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
内容
编辑推荐

《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由崔慈芬著。

身处职场的人,备受困扰的往往不是技术和专业能力,而是不明白自己的职场角色、职场能量和发展目标。

著名传媒人,职场导师崔慈芬从事多年的职场沟通研究,结合生动案例,为奋力拼搏的都市男女,拆解难题解答困惑,有效帮助都市职场人以积极的心态、灵动的身段,认清:

·职场生态——升迁不光靠努力

·在职场找回自我——从说“不”开始

·为过度的人情减肥——做一个清新职场人

·打响自我品牌——成为自己的职场伯乐

·跟着最好的人做事——肯定自己,不断精进,创造自信从容的人生

内容推荐

现代社会对职场女性要求越来越高,既要能在职场中干练应对,游刃有余,又要不失女性应有的优雅妩媚,华丽转换每一个社会角色。现代女性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修炼专属自己的独特气场,赢得人生的成功?

最具人气职场导师崔慈芬在这本《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中为现代职场女性提供了38个气场修炼术,让读者能够在思路里找机会,在职场中修气场。

《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鲜明的观点、丰富生动的案例和极具操作性的指导方法是本书最大看点!

目录

PART 1 升迁不光靠努力

 1/ 职场要得意,得懂得“洗经历”!

 2/ 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

 3/ “意气用事”是一种战术

 4/ 赢在另外的地方

 5/ 升迁生态很重要

 6/ 如何在信息时代绝地求生?

 7/ 职场怨言可以对谁说?

 8/ 资深职业人的跳槽艺术

 9/ 大学生对于猎头公司的认识误区

 10/ 职场向钱看?向前看?

 11/ 压力面试正流行

PART 2 打响自我品牌

 1/ 像小孩一样的CEO

 2/ 大家都做一样的事,为什么脱颖而出的是你?

 3/ 你的职业习惯,有没有遗传?

 4/ 拒绝职位的奢华

 5/ 乔布斯对职场人的启示

 6/ 职场的三年之痒

 7/“低级白领”职场波涛

 8/ 找回自我,从说“不”开始

 9/ 如何打响自我品牌?

 10/ 成为自己的伯乐

 11/ 名片的妙用

 12/ 想在上司的前面—在上司思路里找机会

 13/ 向下属学习

PART 3 为过度的人情减肥

 1/ 不当好人没关系

 2/ 做男上司的情人还是女儿?

 3/ 职场取悦病

 4/ 得罪她,理直气壮!

 5/ 新鲜人与上司沟通的基本心态

 6/ 该为过度的人情减肥

PART 4 答对职场选择题

 1/ 回小城市过活,是理想还是幻想?

 2/ 不当领导就代表失败?

 3/ 你必须认识的“上班恐惧症”

 4/ 专家比高管更值钱?

 5/ 高薪低就容易吗?

 6/ 职场前途跟着“性价比”走?

 7/ 你被“青年危机”吞噬了?

试读章节

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

“比尔·盖茨先生是中国的朋友,我也是微软的朋友。”2006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挺微软的一席话,让时任微软CEO(首席执行官)的陈永正受到格外的瞩目。尽管现在陈永正已离开微软,但当年立下的大功还是让业界津津乐道。前中国摩托罗拉董事长赖炳荣形容陈永正:“他说服力强、开朗,又有战略眼光。”许多人说跟着陈永正等于是跟最好的人一起工作,在这种人身边好处多多,例如,在这种人身边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还能够学习合作共赢的策略。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下,许多人后来也都有了相当不错的发展,有的现在也贵为老总了。和顶尖的人配合,你能学习到观察趋势以及如何与其共处。跟着最好的人做事,看久了也能慢慢学会了,自己也能肯定自己。就像参加比赛,越优秀的团队,越有可能赢得比赛。就算自己无法夺得个人奖牌,但是沾上团体金牌的光,也属名利双收!

角色扮演—创造价值&与团体互补

许多人担心自己的光芒会被别人掩盖了,所以“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也有人一直恃才傲物、愤世嫉俗、孤芳自赏。职场上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与价值,角色扮演很重要。

“你就是那个最棒的玉米”是我很喜欢分享的一则故事:

一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其中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

可是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

那株玉米自我安慰说:“等到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可是老婆婆一直没有摘它。

有一天,玉米绝望了,身上饱满的颗粒也干瘪了,眼看着就要烂在地里了。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来做种子,明年肯定能种出更棒的玉米来!”

当我们在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时,心里要想着这么几件事:

1. 工作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2. 如何秀出你的工作能力?

3. 人际关系重不重要?

4. 如何帮同伴、团队加分?

5. 上司或同伴是什么样的人?

6. 自己未来的职场新挑战是什么?

