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赶马的老三/韩少功作品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梦案

当时我特别忙,夜里很少做梦。脑子里少了些古怪的夜间精神演习。不免有些空洞和乏味。凡做过的梦,我也很难记住,只要在梦醒一刻不紧紧追忆,梦便如曝光的胶片,图影转瞬即逝并且一去不返。朦朦胧胧的恐怖或甜蜜,马上在清醒的思索中瓦解,再也不可能找回来逐一重温。老人们说过,记梦最不好,伤身子,折阳寿。我妻子就笃信这一点——自从人到中年,凡从外面听来的民间真理,她都在饭桌边大力宣传并且坚信不疑。

这一次的梦有些特别。梦的前半截已经曝光,一片灰白也许掩盖了很重要的来历和前因,现在只能随我去猜想。我能记住的,是当时我喊不出声音,身子软软的不能动弹,眼睁睁地看着门开了,放进来一片逐渐宽大的月光。我似乎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回首之际一个黑影已经立在我的床头。我隐约看见他油光闪亮的臂膀,还有手里一件形状不明的东西——但我的眼光发直,鼓足劲也没法看清那东西是什么。

他似乎还未完全弄清床上的情况,先是朝我的脚那一端摸索,被椅子撞了一下。然后,他似乎明白了目标在哪里,黑影朝我的头部笼罩而来。我觉得他的身影有点眼熟。我不敢呼吸也不敢往下想,直到他突然举臂的一刹那,才总算挣脱了浑身僵硬,在生死关头调动了神经。

有床头灯与铁器相拨的声音。床头灯是我随手抓拉来的。又是一次掌心中的震颤,我感到手上空了,床头灯不知如何从手中飞了出去,也不知飞向何方。但我已滚下了床,碎碎瘪瘪的声音从喉眼里挤出来:

“你要做什么?你是什么人?”

黑影犹豫了一下。我抓住这个机会站稳了,朝门外亮灼灼的满地月光纵身跃去,大喊了一声:

“救命——”

我觉得自己好糟糕。我身强力壮,每顿饭都不好意思地盛上三四碗,而且当时门后就有铁铲和哑铃,完全可以用来捍卫男子汉的脸面,为何我竟然吓得如漏网之鱼过街之鼠?还可耻地大呼“救命”?至少,我应该叫出一些豪壮些的话,比方说“我裁了你”、“你等着杂种”什么的。

我一喊,就幸福万分地醒过来了。

我胸口咚咚跳,浑身大汗,痛快淋漓地享受着噩梦初醒时的庆幸感和安全感。我起床撒了泡尿,小心地查看了一遍。门已经闩得紧紧的,很好。窗子上的安全栅也未遭破坏,同样很好。门外依然月色空明。

我说过了,这一次的梦有些特别。梦境清晰而牢固,一出现便如经过定影处理,绝不变化褪色。当我辨认这些图景时,虽然光色嫌暗,但图景中那桌子,那蚊帐,那窗口婆娑树影和明亮月光,仍然真切在目。我只是没法看清凶手的面孔。这很可惜,假若这梦是真的,我等一下要去向警察报案,不是缺乏最关键的侦破线索么?当时我如何慌乱得没有将他从容地打量一眼?

他向我高高举起凶器之际,我未看清他的脸。

这个人是谁?

我睡不着了。似乎需要仔细想一想,谁有亡我之心?这几年我得罪过什么人?

我觉得这个梦绝非毫无来历,绝不是电影公司跑片人迷了路,把某个武打片错误地投送到我脑袋里。它必是上天赐给我的一个警号。

只是这个警号残缺不全,需要我补充一些想象和推测,才可真正读解。

这个填空作业固然有趣,但有些累人。我想起了两条漂亮柳眉,一张小白脸,是秦某人的。此人是我几年前认识的一位文学青年,某县文学社团的头,领导着更多准文学青年。听说我迁居海南,他邮寄了一包干笋给我。初来乍到,我不知邮局在哪里,也没工夫去领取邮包,便没有享受到他遥远的敬爱。紧接着,他就跑来海南谋职,靠一通表爱心献忠心的慷慨陈词,进了我们的公司。

公司里两位知识女性,抽着香烟,极力抨击他的男士系列美容霜以及他对任何陌生人的文学辅导癖。他腰间一大串钥匙,响得耀武扬威,也被激进派女士们讥讽。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后,他去为公家买保险柜。买价竟比一般市价高出一大截。第二次,他去为公家买收录机,刚买回来磁带轮就不转了——而这心肝宝贝算是公司第一件奢侈品。大家急着催他去退换,他支支吾吾磨磨蹭蹭,又喝茶又擦皮鞋又说要去医院治牙痛,才引起了大家的怀疑。

我找他来问话。他看来还无惯犯的沉着,频频照过镜子的小白脸被我一盯,就有些发硬,五官各行其事互不配合,比方说嘴先一步笑了。眼睛还迟迟地不去响应。

他供认不讳,称自己已在多次购物时吃回扣——包括回扣过脸盆、镜子、长统套靴、手表等等。这当然令人气愤。公司草创时期,正穷得像个人人勒紧裤带的知青户。有次要印份资料,为了争取便宜几十块钱,我们几乎找遍了全市所有的印刷厂,被毒辣的阳光晒得头昏眼花。女士身上晒起了泡,更是连呼惨惨惨。

