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贴近农业生产实际、贴近农村工作实际、贴近农民需要实际为宗旨,以通俗、简洁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牡丹皮的药用价值、生产动态、种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规范化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工技术等一系列基本知识。所介绍知识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使农民能看懂,能学会,用得上,易操作。
图书 | 牡丹皮栽培与贮藏加工新技术/农业科技入户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贴近农业生产实际、贴近农村工作实际、贴近农民需要实际为宗旨,以通俗、简洁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牡丹皮的药用价值、生产动态、种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规范化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工技术等一系列基本知识。所介绍知识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使农民能看懂,能学会,用得上,易操作。 序言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经数千年的传承研制,已赢得了世界医学的认可。中药材是中药产业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的良种选育和标准化种植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医药保健水平的提高和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和天然药物的巨大市场,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牡丹皮是我国常用中药材之一,性微寒、味辛苦,无毒。有清血、和血、散淤血、除烦热的功效,还有通经、解热、降压、止痛、抗菌消炎的作用,对治疗头痛、腰痛、关节痛、高血压也有良好效果。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牡丹皮作为我国中药体系内的一味重要组分,已经受到高度重视,其新的药用功效和新的药用成分已逐步发现,随着其有效成分提出技术的进步,其在充当中药配伍、中成药制造的基础上,作为成药中间体的有效成分的用量将逐渐扩大,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广泛的开发前景。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草药核技术与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的同志,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药材的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研究工作,为配合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我们编写了《牡丹皮栽培与贮藏加工新技术》一书,希望能够对有志于从事并通过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产业发家致富的农民朋友和乡村干部提供有益、有效、有利的参考和帮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在该领域内的研究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在此一并向他们深表崇高的敬佩和谢意。 本书的谬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牡丹皮栽培与贮藏加工新技术/农业科技入户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志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910170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0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5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130 |
高 | 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