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师生探讨经方应用的结晶,这是一部古今中外不少名医应用经方的经验之果。本书对医学前辈们的药方、剂量、临床应用心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所做的一切,就是把前辈们应用经方的宝贵经验接下来并传下去,对振兴经方医学,为新一代方家的茁壮成长铺就一条杏林小径。
图书 | 经方100首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师生探讨经方应用的结晶,这是一部古今中外不少名医应用经方的经验之果。本书对医学前辈们的药方、剂量、临床应用心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所做的一切,就是把前辈们应用经方的宝贵经验接下来并传下去,对振兴经方医学,为新一代方家的茁壮成长铺就一条杏林小径。 目录 甘草汤 桔梗汤 芍药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 甘草干姜汤 大黄甘草汤 甘草麻黄汤 半夏散及汤 甘麦大枣汤 桂枝汤 小建中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五苓散 防己黄芪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白芍桂枝苦酒汤 麻黄汤 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葛根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越婢汤 射干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四逆散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小半夏汤 大半夏汤 半夏厚朴汤 旋覆代赭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栝萎薤白半夏汤 麦门冬汤 猪苓汤 泽泻汤 枳术汤 白虎汤 白虎加桂枝汤 白虎加人参汤 竹叶石膏汤 栀子豉汤 茵陈蒿汤 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小陷胸汤 葛根芩连汤 黄连阿胶汤 黄芩汤 白头翁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大陷胸汤 麻子仁丸 大黄硝石汤 桂枝茯苓丸 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 下瘀血汤 大黄牡丹汤 大黄甘遂汤 理中丸(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茯苓甘草五味干姜细辛汤 桂枝人参汤 干姜人参半夏丸 四逆汤 真武汤 附子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大黄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 当归芍药散 当归四逆汤 当归贝母苦参丸 肾气丸 复脉汤(炙甘草汤) 胶艾汤 三物黄芩汤 黄土汤 酸枣仁汤 木防己汤 吴茱萸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续命汤 大黄廑虫丸 乌梅丸 温经汤 试读章节 甘草汤在口腔、咽喉疾病中应用相当广泛。如《圣济总录》以甘草煎浓汤热漱频服,舌卒肿起,满口塞喉,气息不通,顷刻杀人;岳美中曾治一人,咽喉痛如刀割,局部不红肿,以生炙甘草并用,二日痛苦失;权依经以本方治口唇溃疡(《古方新用》,83页)。本方虽然以口腔咽喉为经典运用目标,但临证不可局限于此,可将甘草汤视为皮肤黏膜的止痛剂与修复剂。除了口腔黏膜外,胃黏膜溃疡也同样可以用本方止痛。如日本著名汉方冢矢数遁明曾用本方治一男子胃痉挛,心下部剧痛,用吗啡而不止,急以甘草8g加水270ml,煎取180ml,喝两口后呻吟立止。又治胃溃疡心下部胀满痛苦、绞痛、嗳气、烧心、恶心,伴黑便,服甘草浸膏末2个月可健康地工作。(《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甘草酸进一步水解为甘草次酸。甘草次酸能增强胃黏膜的分泌功能,可保护溃疡面,服后能减轻胃溃疡症状,使溃疡面渐缩小。西药生胃酮即是甘草次酸制剂。 本方在其他方面应用也很多,如《千金要方》以之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外台秘要》以之救急疗瘦疾。《世医得效方》以之治小儿遗尿。《至宝方》以之治小儿尿血。《济阴纲目》以一味生甘草熬膏,名“国老膏”,治悬痈。潘文昭以甘草1500 g浓煎治毒蕈中毒之腹痛、恶心头晕、出冷汗,全身无力、呕吐。(新中医,1978;1:36) 甘草汤证以急迫疼痛为主证,若拘于甘草的清热解毒而认为必见咽喉红肿溃脓则谬矣!果真出现化脓,则单用甘草一味,难免势单力薄。故本方之咽痛比较单纯,无挟痰挟寒之征。《伤寒论》中主治咽痛的方子很多,相比之下,桔梗汤证有化脓之象,半夏散及汤证有痰、寒;苦酒汤证则以咽中生疮,声不出者为特征;麻黄附子辛汤证之咽痛,则为太少两感,阳虚明显;猪肤汤证之咽痛又为阴虚火旺。 甘草是经方中运用最为广泛之药,正确地理解甘草的应用规律很重要。仲景用甘草,有实际的意义,不能单纯认为是调和诸药。对此,日本古方派泰斗吉益东洞窥出了个中之秘,他认为甘草在经方中之用是:“主治急迫也。故治里急、急痛、挛急。而旁治厥冷、烦躁、冲逆之等诸般迫急之毒也。”(《药征》) 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长期应用可引起水钠潴留,出现水肿、高血压,甚至诱发心力衰竭,因此,久服应配合利水药。还可导致低血钾,对于低钾麻痹不应长期使用。临床也有利用甘草的抗利尿作用而将该药用于尿崩症的(辽宁中医杂志,1981;2:48)。刘寿永认为治疗阳痿不能用甘草,因为甘草提取物有雌激素样作用(辽宁中医杂志,1987;5:45)。另外,甘草汤中所用多为生甘草,炙品则效力缓慢。治疗咽喉病可采用慢慢呷服,以便药物与病灶充分接触,增强局部治疗作用。 P1-2 序言 本书是师生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完成的。书中不仅有古今中外不少名医应用经方的经验,也有编者的临床心得和经验体会。应该说这是一本师生探讨经方应用的习作。近几年来,有不少热爱经方的青年中医聚集到了我的周围,他们对经方研究的热情感染着我,他们应用经方的经验启发着我,他们收集的文献资料帮助着我,他们成为我的“编外研究生”,我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经方研究的团队。编写《经方100首》的动机就是在师生共同讨论中形成的。 本书的编写目的,一是为了普及经方。经方数量较多,但最常用的也不过百余首。能把这100首经方的组成与煎服法、方证与现代应用、经典原文和各家经验等弄熟了,则经方医学的基础也打好了。二是为了研究经方。经方的现代应用是我们最为关注的,这里有如何规范方证问题,有如何确定现代应用的病种及范围问题,也有如何正确利用他人应用经验的问题。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思路进一步理顺,将纷繁的经验进一步条理化,从而对经方的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这本书是师生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完成的。这里不仅是我本人的经验,还有许多学生们的经验。应该说,本书不是经方应用的定例,而是经方古今应用经验的综述。随着研究的深入,书中的许多内容还应将得到充实和调整。我们期待着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黄 煌 于南京中医药大学 书评(媒体评论) 黄煌 学经方并不需要绝顶聪明的头脑,但需要实实在在的眼光。 杨大华 经方是疾医的立身之本。经方应用值得花一生心血去研究。 温兴韬 经方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庄严 兴趣和不断的实践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从体质、方证、药证入手是学习经方的捷径。 赵立波 “心诚求之,择善而固执之”是我学习经方的信念。 肇永前 学习经方需要眼光,运用经方需要胆识,理解经方需要时间。 仝太峰 中医药其实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技术,经方正是其规矩所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经方100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547867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3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8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08 |
宽 | 168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