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与火的年代--中国人民五十年抗日救国斗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记述了日本帝国主义自1894年至1945年侵略中国的历

史过程,控诉了日本侵略者50年间,特别是8年全面侵华战争中的罪恶行径

,着重记述了朴实善良的中国人民在屈辱中觉醒,在觉醒中抗争,在抗争中

成长壮大,直到最后胜利的斗争历程,讴歌了抗日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

志士、民族英雄,收录了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诗歌300余首。本书也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序言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编著了这本小册子奉献给广大读者,以示纪念。

本书简要且系统地记述了日本帝国主义自1894年至1945年侵略中国的历史过程,控诉了日本侵略者50年间,特别是8年全面侵华战争中的罪恶行径,着重记述了朴实善良的中国人民在屈辱中觉醒,在觉醒中抗争,在抗争中成长壮大,直到最后胜利的斗争历程,讴歌了抗日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收录了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诗歌300余首。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已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记录。但是,今天的日本反动势力不但不向中国人民谢罪,反而肆意否认、歪曲甚至美化其帝国主义的侵略历史和殖民统治,诡称“侵入”是“进入”、“进驻”、“解放亚洲人民”,并胡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虚构的”,“满洲不是中国的领土”,“卢沟桥事变是中国人先开的枪”。把侮辱中国妇女的“慰安妇”说成是双方自愿的“商业行为”,把屠杀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的刽子手、战争罪犯供奉在靖国神社的神坛之上,说他们是“对天皇忠诚的模范”,“为国捐躯的英雄”,一批批内阁要员直至首相前去顶礼膜拜,频频为军国主义招魂。更有甚者,还在爱知县建立“七士庙”,把东条英机等7名被处绞刑的甲级战犯作为“殉国七士”供奉,还用中日两国文字刻着碑文,要日本人继承他们的“大义”。

历史胜于雄辩。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各国的罪行早已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铁的事实谁也抹杀不掉,谁也篡改不了。最近,日本又公然把中国领土钓鱼岛划入日本的版图,并明目张胆地插手台湾海峡事务,阻挠中国和平统一。我们不禁要问:日本究竟想要干什么!?历史上的日本军国主义曾是战争兴国、侵略成性的,今天的日本右翼势力又在野心膨胀,这是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不能不高度警惕的。

中国人民50年抗日救国斗争,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来的抗日战争的历史,是血与火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遭受侮辱、备受苦难的岁月,也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争、英雄辈出的年代。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用鲜血谱写的共同救国的血战史,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中国人民终于洗雪了国耻,扬眉吐气,昂首挺胸,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是民族的记忆。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0周年,但是,中华民族饱受侵略和欺凌的历史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日本强盗怎样践踏我们的国土,残杀我们的同胞,抢掠我们的财物;永远不会忘记那山河破碎、血泪斑斑、屈辱苦难的历史。中华民族是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不会忘记祖国历史的辉煌,更会牢记祖国有过的历史屈辱。日本右翼势力通过修改教科书,恣意篡改历史事实,以欺骗蒙蔽人民,用心何其毒也!我们有责任把历史的真实告诉人民,用科学的历史观教育人民。温故知新,我们绝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

走过去的是历史,留下来的是精神。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华儿女“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他们那为了全民族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他们那不畏强敌,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排除万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勇气概和斗争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并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发愤图强,建功立业。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中国近代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保守就要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战败割地赔款,于是更加落后。这种恶性循环直到8年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才得以扭转。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牺牲最深重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最终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这次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伟大的抗日战争,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之所以有这种结局,最主要的是因为中国有了无产阶级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始终高举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日救国斗争;在军事上进行了威武雄壮的人民战争;在经济上坚持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在国际上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使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进步力量的援助,同时又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和平不是乞求来的,必须通过斗争赢得和平;反对战争,但不能害怕战争,必须通过斗争来消灭战争。从晚清到民国历届政府,对于日寇的猖狂侵略总是妥协退让,得到的却总是帝国主义的得寸进尺,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大侵略。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变换的只是它的侵略手段和方式。毛泽东同志早就提醒我们,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雷公打豆腐——专找软的吃”。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绝不会侵略别人,但也绝不会容忍任何人侵略我国。对于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我们的态度历来是第一反对,第二不怕,并且也有能力、有信心用正义战争战胜非正义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会亡国,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历史告诉我们,日本侵略中国曾经步步得逞,并不是日本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力量,而是由于晚清政府和历届民国当政者的腐败无能,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侵略者可恶,但不可怕,可怕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无能,实行对外投降的误国政策。爱国将领何基沣曾经仰天长叹:“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抵抗。”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并组织全民族抗战,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是五四爱国青年喊出的响亮口号。它反映了人们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本质的认识。日本帝国主义惯用的侵华手段之一就是“以华制华”。一是利用中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妥协求安的弱点以售其奸;二是在中国大力收买民族败类,充当其走狗。这些汉奸走狗危害极大。中国人民憎恨如狼似虎的“日本鬼子”,也憎恨为虎作伥的“二鬼子”。因此,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必须肃清内部妥协求安的投降主义倾向,必须加强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要严惩那些见利忘义、死心塌地为帝国主义效力的汉奸卖国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重提日本侵略中国的那段血腥历史,不是为了算历史的旧账,那个账是算不清的;而是为了提醒人们,要从近代中国的历史中获得精神滋养和思想教益,以史为鉴,发人深省,认识现实,着眼未来。

