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见证--200位亲历抗战者口述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血案,血证,血战;国难,国恨,国殇。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永远心痛的记忆,是永远无法忘却的血泪史!200位亲历抗战者、受难者和见证者口述历史,把当年血淋淋的罪行如实道来。记忆可以尘封,而历史不会;时空离我们再遥远,历史也不会走远。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国耻,60后的今天,中日关系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但中日关系再好,东条英机是战争罪犯是永远不能改变的!

内容推荐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永远心痛的记忆,是永远无法忘却的血泪史!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抗击列强入侵百年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北京青年报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以“我的见证”为题,把还健在的这场持续14年的战争幸存者、受难者、亲历者和见证者推向前台,口述历史,连续报道。他们口述的历史,犹如一曲曲幸存者哀悼遭难者的挽歌,又是一纸纸控诉侵略者的罪状,读来处处让人感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百姓带来的苦痛、耻辱和牺牲,以及战争给人们心灵留下的巨大的悲凉。

目录

甲子血祭:序《我的见证》  贾永  /1

为人类追求和平正义寻找历史的参照  张雅宾  /7

血案

 九一八事变:国耻勿忘警后人  /3

 平顶山惨案:惨绝人寰谁可知  /12

 七三一部队:杀人工厂如地狱  /20

 南京大屠杀:屠城血案证如山  /29

 “万人坑”:累累白骨的控诉  /37

 日军暴行录:惨不忍睹灭人性  /45

 细菌战:恐怖无边难重重  /52

 化学武器:惨无人道苦难诉  /60

 重庆大轰炸:狂轰滥炸无区别  /67

血泪

 “慰安妇”:母亲之痛伤天理  /79

 “开拓团”:移民侵略恶横行  /86

 “三光”:千里无人山河在  /93

 “人圈”:“集团部落”罪滔天  /101

 资源掠夺:无耻之婪蛇吞象  /107

 文化侵略:“奴化”教育蚍撼树  /114

 伪政权:最痛最恨是汉奸  /120

 强制劳工:飘落异乡饮国恨  /127

 黄河花园口:89万亡灵血作证  /134

 宜昌大撤退:中国的“敦刻尔克”  /139

血战

 东北抗联:白山黑水苦斗敌  /147

 卢沟桥:全国抗战第一枪  /154

 淞沪抗战:浴血奋战不言败  /161

 平型关:大捷美名扬四方  /169

 新四军:流水营盘铁打兵  /175

 武汉会战:波澜壮阔数英豪  /182

 台儿庄:一寸山河一寸血  /190

 长沙会战:六年四次大血战  /198

 黄土岭:“名将之花”凋太行  /205

 昆仑关:铁血丹心唱大风  /218

 百团大战:敌后破袭惊敌  /226

 远征军:千里扬戈征异域  /234

 常德会战:“东方斯大林格勒”  /245

 滇西反攻:雪耻救国战怒江    /254

 地道战:地下长城写奇观  /263

 地雷战:炸出传奇不虚传  /271

 敌后武工队:艺高胆大不简单  /278

 雁翎队:神出鬼没出奇兵  /285

 铁道游击队:钢刀插进敌胸膛  /293

 少数民族:万众一心战魔障  /300

 空军海军:惊天动海洒碧血  /307

 地下工作:虎穴狼窝破诡计  /313

雪情

 抗战中的重庆:永不屈服的“陪都”  /323

 抗战中的台湾:保卫宝岛卫中华  /331

 抗战中的港澳:万水千山总是情  /337

 抗战中的华侨:义不容辞中国心  /343

 南侨机工:粉碎封锁急先锋  /348

 飞虎队:鹰击长空展雄风  /356

 国际友人:援助中国正义情  /364

 苏联红军:铁流滚滚驱日寇  /372

 抗战中的大学:烽火摇篮育英才  /381

