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宦官的历史/中国社会史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了大约奴隶社会初期的夏商时期王室的宫廷直至清王朝,宦官这一角色以及宦官制度的起源、发展与消亡。宦官,习称为太监,是指古代宫廷中侍奉君主及其家族的成员。宦官一般由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子充任。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宦官与宦官制度始终与君主专制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整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有助于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古代历史。

内容推荐

我们可以得到下列数项结论:一、宦官是自卑的,因为他们没有生育能力;二、宦官没有高深知识,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接受高深教育;三、宦官多少都怀着对常人的仇恨和报复心理,因为他们曾因贫苦而被阉割;四、宦官缺少远见和伟大的抱负,因为宫廷生活极度狭窄和现实;五、宦官缺少节操,因为宫廷轻视节操,有节操的人在宫廷中不能生存。所以,当宦官一旦掌握大权之后,我们就不能希望他们比外戚和士大夫更高明,那超出他们的能力。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集权体制下的毒花

 一 毒花探源

 二 源出寒门

 三 最下贱的奴仆

第二章 毒花的绽放

 一 从宫刑到定制

 二 典章制度的完备

 三 行走于宫廷与朝堂之间

 四 恶性膨胀

第三章 畸形人生

 一 变态心理 

 二 寻常人梦

 三 悲凉结局

第四章 权宦与英宦

 一 权宦之家

 二 帝国英宦

第五章 玩火者必自焚

 一 挟制天子

 二 愚弄朝臣

 三 鱼肉百姓

 四 通敌倾国

结语

试读章节

阉宦———即宦官,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中国的宦官,从可记载的信史开始,便屡屡见于正史野集,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

但是,宦官并不是中国惟一的独特的历史现象。

据考,宦官具有很强的世界普遍性。距今三四千年前,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印度王国,都曾出现过宦官这一特殊群体。

在欧洲古希腊时代,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名著《历史》一书中,就记载了当时王宫宦官的一些情况。希罗多德还指出,当时希腊的宦官,来源于西亚的波斯帝国。那时的波斯人认为,被阉割后的宦官比一般人更值得信赖。早在公元前6世纪,著名的波斯王大流士,就曾向巴比伦和亚述地区索要阉割男童,仅一批就达500名之多。而且,当时在希腊亦出现了专门贩卖幼儿的商人。他们四处诱拐未成年儿童,把他们阉割后,再转手贩卖给王宫,以牟取暴利。也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贸易了。

稍后的古罗马帝国,宦官在王宫就更加常见了。翻阅史籍,我们不难发现,在克劳帝乌斯、尼禄、维特利乌斯当政时,宫廷中都有大批的宦官当差。著名的暴君尼禄甚至还宣布和宠信的太监斯普里斯结婚,同时任命宦官彼拉哥主持特务组织监视权贵和百姓。后来的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的宫廷中,也有一批宦官先后被委以重任。

东罗马帝国时代,宦官更是罗马皇帝不可缺少的政治助手。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魏特夫先生在其代表作《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指出:“太监掌权在4世纪的拜占庭已经充分形成一种制度。”在东罗马帝国时代,太监占有了大部分部门的职权。在当时的十八等官制中,他们可以担任八级官职,被称作是“皇帝可信任的阶层”,可以充当指挥疆场作战的高级将领。东罗马历史上的名将纳西斯、所罗门,都是宦官出身。而宦官尤斯塔修斯·西米尼努斯和尼西塔斯,也成为名噪一时的海军统帅。宦官还被东罗马皇帝任命为政治军事改革的主事人,宦官出身的主计官尼西福罗斯就是东罗马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最令人称奇的是,在东罗马帝国,有不少宦官还当上了宗教首领。历史学家伦西曼曾考证过,那时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大部分大主教都是宦官”。东罗马帝国的宦官擅权,使得皇帝也成为了宦官们的掌中之物。所以,著名的史学家阿米尼努斯讥讽说,公元4世纪的东罗马君士坦丁乌斯二世“大部分权力”都归宦官尤塞比乌斯“掌握”,皇帝成为傀儡,而东罗马也变成了“太监的天堂”。

非洲的宦官也有悠久的历史。

日本学者三田村太助在《宦官的秘密》一书中指出,在古代埃及,经常有寺庙僧侣们将用低价买来的6岁至10岁的男性小奴隶,用当地的医术阉割,然后用昂贵的高价卖到王宫和贵族府第,以此营生。魏特夫先生从《埃及语字典》等所引用的金字塔文件中,推断可能最早在公元前1500年时的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埃及就有阉割的人。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尼罗河流域的宦官现象可能长期延续下来。

