若即是老般若。”约始终浅深说,有此三名,实际即是一般若。如幼年名孩童,读书即名学生,长大务农作工又名为农夫或工人。因此说:“般若是一法,随机而异称。”

“般若”、“方便”之同异:般若是智慧,方便也是智慧。《智论》比喻说:般若如金,方便如熟炼了的金,可作种种饰物。菩萨初以般若慧观一切法空,如通达诸法空性,即能引发无方的巧用,名为“方便”。经上说:“以无所得为方便。”假使离了性空慧,方便也就不成其为方便了!所以,般若与方便,不一不异:般若侧重于法空的体证;方便侧重于救济众生的大行,即以便宜的方法利济众生。《智论》这样说:“般若将人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

C.文字般若

文字,指佛所说的一切言教。常人以书籍为文字,其实,文字不尽是书本的。书籍,是依色尘而假立的文字;但佛世却是以音声作文字。佛怎么说,弟子即怎么听受。所以,佛经以名句文身而立,而名句文身是依声假立的。或者偏爱不立文字,以教义的钻研为文字而加以呵斥,不知言说开示即是文字。凡能表显意义,或正或反以使人理解的,都是文字相。笔墨所写的,口头说的,以及做手势、捉鼻子、竖拂、擎拳,哪一样不是文字!文字虽不即是实义,而到底因文字而入实义;如离却文字,即凡圣永隔!此处说的文字,指《大般若经》中的第九分。

初学般若,应先于文教听闻、受持,以闻思慧为主。经合理的思考、明达,进而摄心以观察缘起无自性,即观照般若,以思修慧为主。如得离一切妄想戏论,现觉实相,即实相般若了。这三者,同明般若而各有所重,如意在实相,即能所并寂而非名言思惟可及。如意在观慧,即依境成观,以离相无住的相应为宗。如意在文字,即重在安立二谛,抉择空有。

2.何名般若

为什么称为般若?在这一问题中,即抉示出般若究竟指什么?应该说:般若是实相;观慧与文字,是约某种意义而说为般若的。如观慧,因依之深人而能现觉实相般若,所以也称为般若。观慧是因,实相是非果之果,即是因得果名。又,实相不是所观的,但观慧却缘相而间接的观察它;为境而引生观慧,所以也可假说为从境——实相般若而名为般若。至于文字,约它的能诠实相,及藉此能诠教而起观,得证实相——般若,所以也就从所诠而名为般若。

般若,本是世间旧有的名词,指智慧而言。但佛陀所要开示的,即正觉现证的能所不二的实相,本非世间“般若”的名义所能恰当(表达),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导众生。从由观慧为方便而可能到达如实证知的意义说,还是采用“般若”一名。不过,虽称之为般若,而到底不很完备的,所以《智论》说:“般若定实相,智慧浅薄,不可以称。”

3.般若何用

从般若是实相说,这是万化的本性——一切法毕竟空故,世出世法无不依缘而成立。这是迷悟的根源——众生所以有迷有悟,凡夫所以有内有外,圣人所以有大有小,有究竟有不究竟,皆由对于实相的迷悟浅深而来,所以本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从般若是观慧与实相相应慧说,可有二义:

一、证真实以脱生死:一切众生,因不见性空如实相,所以依缘起因果而成为杂染的流转。要解脱生死,必由空无我慧为方便。这观慧,或名正见,或名正观,或名正思惟,或名毗钵舍那,或名般若。从有漏的闻思修慧,引发能所不二的般若,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解脱道的观慧,唯一是空无我慧,所以说:“离三解脱门,无道无果。”

二、导万行以入智海: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为个人的生死解脱,而重在利他的万行。一般人修布施、持戒等,只能感人天善报,不能得解脱,不能积集为成佛的资粮。声闻行者解脱了生死,又缺乏利济众生的大行。菩萨综合了智行与悲行,以空慧得解脱;而即以大悲为本的无所得为大方便,策导万行,普度众生,以此万行的因花,庄严无上的佛果。要般若通达法性空,方能摄导所修的大行而成佛。

这二种中,证真实以脱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导万行以人智海,是菩萨般若的不共妙用。P6-8

序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在深山古刹,伴着晨钟暮鼓的敲击,这超越时空的诵经声就会响起;

在都市寺庙,伴着朝云晚霞的升腾,这空灵亘古的诵经声就会传来。

无论出家的僧众,还是在家的居士;无论是修行高深的高僧大德,还是皈依佛陀的善男信女,都将这部经典作为每日早晚的必修功课。

即使你没有接触过佛法,但对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样极富穿透力的话,也许似曾相识,恍若有悟……

古老的中华,数千载来一直是佛化最广泛的国度,而这部经典就如同阳光一样,普照到这个国度的每一寸土地上!

