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预警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当前,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在盛世繁荣背后亦面临种种隐忧。如新体制所创造的增量财富不足以化解旧体制“黑洞”所制造的存量风险,未来坠落的可能不是美国鹰。而是中国龙。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将是对“中国智慧”的考验。改革未竟全功,国人仍需努力。“保持饥饿,保持愚蠢”,继续奋斗,才能续写下一个30年的光荣与梦想。

蔡哲远所著的《预警中国》试图通过梳理这个时代种种纷繁芜杂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为读者解惑。

内容推荐

在后金融危机的今天,社会公众普遍面临因财富缩水、就业困难、房价畸高等诸多难题导致幸福感下降,对未来感到迷茫甚或产生焦虑情绪。蔡哲远所著的《预警中国》试图通过梳理这个时代种种纷繁芜杂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为读者解惑。《预警中国》内容紧扣当下社会热点,有望做到学术与市场价值兼备。

目录

综合篇

 “做多”中国抑或“看空”中国?历史岔口之“双城记”

政经·民生篇

 北京离“首善之都”有多远

 精英与民众莫于傲慢与偏见中误读

 我们不需要有选择的“数目字管理”

 警惕公权的破坏性“创造”扼杀公民的“创造性破坏”

 “高官厚禄”或为戏言,阳光工资则是亟须

 高等教育“压缩式现代化”与产业结构的张力——探求大学生就业难之根源

 他们的问题与我们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的落实需要一场“伟大的博弈”

 房地产业或将步入“反省季”?

 钢市:告别“沸点”

社会篇

 我们时代的抑郁与癫狂

 今天,你不知情了吗

 其实,你有权不成功

 “富二代”:继承、超越抑或“垮掉”?

 每个遇难者都有自己的名字

 “一切皆可能”与“一切皆可疑”

 从“伪虎门”看“网络共同体”的兴起

文化篇

 重温阿信,继续奋斗,续写下一个30年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文学:大时代为何缺少大作品?

 中国作家的三重贫困

 “文化金融”:引爆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金融”:北京进军国际金融中心路演中的LOGO?

 文化产业:喜忧参半,在转型中振兴?

 一个人的王朝:“码字”何以成为亿万富翁

 网络文学:如何实现从边缘到主流的“穿越”?

学术篇

 不做总统,就做经济学家?——从“出场费”看经济学家市场的竞争

 学术“硅谷”何处寻

 功利化的大学还如何“仰望星空”

 “不差钱”或是易中天们“不平则鸣”的“底气”

 谁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从诺贝尔和百富榜谈起

思想·随笔篇

 惟优“秀”者才能生存

 英雄吁求的背后

 你是否感受到复苏的温和脉动

试读章节

“二百年来最有希望的日子,还是今天”

1978年,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做出历史性的“第一推动”,幽闭已久的市场之手重获自由;1992年,以南巡为契机,巨人之手再度点亮改革之火。21世纪初,“入世”将再次催生中国改革的早春天气,掀起改革的“第三次浪潮”,推动一场中国式的“明治维新”吗?

“在这部以西方为主的现代史里,中国处于边缘。这是‘文化’意义上的‘边缘’”,新千年前夜,经济学家汪丁丁守候在“历史的边缘”,另一位经济学家张五常则以感触的笔调写下:“惊回首,俱往矣!我要再说一次:二百年来,我们最有希望的日子,还是今天。”

曾长期领航世界船队,然在历史急流的转折处,“中国号”巨轮终因未能适时转向而被甩出主航道,从“世界的中央”深深坠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历经痛苦、迷茫,重又扬帆启程,并必将因而后来居上重享荣耀。

以“大历史”观著称的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1985年得出一个当时并不引人注目的惊人结论:“中国已经完成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过程”,这位学人不无乐观地认为,中国已可“在数目字上进行管理”。

华尔街的中国精英回来了,带着热忱与理想、不可替代的专业素养,然面临的挑战亦超乎想象:这是一个仅用十余年就走过西方100多年发展历程、被比作“赌场”的新兴转轨市场。虽处“地球村”时代,然血浓于水,“我们这一代人无论身在何处,其实在精神上都无法走出这种家国梦想”,这位投行家的表白在某种意义上亦是“海归”的共同心声。

新千年第一天,“数字英雄”张朝阳从容登上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讲坛:“跨越三百年的自卑”,以一种儒雅平和的心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这位出生于古都西安的中国“海龟”,以风险投资方式神话般缔造了一家被视为硅谷中国版本的互联网企业,在诠释财富与梦想的同时,更刷新传统商业规则与理念。

张的故事,只是“中国新力量”历史性出场的序曲。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战略性资产”与“外汇储备”,“海归”可谓适逢其时。身处“世界公民”的前夜,一个融合中西、兼具全球视野与中国关怀的社会群体正以主导性姿态进入中国中心舞台,尽管暂止于技术层面并可能“水土不服”。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历史上曾有“天下主义”传统的国度正逐渐走出“1840情结”的阴影,“重回唐朝”,与世界展开全新互动:既非俯视,亦非仰视,而是正视。“重组”中国:“一场永不回头的变革运动”

作为重组、再造中国的关键一步,“入世”无疑是中国现代进程中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

在历史面临大变动、大转折之际,我们一再与幸运女神失之交臂:发轫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爆发于法国的政治革命、造极于美国的思想革命。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写道:“这个经济世界不像英国经济那样发生爆炸,因为它缺少‘足够强大的、能使核心升压的外围地区’。”在鲁迅眼里“动一把椅子都要流血”的中国,改革类似于耗散结构,“入世”或是将“开放压力”持续内化为“改革动力”的催化剂,它“锁定”了改革路径,使之真正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即使你有“让世界停下来,我要下车”的冲动。是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里是地狱的入口,这里必须弃绝犹豫彷徨”。

“产权与交易费用是理解中国改革的钥匙”,张五常说得精彩,他亦曾告诫:中国渐进(改革)的话,印度这一关(指腐败制度化)就很难过。一个开放参照系的存在,无疑有助于节约改革成本。

正如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关系,历史惟在长期视角下才清晰起来,在短期视角下才可解释。翻开中国史册,是一串令人扼腕的失败改革记录,虽尽艰辛终未跳出“烙饼”或“钟摆”式历史循环的悲剧宿命。然而今天我们终有理由相信:中国正走出历史的“长隧道”(黄仁宇语)与“三峡”(唐德刚语)。

正如张维迎所言:“中国陷入动荡或者印度那样的制度性腐败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非理性的行为往往发生在缺少约束的封闭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就像企业与企业一样,国与国之间也面临着竞争。”

P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预警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哲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8631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