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全面地研究了《礼记》文本及与《礼记》相关的先秦两汉文献,特别是郭店楚简等资料,从哲学问题的反思出发,深入探究了礼仪、礼制、礼文化的起源、结构、功能、价值,尤其是《礼记》呈现的意义世界。作者有关《礼记》的天道观、宇宙论、人生哲学、政治哲学,以及《中庸》的形上学与《乐记》的文化意义的解读,极富创见。

目录

小引1

第一章《礼记》的成书年代与思想定位6

(一)《中庸》等一四篇作者年代推定6

(二)《礼记》成书年代的分歧35

(三)《礼记》成为公认的经典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47

(四)《礼记》篇章分类55

第二章《礼记》对礼的意义的阐释(上)60

(一)《礼记》论礼的起源和“礼治”的根据6l

1.礼的起源与礼不忘本62

2.人情三态与礼治76

3.儒家礼治的基本原则90

(二)《礼记》论礼的结构、功能与形式1014

1.礼的结构104

2.礼的功能114

3.礼的基本形式152

第三章《礼记》对礼的意义的阐释(下)165

(一)《礼记》论儒家之礼的本质165

(二)《中庸》在《礼记》中的地位175

1.对“中庸”思想的理解175

2.“中”之超越义178

3.《中庸》在《礼记》中的地位185

第四章《礼记》的天道观和宇宙观197

(一)《礼记》的天道观197

1.先秦天道观的嬗变198

2.《礼记》的天道观207

(二)《礼记》的宇宙观224

(三)《礼记》的天道观和宇宙观244

第五章《礼记》的人生哲学254

(一)生命共存:“意义”与“感通”254

1.意义的概念255

2.横向同构:意义“共生”260

3.纵向同源:意义生成270

4.人生境遇:性与命276

(二)修养功夫:“修身”与“慎独”283

1.《大学》之道283

2.修身为本290

3.诚意、慎独294

(三)生命形态:境界及其外显307

1.人生境界308

2.生命形态320

第六章《礼记》的政治哲学331

(一)儒家政治哲学产生的背景331

1.三代社会及其国家形态332

2.宗法社会的结构与制度334

3.宗统与君统的张力:儒家生长的空间345

(二)“以教化政”的社会政治理想352

1.“以教化政”与人文理想352

2.社会政治理想362

3.礼制与刑律367

(三)儒家政治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与限制性375

1.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内圣外王”375

2.理想实现的限制性:受命者必“大德”385

第七章《乐记》及其文化意义395

(一)“乐”的含义与礼乐教化396

1.“乐”的含义及人生根据396

2.诗教、礼教与乐教406

3.乐教的历史背景414

(二)审乐观政及礼与乐的关系420

1.致乐以治心421

2.审乐以知政424

3.礼与乐的关系429

(三)乐教的文化意义438

结语:礼乐教化及其边界450

主要参考文献460

后记46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建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44400
开本 32开
页数 4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