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有何好处?

在公司里,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团队或同伴视为“值得尊敬”的“自己人”。“自己人”是什么意思?就是“站在他这边”,凡事以他或团队的想法为主导。

CASE 1

很多人急于表现,急于知道自己何时能担大任,又能学习到什么,是否能被人看到。我在一个场合中遇到小帆,她在听完我的“选择你的伙伴”演讲之后,兴奋地与我分享她的经历。

小帆刚到公司时觉得自己很倒霉,跟了一位全公司公认人缘最差的上司。虽然小帆听到很多同事背后批评这位上司,但她还是忠心地帮他做事,一年之后小帆发现上司之所以被传人缘差,是因为上司的确在工作上有过人之处,惹来其他人的嫉妒和排挤。当公司里其他同事忙着搞小团体搞派系时,小帆一直依着“惜言如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做事,并且帮上司作好与其他部门的沟通。第二年,上司开始授权小帆去做一些跨部门整合的事情(小帆的上司据闻将被升职,上司希望小帆提早了解每个部门的策略及执行状况)。来听我演讲时,小帆开心地跟我说她已经被通知她也将跟着上司一同升职了,她可以比同期毕业的同学们早一步预知自己的成功。小帆职场上的机缘,就是来自于她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  CASE 2

当你和最好的团队一起工作时,也可以早一步实现目标。例如,近来亚洲有两家公司上演“双龙抢珠”戏码,抢着要并购同一家证券公司,最后出的高价创下了该地区并购史上的纪录。其中一家胜出的关键,除了价格之外,更震撼市场的是其提出的“员工安置方案”。

通常“并购”最让员工担心的是原本的福利待遇是否会打折甚至被裁员,但是被并购的这家公司拥有一支非常强的企划团队,于是“员工安置方案”在并购案谈判一开始就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一个并购方为了求亲成功,提出保障原企划团队工作权36个月,并且开出相当好的配股条件让原团队留下来一起打天下。据我所知,这个团队中有好几名大学毕业才两年的年轻人,他们就是跟了最好的人一起工作,借助团队建立自己的职场品牌,也把自己“卖”了个好价钱。其中一名年轻人小邓特别值得一提,他曾被同事在背后讥为“跟屁虫”。原本在其他部门的小邓特别欣赏公司里带企划团队的这位领导,就利用各种机会接近他,故意说些笑话逗他开心,有一天这位领导真的把小邓收编过来了。

现在小邓随着并购,身价也随之上扬。就因为“择木而栖”,小邓帮自己在职场上上了一个台阶,少了十年的奋斗。

跟最好的人一起工作,到底有何好处?最起码有:

1. 可以随时更新市场上或公司内的产品知识以及其他Know-How(如何去做)的精进。

2. 如果有其他机会来临时,你的机会就多了,也更有实力去把握这种机缘。

3. 借着别人,培养自己的眼光。

4.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建立自己的职场品牌。

与最好的人一起工作的两个黄金时间

不论你是职场菜鸟还是老鸟,都应该问问自己目前是否在跟最好的人一起工作。人生是一个U形曲线,两个重要的时间点分别是:

U形的左边顶端—25岁初入职场时期,此时自我实现的愿望非常强。若能与最好的人一起工作,将事半功倍。

从U形谷底往上爬时—46岁左右,此时自尊非常强,对同伴有特别的主见。

全球最不快乐的平均年纪是46岁,但研究又显示,中年之后变快乐的最大因素还是“年纪”。只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人在46岁之后可以因为个性比较成熟而开始回升进入第二个黄金期。在第二个阶段,金钱已经不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此时职场人认为攸关幸福的三点反倒是:是否在一家自己喜欢的公司待着;是否与最好的人一起工作;工作同伴的品格是否为自己所欣赏认同。

根据Occupations with the largest percentage growth expected through 2018(到2018年成长最大的工作职别调查),排在前两名的是生物医学工程师(Biomedical engineers)和网络系统分析师(Network systems analysts)。专家强调,这两项到时候最红火的工作都特别需要选择好的团队、好的工作伙伴,才能创造更高的效率与更大的成就。

特别提醒职场人:当你还是没什么特殊背景的一般职员时,千万不要有试图跟哪个部门的老板结成同盟的不成熟想法,不要轻信老板的许诺,不要急于强出头压过上司的风头,当然也不要过于谦卑而毫无表现,不要让自己陷入公司的人事斗争,人事的复杂永远比你想象的要深。不论你处在哪个职场年纪、哪种职场成就,都应该老老实实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每天都做一个“倒空的杯子”,虚心学习,争取与最好的人一起工作,自然能缔造黄金职场岁月。P7-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最好的人一起工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慈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32292
开本 32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