 抗战中的文艺界:战地黄花分外香  /389

 抗战中的记者:以笔为枪不畏险  /397

 中国人道:抚育遗孤不了情  /404

血祭

 受降:中国胜利理直气壮  /417

 东京审判:永未结束的审判  /423

 中国审判:宽大处理维正义  /431

 战犯改造:世界监狱史奇迹  /440

 国殇:青山有幸埋忠骨  /451

这正是我们中国人必读的记录(编后记)  /459

试读章节

1941年7月16日下午,下班时间过了,朱之盈也没回来。我去同事家打听,没有消息。晚上7点,来了一辆吉普车,下来几个日本兵和翻译,问我,这是不是朱之盈家,又问我朱之盈是干啥的?我说他是一个工人。他们在家里翻了一阵,什么也没找到,就把我带到牡丹江日本宪兵队。

我被扔在一间小屋里,发现情报站的张恩善同志的爱人和两个孩子都在。他们告诉我说,我老婶也被抓来了。

我明白,整个情报站都被发现了。

第二天,我被带去审讯时,见到了朱之盈。他被绑在屋里,衣服被打得破破烂烂,披在身上,整个人都成了血人,昏迷不醒。我把他晃醒,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带走审讯。

他们当着朱之盈的面打我,打得我满地翻滚,还把我的手脖子打折了。已经奄奄一息的朱之盈,用尽力气才说出了几句话。我听见他对日本人说,你们别打她,她是个家庭妇女,什么都不知道。

打完后,我被扔进了地下室。就这样被关押了10天。有一天,日本人又把我叫了出去,对我说,今天放了你,你去找你叔叔,找到,就放了朱之盈,否则,你这辈子就别想见丈夫了。我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走出了宪兵队,回家那10来分钟的路,我走了近1小时。

到家后,邻居不敢来看我。第二天,我找了私人医生,替我把骨头接上,然后用布缠上。那几天,我昏昏沉沉地,都不知道是怎么过的。只记得门口的人突然多起来,都是做小买卖的,我知道,那是日本人的密探。

有一天,母亲从哈尔滨领着三妹来了。对我说,你父亲叫他们抓来了141天后,父亲回来了,胡子头发老长,腰都直不起来。我们一家人抱头痛哭。父亲说,他们用各种方法打他,问叔叔的下落。父亲回来后,就一直吐血,一年多就死了。

其间有几次,从宪兵队放出来的人给我捎过信,要送衣服进去。后来,就再没见消息了。

情报站一共有7个人。据放出来的人讲,朱之盈他们是在一次发报后被抓的。但叔叔比较警醒,跑了。那会儿,牡丹江到处贴告示,抓叔叔。1942年,叔叔也被抓了。

后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托人打听,说朱之盈被送到哈尔滨宪兵队了。我去宪兵队找,把门的日本兵大刺刀一端,不让进。父亲到处托人打听,说,哈尔滨农村有个大监狱,牡丹江来的犯人都送那儿了。

P22

后记

这正是我们中国人必读的记录

——《我的见证》编后记

                   丁晓平

血案,血证,血战,血情,血祭;

国难,国耻,国仇,国恨,国殇。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永远心痛的记忆,是永远无法忘却的血泪史!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抗击列强入侵百年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北京青年报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以“我的见证”为题,把还健在的这场持续14年的战争幸存者、受难者、亲历者和见证者推向前台,口述历史,连续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同时将这些“口述历史”编辑出版,这是一件多么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啊,我们坚信,这是奉献给国人的一本好书——因为这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记忆!

当兵分六路、历时百日、行程5.8万公里、寻访到420位当事人的30位记者,圆满完成这段“与即将逝去的历史记忆赛跑”的时候,第一时间阅读完这200多位见证人(因篇幅有限,本书仅收入160余人)原汁原味的第一手史料的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一句话——这正是我们中国人必读的记录!