在古老的亚洲,西亚和阿拉伯世界曾经是宦官现象流行的地区,所以魏特夫曾将“中国和近东”,并列为政治宦官猖獗的两大区域。《东方专制主义》一书曾推测古巴比伦《汉漠拉比法典》里所提到的称为“季塞奎姆”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当时的宦官。如果这个推测得到证实的话,那么西亚最早的宦官应当出现在公元前12至15世纪之间。

到阿拉伯帝国兴盛时期,西亚、近东的宦官群体更是成为政治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活跃一时。美国学者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说到,到8世纪初时,阿拉伯帝国的宦官制度,随同闺房制度一起完善起来。“第一批宦官,大多数是希腊人,而且阿拉伯人是仿效拜占庭人的宦官制度的。”闺房制度相当于中国的后妃制度,阿拉伯后宫佳丽之多,我们从寓言故事《一千零一夜》中可以略窥一斑。希提同时推断出,在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极盛时代(公元750~847年),首都巴格达王城的三分之一供皇宫内的内眷、太监和特等官吏使用。另外,据有关的史书介绍说,当时的白人太监,称为塞拉里克(Selamlik)。还有大约600~800名黑人太监,掌管着后宫后妃们的日常生活,由于丧失了性功能,得以和嫔妃们接触。

在古代土耳其和古印度,宦官专政也曾盛极一时。有关历史记载表明,土耳其苏丹曾任命白人太监为宫廷学校的校长,专门用来训练国家文武官员,白人太监甚至被任命负责保卫苏丹私人宝库的最高官员,将教育、人事和财政大权全交给宦官。

在古印度王国,宦官称为“霍查”。那时南亚次大陆上小国林立,每一国国君都妻妾成群,役使了大量太监在王宫劳作。据说,有的小国宫廷宦官达到两万人之多。我们从玄奘西行记载中就能大致体察到这一现象。

印度的宦官一直延续近现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大城市德里、加尔各答和孟买等,尚存约10万阉宦,他们拥有数世纪前遗留下的特权,可以乘坐车辆不付车钱等。

中国周边国家中,古代朝鲜和古代越南,也曾出现宦官现象。

中国元朝时有两名载入史册《元史·宦官传》的名阉,其中之一的朴不花,原来即高丽宦官,他和高丽出身的元朝皇后奇氏一起来到元朝大都,和奇氏“情意胶固”,后来受到皇帝宠信,成为元顺帝时的权阉,元朝的覆亡很大程度上是拜他所赐。古代越南也有不少男童从小就被掠卖到中国内地为宦,明朝初年朱元璋对“安南”(包括今天的越南及周边地区)不断用兵,许多越南小孩作为战争俘虏被进贡到内地阉为宦官。明成祖朱棣时,越南宦官阮安受到重用,成为建设新都北京城的主管。明王朝还不止一次向高丽、安南王朝索要进贡阉人,这在客观上刺激了越南、朝鲜的宦官群体,使得他们不断壮大。《明实录》中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一次就向朝鲜索要宦官200名,朝鲜宦官现象也可见一斑。P10-13

序言

宦官,习称为太监,是指古代宫廷中侍奉君主及其家族的成员。宦官一般由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子充任。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宦官与宦官制度始终与君主专制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整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宦官起源极为久远。根据现有资料推测,大约夏商时期王室的宫廷中就已经出现了宦官这样的角色,早期的宦官制度也随之出现。

先秦时期,宦官被称为寺人,主要来源于战俘与受过宫刑的罪犯。宦官的职责主要是负责王宫勤杂事务,地位极其低下。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个别宦官的干政现象,其社会经济地位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总体来说宦官的势力还比较弱小。

秦汉时期,这个时期是宦官与宦官制度的成熟阶段。宦官的称号出现,宦官开始具有亦官亦奴的双重身份。宦官集团形成,汉代宦官主要归入少府、大长秋两大系统管理,并且开始干预国家政务、司法、军事等几个方面事务。东汉时期宦官的经济、社会地位与前代相比,也有了较大提高。宦官干政开始制度化,东汉的宦官干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灭亡进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宦官与宦官制度在汉代的基础上被继承下来并继续向前发展。三国两晋时期,由于统治者汲取东汉教训,压制宦官势力,宦官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较前朝都有所下降。南朝由于世族势力强大,对宦官势力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南朝四代始终罕见宦官干政现象。北朝则相反,宦官势力此时得到了较大发展,宦官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宦官不仅把持内廷高官,而且出任地方长官,宦官的经济、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宦官干政现象严重,如北魏的宗爱、刘腾干政,给当时的政局与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唐宋元时期,唐代宦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汉代以来的少府与大长秋宦官系统,被统一归为内侍省。中唐以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出任地方监军,形成了一张从地方到中央的宦官监军网。同时,设立枢密使,由宦官出任,枢密使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国家决策。内侍省、神策军中尉制、枢密使制,并称唐代三大宦官制度,使得唐代宦官干政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唐代宦官集团兴盛一时,高级官员的任免、甚至皇帝的废立,尽操诸宦之手,宦官的经济、社会地位也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宋元时期,唐代的宦官制度基本上被继承下来。不过,由于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元代内廷任用贵族管理,宋元时期的宦官势力有所削弱,在政治上鲜有作为,社会地位也不高。