这部经典,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人们一般称它为《金刚经》,全文仅短短的五千余字,却是大乘佛教的代表著作,也是般若经的纲要和精髓。谁也说不清千余年来究竟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

历史上,不论是大彻大悟的祖师大德,抑或是位高权重的帝王,对《金刚经》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唐代高僧、禅宗六祖惠能说:“能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

明代最具雄才大略的帝王明成祖朱棣说:“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空,见无相之相。指明虚妄,即梦幻泡影而可知;推极根原,于我人众寿而可见。诚诸佛传心之秘,大乘阐道之宗,而群生明心见性之机括也。”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读了《金刚经》之后写下的偈子。连聪慧如武则天者都认为这部经典是“无上甚深微妙法”,那么,没有高僧大德的讲解与引导,一个工作和生活都很繁忙的现代人显然是很难契入《金刚经》深奥的义理的。有鉴于此,笔者选编了这部《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

为了贴近现代读者的语言习惯,让广大读者能轻松快速地悟解《金刚经》的精深奥义,本书选编了印顺长老、圣一法师、智谕法师、伎虚大师四位近现代出家高僧和黄昆山居士、吴润江居士、黄念祖居士、耕云先生四位在家大德的《金刚经》讲义、讲记、讲录。将具有很强权威性的《金刚经》讲解著作,收罗于一册,如此一来,读者朋友一卷在手,不必他求。并且能够各家对比,前后参照,极有利于打开眼界,从不同的角度参悟《金刚经》的真谛,而不会囿于一家之言而失之偏颇。显然,本书对于增进忙碌的现代人认识和理解《金刚经》,具有无可替代之作用。

《金刚经》在中国虽有多种译本,但最早的本子是鸠摩罗什翻译的,历代流传最广的也是这个译本。其语言之简练流畅,义理思想之契合佛陀本心,其他译本均不能与之相媲美,而本书中高僧大德讲解的正是鸠摩罗什的《金刚经》译本。

“百千万劫难遭遇”的《金刚经》,历代的文人才子因爱其文字空灵隽永而时常吟诵,哲人巨擘慕其义理丰富精妙而勤加研习,而禅修者更视其为修心之指南及开悟之宝钥。

据《坛经》记载:六祖惠能原是岭南一个樵夫,卖柴之余,听到员外念诵《金刚经》,心灵瞬间产生了极大震撼。随后,惠能得到那位诵经者的资助,拜辞老母,不远千里,赶赴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参见五祖弘忍。对答之间,五祖发现这位来自边远山区的年轻人机敏睿智。为了不引起众人的注意,起初惠能被安排到碓房春米。八个月后,五祖想传法退居了,就让门人各做一偈,以察其修证见地。惠能因那首著名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偈子获得五祖的印可,遂授其衣钵。在传法时,五祖弘忍又为惠能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大彻大悟。

惠能大师从发心求法到最终得法开悟,都没有离开过《金刚经》。今天我们要彻悟佛法真谛,怎能不对《金刚经》透彻研究一番呢?

自古而今,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和感应特别殊胜。历代的高僧大德都编辑过《金刚经感应录》,有兴趣的读者可自己检索查阅,以增强自己研读诵持《金刚经》的信心。

《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朋友,让我们都来读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解悟《金刚经》,“愿解如来真实义”,为自己祈福,为亲人好友祈福,为中华复兴祈福,为世界和平祈福!愿《金刚经》的光芒普照宇宙万物,愿佛陀保佑一切众生!

卢志丹

己丑年冬

谨识于北京大学

后记

对佛教略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佛教最重要的修持途径之一是“六波罗蜜”,也就是“六度”。“六波罗蜜”中的“般若波罗蜜”正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阐发的重点。

“六波罗蜜”中有一个“布施波罗蜜”,即“施度”。布施,就是施舍,即无任何条件地施舍自己的财物、器官、力量和对佛法的理解,给需要的人们。

一般而言,布施有三种方式:一、财布施,即施舍金钱物品等;二、无畏布施,即当他人处于危难之时给予援助和鼓励;三、法布施,即根据自己的解悟,尽量给别人讲解佛法义理,劝人修佛向善。

笔者学佛多年,对于伟大的佛陀教诲的各种修持方法尽量地去身体力行。就布施波罗蜜而言,广行财布施,笔者有些力不从心;无畏布施,笔者正在尽力去做;而对于法布施,笔者则是不遗余力。选编这部《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就是修行法布施的途径之一。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在诸布施中,也以法布施最为殊胜。佛门广行法布施的重要方式就是向人们免费发放佛经和佛经讲解著作。笔者经常到北京的各大寺院中去参拜,从而有幸得到了很多免费结缘的佛法资料。古今高僧大德们的《金刚经》讲解之作,就是其中之一部分。这部《昕高僧大德解金刚经》就是在此基础上选编而成的。

如果您向您的亲戚朋友推荐《金刚经》,介绍《金刚经》,劝他们读诵《金刚经》,“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推荐这本《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帮助他们在高僧大德的引导下正确地解悟《金刚经》的“甚深微妙”奥义,无疑是在不知不觉中修行法布施了。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缘起的,即各种因缘聚合而成。这正是佛陀的核心智慧之一。譬如,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释迦牟尼佛乞食归来,在“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后,如果没有“解空第一”的须菩提的启请,佛也许不会说这部“无上甚深”的《金刚经》。这部《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的付梓,亦是如此。北京今世智远文化有限公司的蒋端红女士是推助这本书和读者很快见面的重要因缘。笔者祈愿佛陀保佑她!

佛说:舍必有得,施必有报。我坚信我虔诚的法布施是会有功德回报的。但我遵照佛在《金刚经》中的谆谆教导:“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愿意把所有功德回向给蒋端红女士,回向给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努力的所有人们,回向给看到这本书的每一位读者,回向给我的祖母孔秀英,回向给尽法界虚空界每一个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笔者受持研读《金刚经》已有数载。选编完这本书,高僧大德们的开示和引导,使我心头豁然开朗,使我对《金刚经》的无穷奥义有了甚深悟解,使我真正体会到“佛法无边”。我的悟解或许是盲人摸象,或许是坐井观天,甚或是“误解”,我愿就教于读者朋友和佛门大德们。我的交流信箱是:zhidanl 163.com。

照空空照居士

二零零九年农历十月十六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志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34020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9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2-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9: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