记忆可以尘封,而历史不会;时空离我们再遥远,历史也不会走远。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弹指一挥间,如今60年过去,中日关系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恩仇未全泯,相逢早一笑。但昨天就是昨天,今天就是今天。中日关系再好,汪精卫是中国的大汉奸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东条英机是战争罪犯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的侵略战争,给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些铁的事实是决不允许篡改的!

小人物,大历史。《我的见证》把这些血淋淋的罪行,由当年的受难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们如实道来,读了不能不激起人们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强烈愤慨,油然而生一种珍惜和平、热爱祖国的激情。60多年前,这些见证人,有的是手握钢枪在前线浴血杀敌的士兵,有的是当年被侵略者侮辱、屠杀的幸存者,有的是在敌后武装斗争的勇士,有的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有的还是稚气未脱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与中国人民一道抗日的国际友人与盟军将士……他们口述的历史,犹如一曲曲幸存者哀悼遭难者的挽歌,又是一纸纸控诉侵略者的罪状,读来处处让人感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百姓带来的苦痛、耻辱和牺牲,以及战争给人们心灵留下的巨大的悲凉。如今,这些生活在祖国乃至世界各个角落的战争的幸存者们,大多默默无闻,有的如果不是因为记者们的到访,将永远把这些悲伤的故事独自埋在自己的心底,不想也不愿为人所知,只愿默默地承受孤独与沧桑,默默地忍耐风雨与忧伤,直至走到生命的终点。而今,他们或她们都已经迈入人生的暮年(最小的67岁。最大的100岁,甚至其中数位就在记者采写和书稿编辑的过程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再过五年、十年,扪心自问,我们还能看到这些鲜为人知的战争记忆吗?我们还能找到这么多的见证人吗?而这一切还只是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留下的惨痛记忆中的一个个小小镜头,还有大量的人和事已碾作尘泥散落在祖国的大地上,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去抢救、去挖掘,去记录。由此,这场战争的见证者们,他们生命中可承受与不可承受的轻与重,又岂是这本《我的见证》所能承受的呢?!

知耻近乎勇,忘耻就受辱。隔着60年的时空,老人们或义愤填膺,或酣畅淋漓,或放声悲哭,或不堪回首,或小心翼翼地为我们打开了苦难的记忆之门,一个个辛酸的故事,一张张真诚的面孔,一枚枚郑重的红手印,历史的细节像玻璃的碎片一样在我们的眼睛里折射出民族苦难的光芒,刺痛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知道在他们平静叙说的背后,该是怎样的语言也无力形容的苦痛。《我的见证》给我们的启示和答案是——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无辜牺牲以及他们的痛苦和不幸,不应该就这样被静悄悄地掩埋在时间的尘埃里!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在遗忘和麻木中快乐度日,而应该为那些被战争铁蹄践踏蹂躏的底层的人们包扎情感的伤口,把民族的苦难记忆转化为制止罪恶、反对战争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

隔海为邻,日本就在海那边。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善良宽容的民族,中国人民不是狭隘的复仇主义者。张学良将军生前曾跟日本人说:“我自己的一生是被日本人毁灭了……日本军人疯狂到那样,不但对中国人,对他们本国的元老都敢杀。我在想,日本这个国家在经历了那次世界大战后,能像现在这样的存在,这是日本的幸运。”但日本朝野不少人昧着良心至今不肯认真反省过去犯下的罪恶,对历史已作定论的侵略战争的认知长期遮遮掩掩,一些极右势力甚至欲盖弥彰,千方百计地美化其侵略的历史,这让曾遭受其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对它怎能放心?!

“人类反对强权的斗争,就是记忆反对遗忘的斗争”(米兰·昆德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祖国和平崛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同样需要继续发扬万众一心、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伟大抗战精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用血和泪写成的《我的见证》,正是我们中国人必读的记录!

2005年7月7日于北京平安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见证--200位亲历抗战者口述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北京青年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18566
开本 16开
页数 4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