我们严明法纪不能留他。他听了我们的决定,倒也没什么,在双膝间搓手,说了些表示理解和感谢的话,诸如很高兴接受同志们的宝贵礼物之类。这些多年前的政治套语,弄得一场谈话如同再次发动“文革”。他还熟练地用了繁多的形容词、介词以及副词,使我不知如何应付。

他走了,约摸两个多月后,不知从哪里寄来一封信,把我骂得狗血淋头,声称他将写长篇报告文学揭我的老底,声称他在中央军委有朋友有亲戚,还说他不光勒令我给他赔钱,还必须记住上有老下有小,你小子放明白一点云云。

尽管我在同事面前对此装得满不在乎,但瞥一眼女儿上学去的小小背影,还是有过担心的一闪念。真来黑道怎么办?真下毒手怎么办?我后悔没及早警觉他“老师”前“老师”后的恭敬以及问我要不要平价外汇的殷勤——大凡过分的殷勤都值得怀疑,都不是无偿的供奉,若没有同样卑鄙的回报,终会成为一份份仇恨的零存整取。我活来活去,算是明白了这一简单规则。又过了很久,他终究没露面,只是不知从何处寄来一张他冠有五六个“理事”、“助理”之类头衔的名片,狠狠回击我的蔑视。

听人说,他还真发了,办过小报,开过服装厂,贩卖过玉石,还打算去香港或泰国……但他始终未曾露面。我多次在大街上睁大眼睛找他,也没见过他的影子。海口这时正处在开放的热潮,全国各路英雄来此大显身手。整个城市如同百慕大,任何你身边的熟人都可能突然消失然后永无音信,而你根本记不起来的某位故旧,不知哪一天就突然冒出来,敲响你的房门,拍拍你的肩膀,让你大吃一惊。他们都可能甩出头衔堆砌的名片。那些头衔排列如同诗行。值此诗刊一家家倒闭之际,名片成了最权威最荣耀的抒情诗。

我等着姓秦的来算账。我总算在街上撞见他了,揪住他的胸口,差一点就揍得他手舞足蹈。我很快发现自己揪错了——那个人并不太像秦,只是从浙江来的一位旅游者。我向他道歉。

……

P1-5

目录

自序

梦案

老狼阿毛

方案六号

八○一室故事

是吗

兄弟

报告政府

山歌天上来

自麂子

生离死别

土地

末日

西江月

第四十三页

生气

赶马的老三

怒目金刚

山那边的事

枪手

序言

眼前这一套作品选集,署上了“韩少功”的名字,但相当一部分在我看来已颇为陌生。它们的长短得失令我迷惑。它们来自怎样的写作过程,都让我有几分茫然。一个问题是:如果它们确实是“韩少功”所写,那我现在就可能是另外一个人;如果我眼下坚持自己的姓名权,那么这一部分则似乎来自他人笔下。

我们很难给自己改名,就像不容易消除父母赐予的胎记。这样,我们与我们的过去异同交错,有时候像是一个人,有时候则如共享同一姓名的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他们组成了同名者俱乐部,经常陷入喋喋不休的内部争议,互不认账,互不服输。

我们身上的细胞一直在迅速地分裂和更换。我们心中不断蜕变的自我也面目各异,在不同的生存处境中投入一次次精神上的转世和分身。时间的不可逆性,使我们不可能回到从前,复制以前那个不无陌生的同名者。时间的不可逆性,同样使我们不可能驻守现在,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再次变成某个不无陌生的同名者,并且对今天之我投来好奇的目光。

在这一过程中,此我非我,彼他非他,一个人其实是隐秘的群体。没有葬礼的死亡不断发生,没有分娩的诞生经常进行,我们在不经意的匆匆忙碌之中,一再隐身于新的面孔,或者是很多人一再隐身于我的面孔。在这个意义上,作者署名几乎是一种越权冒领。一位难忘的故人,一次揪心的遭遇,一种知识的启迪,一个时代翻天覆地的巨变,作为复数同名者的一次次胎孕,其实都是这套选集的众多作者,至少是众多幕后的推手。

感谢上海文艺出版社,鼓励我出版这样一个选集,对三十多年来的写作有一个粗略盘点,让我有机会与众多自我别后相逢,也有机会说一声感谢:感谢一个隐身的大群体授权于我在这里出面署名。

欢迎读者批评。

韩少功

2012年5月

内容推荐

《赶马的老三》是韩少功作品系列第三卷,中短篇小说集(1994年—2016年),收录作者1994年—2016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梦案》、《报告政府》、《第四十三页》、《赶马的老三》等十九部。本次再版,增加了《山那边的事》、《枪手》。

其中,《第四十三页》2009年获第四届《北京文学》奖;《赶马的老三》获2010年度第八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2011年获首届萧红文学奖;《怒目金刚》获《小说选刊》2009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2011年获第五届《北京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山那边的事》获第十五届百花奖;《枪手》获《羊城晚报》花地文学榜2017年度短篇小说金奖。

编辑推荐

恢复型和引进型的文学潮流过去以后,现实的深水区,思想的迷踪地,都构成了新时期文学所面临的更大挑战。中短篇小说集《赶马的老三》中,作者韩少功以本土生活为血肉,以现代哲思为精魂,融合本土和域外多种小说美学的经验与手法,显示其一贯的先锋个性,回应时代的精神逼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赶马的老三/韩少功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少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62628
开本 32开
页数 5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8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36
CIP核字 2017117151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47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