明代,是中国宦官及宦官制度发展的巅峰时期。上层宦官被正式称为太监,宦官集团的主管机构是二十四衙门,首脑是司礼监太监。明代的宦官全面介入国家生活,包括政治、司法、经济、外交、工商业等各个方面,尤其是通过掌控司法大权,进而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给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明代宦官的干政出现制度化、持续化等特征,权阉亦是接二连三,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的经济、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清代,宦官被统称为太监。鉴于前明宦官为祸之烈,清代对宦官势力大加裁抑。清初设立十三衙门管理,康熙年间废除改归内务府管理,并且制定出了详细的制度严格限制宦官活动,宦官的人数始终在二三千之间。清代,宦官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始终被界定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上。只是在清末,才出现了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少数几个宦官干政的现象。

在权阉干政,给社会政治、经济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历史上宦官中也走出了不少英杰之士,东汉的蔡伦、后唐的张承业、明代的郑和、清末的寇连材等。他们以自己的睿智与正义之气,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摧毁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同时也埋葬了延绵数千年的宦官与宦官制度,宦官随之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后记

宦官专政的原因

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宦官,古往今来的政治家、学者、士人对此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宦官与宦官制度在中国存住了数千年,对其评价绝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叙述清楚的,需要辩证对待这一事物。

本书中已对此作了不少相关的论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只足作一疏理和总结。

中国宦官发轫于先秦,盛f两汉,唐代开始膨胀,至明代恶性膨胀到顶峰。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宦官生命力如此顽强?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讲究血统的国家,这种对血统纯洁性的崇拜,滥觞于原始社会的生殖器崇拜。早期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生殖器崇拜,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成了对繁衍了孙的期待,这种期待正是后来儒家思想中“孝”的中心所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一般平民百姓来说,保持家族血脉的代代柏传是头等大事,《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容貌绝佳、多才贤惠,但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出众的女子因为不能为夫家生养后代而被休回家,后自尽,酿成了一段千古悲剧。普通人家如此,帝王更是对此事极为重视,因为繁衍后代,是芙系剑祖宗社稷安危的人事。所以,历代皇家经典都对皇帝的婚姻作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周礼》是最早对皇帝婚姻规范的经典。唐代规定,后宫皇后一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人,婕妃九人,关人九人,才人九人,宝林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共一百二十二人。但是,后宫中的人数实际上远远超出这个数目,史载后宫佳丽三千,应陔是当时真实情况写照。这种重视子孙后代的民族文化心理,强调血统的纯洁性,使得中围古代男性放纵自己的原始欲望,并且通过一夫多妻制来实现。

经过漫长的文化沉淀,伴随着儒家文化逐渐走向主流,这种文化心理逐渐演化成本士传统重要的精神现象。所以,皇帝后宫佳丽三干,男子三妻四妾,都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后宫,为了保持皇家血统的纯洁性,需要一种介于男女之间的中性人,既可以担负后宫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又可以管理数目庞大的年轻女子,宦官正是二者最合适的特殊人选。所以,我们说,宦官的出现,首要的原因是本上传统独特的生育文化所致。

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是宦官得以生存的天然土壤,这是第二个原因。众所周知,在封建专制社会,皇帝一人集立法、司法、行政三项大权于一身,权力无限放大膨胀。不过,帝王终究也是凡人,他不仅要处理身边堆积如山的政务,还要不时防范身边大臣、外戚、甚至子嗣对自己皇位的窥伺,所以不得不借助一股力量来保护自己、打击对手,而长期跟随皇帝、又无子嗣后代的宦官,便成为皂帝最可信赖的帮手。

处理国家政务、参与重大决策,这是宦官帮助皇帝的首要任务。汉代设立的少府、大长秋宦官机构,最初即是皇室的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日常的政务,中常侍一职更是典型皂家秘书。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立的尚书令、中书令,其职责也是协助皂帝处理一些文书政务,到了隋唐时期演变成了中央三省,而最初担任尚书令、中书令的都是宦官。唐代设立的枢密使,更是把宦官参与国家政务决策当做一项制度合法化了,任枢密使的宦官都位高权重。到了明代,宦官不仅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而且通过掌握批红大权、司法权,实际上成了皇权的代言人。