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并不是好处,而是灾难,真正发战争财的只是少数垄断资本家。据统计,二战中,日本死伤约354.2万人。在日本每两家就有一人被拉去当兵,每四家就有一人死于战争。战争使200多万日本妇女失去了丈夫,几百万儿童沦为孤儿。

我们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国际主义者。我们知道,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行径,处在社会底层任人摆布的日本人民是没有责任的,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对于日本政府,我们也会把侵略中国的日本政府和主张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日本政府区别开来。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愿意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和则两利,斗则两害”。我们始终坚持中日友好方针,一直强调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现在摆在日本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必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防止侵略成性、战争成癖的右翼势力再次把日本人民绑在战车上,充当炮灰。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也必须保持高度警觉,而不能麻木不仁。否则,一旦日本右翼势力复活军国主义的阴谋得逞,必然会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并危及世界和平。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是对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的严峻考验。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中华民族迅速觉醒和空前团结,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因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目的,是要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同心同德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光荣传统。历史上,以身殉国、保节为国、精忠报国、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为国为民的崇高品德和光辉形象,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永远的丰碑。

爱国主义是民族的浩然正气,是中国人民伟大的人格和国格意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民族尊严高于一切,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信念。在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是战斗的号角,胜利的旗帜。聚集在这面旗帜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表现了同仇敌忾,与敌人浴血奋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奇迹。

爱国主义是一块试金石。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建功立业者,生为人敬,死为人思,名垂青史;损害、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走狗、民族败类,生为人唾弃,死后遗臭万年,“尸骨已寒骂未休”。

爱国主义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物质,也决不能没有精神。物质和精神犹如人之双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国魂;一个没有国魂的国家,人再多,也是一盘散沙;国再大,也不会有生命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我们的民族魂就是赤诚的爱国之心;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气节;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就是“中华复兴,从我做起”的使命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之所以能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战胜装备精良的敌人,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高高举起爱国主义的大旗,把千千万万人民大众动员和武装起来,筑起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层层火阵烧野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既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由爱家庭、爱家乡的情感升华而来。古人常常把故土、故里、故乡同祖国交融在一起,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要“爱国如家”。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爱国诗歌是从爱家说起的。这种热爱故乡的感情,随着民族和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逐步成为一种民族意识、集体心理和国家观念。人们要在国家这个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中从事各种活动,也就形成了相互协作,共同发展,荣辱与共,密切交往的关系。人们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改造自然,战胜灾害,抵御外敌侵扰,也就使国家的命运和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命运息息相关,血肉般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俗话说,“无国哪有家”,“国破则家亡”。爱家是爱国的基础,爱国是爱家的升华。一个不爱家乡的人,他能爱国吗?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他能为人民服务吗?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从爱家、爱家乡、爱岗位抓起,但又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上,而必须不断向爱国主义的高度升华。

爱国既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智。目前,日本政府违背承诺,在历史问题上“不认账”,在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不友好,在台海问题上有野心,致使中日关系出现了困难局面。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气愤。但只靠宣泄愤怒的情感,不仅无助于揭露日本右翼反动势力的真面目,反而会授人以柄,甚至伤害一些真心与中国友好的朋友,使“亲者痛,仇者快”。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还要善于斗争,要从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发展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高度出发,以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行事。

我们一定要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化为建国之行,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书记的“五个始终牢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血与火的年代——中国人民50年抗日救国斗争》是一本史文结合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祖国的昨天,珍惜祖国的今天,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作为生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OO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与火的年代--中国人民五十年抗日救国斗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玉卿//于源//李灵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50768
开本 32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0.6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5: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