监察视听,充当皇帝的第三只耳朵。使用宦官来监视大臣千孙,这是历代皇帝的惯用手法,而且这种于法到后来愈演愈烈。两汉时期,设立中傅一职,任用宦官专门监视太子及诸侯王的一举一动。“中傅,宦者也……出入王宫,在王左右,亦主傅教导王。”(《资治通鉴》)据《后汉书·清河王刘庆传》记载,刘庆对皇帝派到府上的宦官,礼节周到,言听计从,生怕得罪宦官惹来杀身之祸。到了唐代,唐玄宗更是在长安城的安国寺附近建造了一间大房子,把皇了皇孙都圈在里面,派宦官看守。宦官监察视听,到明代发展到顶峰,以司礼监为首的宦官集团,利用皇帝的信任,通过锦衣卫、东厂两大特务组织,大肆监视、任意逮捕大臣,上至王公显贵下至普通百姓,无一幸免。

利用宦官打击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势力,是皇权统治的需要,这是宦官现象得以长盛不衰的第三个原因。汉武帝时,任用宦官为尚书参与政事,就是为了削弱宰相的部分权力。到了东汉,皇帝利用宦官打击外戚更是成为当时一大特色。和帝以后宦官、外戚轮流专政,双方争夺近百年。宦官利用皇帝的支持,将窦宪、邓骘、梁冀、何进等外戚集团先后击败,宦官集团屡屡获得胜利。唐代,尤其是玄宗以后,面对日益强大的外朝官僚体系、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皇帝绞尽脑汁,不断强化宦官体制。皇帝设立监军以监视地方藩镇,不断扩充装备精良的神策军控制京畿地区,设立左右枢密使牵制外朝宰相。这些措施有力地牵制了外朝官僚集团,唐朝能够持续近300年,应该说宦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帝王通过任用宦官,打击、钳制潜在的敌对势力,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就以宦官势力最为兴盛的东汉、唐、明三朝为例,由于宦官势力强大,东汉的外戚集团企图夺取政权的图谋被粉碎。唐代藩镇势力在中唐以后1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宦官监军而发展缓慢,大大延缓了唐朝灭亡的时间。明代宦官在促进对外文化、经济交流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过,在专制统治下,宦官干政的弊总是大于利,这也预示了皇帝在利用宦官的同时,其实也替自己掘好了坟墓。与家奴共天下,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宦官干政恶果

长达几千年的宦官干政,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性。

扰乱政局。历代上层宦官集团,大多数是腐朽政治势力的代表。他们掌握大权之后,往往大肆干预国家政务、迫害正直官员,卖官鬻爵,收受贿赂,鱼肉百姓,从而给封建国家的政治、社会秩序以极大的破坏。

祸乱国家。宦官集团作为统治阶层中最腐朽、落后的一部分,一旦手握大权,常常从一己私利出发,置国家、黎民百姓于不顾。他们或离间君臣,或残害将帅、忠良之臣,或充当特务,甚至勾结外敌、卖身求荣。尤其是在王朝的没落阶段,这种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每一朝的没落时期,都有宦官出来乱政加速王朝的衰亡。如东汉的十常侍,唐末的田令孜。

危害民间。宦官集团一旦专权,必然追求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相应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宦官集团往往抢占民田,掠夺百姓财物,掠人妻女,兴狱勒索财物,强买强卖。东汉宦官的霸主民田,唐代宦官强买强卖,明代派出的盐监、税监甚至公开抢劫财物,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

必须指出的是,宦官干政往往是上层宦官的举动,祸乱国家、危害百姓,也常常是上层宦官集团的集体行为。上层宦官已不仅仪是皇帝的家奴,由于其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实际上已经演变成统治阶级中的一员。

宦官覆灭

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起义取得了完全胜利。武昌起义推动了全国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士崩瓦解。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国进入共和时代。

此时,北京的清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不得不起用野心勃勃的袁世凯。袁世凯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一方面迫使清政府交出所有的大权,另一方面借助强大的军事实力压迫南京政府就范。南京政府开始与袁世凯谈判,最终做出妥协。孙中山提出辞临时大总统的五顶条件,重点为清帝退位和袁世凯赞同共和。

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颁布的《逊位诏书》,宣布退位,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这也标志着宦官制度随之消亡。不过,根据袁世凯与清工室达成的协议,溥仪仍然可以在紫禁城役用宦官,但不允许此后再招入宦官。

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同时被“永远废除皇帝尊号”,残存的宦官与宦官制度随之永远消亡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阉宦群体至此真正覆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宦官的历史/中国社会史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新伟//谢茂发//欧阳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18112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42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11:59